李素貞
(合肥市濱湖醫(yī)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集束化護理在骨折壓瘡高危病人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李素貞
(合肥市濱湖醫(yī)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目的研究集束化護理在骨折壓瘡高危病人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隨機抽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130例骨折壓瘡高?;颊?,將其分為對照組(n=65)與觀察組(n=65),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的壓瘡預防措施,觀察組患者予以集束化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與壓瘡發(fā)生率。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為87.69%,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9.23%;同時觀察組患者的壓瘡發(fā)生率為27.69%,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60.00%,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采取集束化護理可獲得良好的護理有效率,并有效的降低壓瘡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集束化護理;骨折;壓瘡
所謂的壓瘡即是指身體的某部分組織由于長時間受到壓迫而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huán),進而使得組織潰爛與壞死。對于骨折患者而言,由于骨折處無法移動,會受到長期的壓迫,造成血液循環(huán)不暢,使得骨折處無法快速的恢復。集束化護理是一種整體性的護理模式,能夠有效的解決上述問題,對于骨折壓瘡高危病人具有重要意義[1]?,F(xiàn)將集束化護理在骨折壓瘡高危病人管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如下報道:
隨機抽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130例骨折壓瘡高?;颊?,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65例,其中男43例,女22例,年齡分布于32~57歲,平均年齡為(44.25±1.36)歲;觀察組患者65例,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齡分布于31~62歲,平均年齡為(46.17±2.45)歲。告知兩組患者此次研究的目的與方法,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錄入至統(tǒng)計學軟件中處理,結(jié)果顯示兩組之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的壓瘡預防措施,即幫助患者翻身、確?;颊叩纳眢w與床單的清潔等。
觀察組:予以集束化護理,具體的措施如下:①及時對患者進行評估。在病人入院24 h內(nèi)對患者進行量表評分,并記錄評分結(jié)果,若患者的量表評分低于12分,則將產(chǎn)生壓瘡高危趨勢;若患者的量表評分低于9分,則說明患者處于“難免壓瘡”階段。②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措施。依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由專業(yè)的醫(yī)護人員進行針對性護理,并且需要對護理過程進行實時監(jiān)測,以隨時調(diào)整護理方案。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包括如下內(nèi)容:其一,依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選擇氣墊床,以此來撐起患者的受傷部位。其二,對于下肢骨折的患者而言,可使用小海綿墊在患者的大腿根部,確保患者的足跟呈懸空狀態(tài)。其三,對于穿“丁字”鞋的患者而言,應使其穿較大碼的布鞋,并且在腳跟處墊棉墊。
①觀察患者的護理有效率。②觀察患者的壓瘡發(fā)生率。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的比較[n(%)]
觀察組患者的壓瘡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壓瘡發(fā)生率的比較(n,%)
防止出現(xiàn)壓瘡始終是壓瘡護理工作的重點與難點,若未采取有效的措施,則將對患者造成嚴重影響,不僅會延長患者的康復時間,同時還會產(chǎn)生一定的死亡率,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2]。目前在臨床中集束化護理逐漸被廣泛的應用。
集束化護理措施具有如下優(yōu)勢:①通過對患者進行量表評分,可有效的了解患者的壓瘡程度,便于及時的調(diào)整相應的護理措施,能夠減少患者的不良反應。②護理人員會依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護理措施,能夠使不同的患者得到不同的護理,提升患者的康復程度,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③還能夠?qū)ξkU因素的評估表進行優(yōu)化。依據(jù)相關的研究表明,Braden量表評分的準確性將會隨著患者的年齡的增大大降低,因此利用Braden量表評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然而當采用集束化護理措施后則可有效的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xiàn),確保了評分結(jié)果具有較高的準確性[3]。
本組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的常規(guī)的壓瘡護理模式,觀察患者采用的是集束化護理模式。通過表1可知,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通過表2可知,觀察組患者的壓瘡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比較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上述數(shù)據(jù)可知,采取集束化護理模式可獲得良好的護理效果,同時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壓瘡發(fā)生率,對于骨折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我院認為采取集束化護理模式骨折壓瘡高危病人管理具有顯著效果,不僅可有效減少患者壓瘡的產(chǎn)生率,同時獲得良好的護理效果,盡快的使患者得到康復,更能為臨床醫(yī)師提供更為可靠的診斷信息,可作為未來一段時間內(nèi)對骨折壓瘡高危病人管理的首選方式[4]。由于本次研究樣本容量有限,因而關于采取集束化護理模式骨折壓瘡高危病人管理的遠期影響仍需今后大樣本隨機進一步觀察。
[1] 稅忻穎,付紅英.集束化護理在骨折壓瘡高危病人管理中的應用[J].骨科,2017,8(1):70-72.
[2] 葉 蕓,潘利飛,陳新美,等.集束化護理在ICU壓瘡高?;颊咦o理管理中的應用[J].健康研究,2014,34(6):689-690.
[3] 趙秀翠,紀閩霞.集束化護理策略在ICU患者壓瘡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2014,24(7):2240-2240.
[4] 杜希英.集束化護理策略在ICU患者壓瘡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2013,24(11):6431-6432.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8.85.02
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