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潤芝
(郴州市第一中學,湖南 郴州 423000)
中小城市公示語誤譯問題調查
——以郴州市為例
肖潤芝
(郴州市第一中學,湖南 郴州 423000)
公示語誤譯在中小城市普遍存在,給城市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本研究以郴州市作為中小城市代表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公示誤譯的例子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中小城市人們對公示語誤譯的關注及對公示語誤譯存在的問題與建議,對中小城市公示語誤譯存在的問題探討。
中小城市;公示語;誤譯;糾正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中國國際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公示語在我國的各個城市得到廣泛的應用。公示語,即標語,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傳播。公示語主要具備“指引”和“警示”兩大功能,它不但在思想上啟發(fā)人們,而且也在情感上感染人們,肩負著教育的使命,在傳播社會文化的過程中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有重大意義。
以郴州市為例,部分公示語就存在拼寫錯誤,語法錯誤及用詞不當,不合規(guī)范等問題。經查閱相關資料,從實際出發(fā),對郴州周邊的旅游景點、學校及其他公共場合圍繞公示語問題展開了相關的問卷調查,問卷調查以隨機抽樣的形式展開,分析數據并統計結果,數據和結論均具有真實性和代表性。所研究的公示語主要有法規(guī)類公示語、停車場公示語、時間公示語、環(huán)境保護公示語、景點牌示、警示公示語、餐廳公示語、提示類公示語、紀念標志、商場公示語、禁止類公示語、危機管理中的公示語、殘疾人設施公示語。
通過實踐調查發(fā)現,景點公示語牌、商場告示牌以及餐廳公示語這三類是最容易被人忽視也是最容易出現翻譯錯誤的。究其原因還是翻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沒有正確的理解公示語其用意,用詞不當以及語法錯誤,沒有理解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因而不能對此有一個良好的轉換過程。例如:“愛護花草人人有責(Everybody should care for the plants)”,而我們看到的卻是 “l(fā)ove flower and grass,people have responsibility”,這已經完全脫離了翻譯的范圍,沒有遵循公示語翻譯的基本規(guī)則,而是一種漢譯英的直接翻譯,這是不可取的。另一個例子:市愛衛(wèi)辦(Environment Protect Office),而錯誤的翻譯(The City Loves Wei Ban)卻讓人不知所云。且不說其語法方面的不恰當,用詞也存在問題。如果說公共場所公示語很重要,那么相關政務部門的公示語翻譯更是不容忽視,其展現的是整個城市的精神風貌和對外形象,所以相關公示語的翻譯應更加引起重視。
郴州市北湖公園、沙灘公園、愛蓮湖、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五嶺廣場、八一步行街、蘇仙嶺共7個調查點,采用實地調研法,應用問卷進行調查,隨機抽取市民,調查景點的受歡迎程度、雙語標識牌的關注度、滿意度和糾錯途徑。
郴州作為一個中小型城市,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嶺之沖,有唐宋元明時期墨客騷人,在此留下了絕句佳篇。“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等。郴州作為國家級旅游城市,同時定位為區(qū)域性的國際化城市,旅游業(yè)發(fā)展勢頭蒸蒸日上,到訪中國的國際游客越來越多,旅游業(yè)作為郴州的一大支柱產業(yè),為郴州創(chuàng)下可觀的經濟收入,那么在外國友人來郴州拉動消費需求,貢獻外匯收入的同時,我們的旅游景點的標識到底有沒有為他們帶來便利呢?雙語指示牌對于本地游客而言有著怎樣的意義?中國人又是如何看待那些翻譯錯誤的標牌?那些路邊隨處可見的雙語標牌究竟是為了給國際友人指路、介紹景點概況,還是可悲地淪為了擺設?我們設計了問卷進行了調查。
本調查問卷由八個方面的問題組成:(1)年齡、學歷、職業(yè);(2)參觀過的郴州旅游景點;(3)是否留意到一些路標或指示牌(比如游覽公示牌等)的翻譯錯誤;(4)是否這些路標錯誤會給國外友人帶來困擾,影響城市形象;(5)對目前郴州旅游景點介紹和標語的英語翻譯是否滿意;(6)目前郴州旅游景點介紹和標語的英語翻譯存在哪些問題;(7)目前郴州的旅游景點介紹和標語的英語翻譯是否需要進一步改進;(8)您看到標識牌翻譯錯誤或不準確到位時會采取何種應對措施。本次問卷調查面向廣大郴州市民,共發(fā)放400份問卷,回收397份問卷,問卷有效率99.25%。
1.調查對象以年輕人為主要群體,受教育程度較高
在參加此次調查問卷的人員中,年齡在18-30歲區(qū)間的人占到58%,為主要調查對象,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以24%位居第二,可見此次參與調查的市民年齡普遍偏年輕,在校學生和從事知識產業(yè)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占主導。
2.市民對于翻譯標識的關注度頗低,幾乎一半的市民從不注意公共場合的翻譯標牌
盡管調查的群體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站在主導地位,但市民在公共場合看到翻譯標牌漠不關心,主要還是因為對于母語標牌的依賴,而且認為英文標牌的服務受眾不在于自己,而是外國友人,所以翻譯標牌似乎是無關緊要。
3.平時會注意到翻譯標牌的市民中絕大多數對于翻譯的正確性表現出無所謂的態(tài)度
調查顯示,有一部分市民即使平時會注意到翻譯標牌也不會深究其正確性。至于語法句型和意思的翻譯上有沒有偏離多數市民(54%)表示漠不關心,也有13%的市民對于翻譯標牌表示滿意,深入采訪后發(fā)現是源于對英語的不了解,覺得有雙語標牌就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與國際接軌了,也有19%的有心人會悉心研究翻譯標牌,對于錯誤的標牌表示十分不滿意。
4.翻譯標牌糾錯情況不樂觀
在比較精通英語且發(fā)現翻譯標牌糾錯的人群中,多數人表示無所謂,或者不知道應該向哪些有關部門反映,所以即便發(fā)現了錯誤,也不會及時指正。400人中只有6人會及時通過一切可得渠道反映錯誤標牌。由此可見,政府應該公開相關部門的聯系方式,倡導群眾一起監(jiān)督公共場合的翻譯標牌,以確保翻譯的正確性,有關部門也要積極配合,如有舉報錯誤,應立即采取措施,把錯誤的標牌換下來,以免誤導外國友人,讓郴州在國際上留有不好的印象。
此次的問卷調查規(guī)模較小,但從400位市民對標語的看法映射出以郴州市為例的中小城市公共場合公示語標牌存在嚴重的問題,并對周遭市民產生了一定的惡劣影響。對于本地教育程度較低的市民來說,雙語表示形同虛設,對此表示漠不關心。對于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來說,大部分人雖認為雙語標識至關重要但并不在乎標牌翻譯正確與否,只有較少數人發(fā)現錯誤但無從舉報改善。在公示語翻譯的角度上,要想改變郴州市多處翻譯標牌有誤這一現象,必須多方配合,政府、市民和有關部門要打通關節(jié),率先實現溝通零障礙,以確保錯誤標牌的及時反映。其次,糾錯的主力軍在于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與部分學者,應在知識分子人群中發(fā)起號召,實現糾錯目標。
訪談的問題主要包括問卷問題的(1)參觀過的郴州旅游景點;(2)是否留意到一些路標或指示牌(比如游覽公示牌等)的翻譯錯誤;(3)是否這些路標錯誤會給國外友人帶來困擾,影響城市形象;(4)對目前郴州旅游景點介紹和標語的英語翻譯是否滿意;(5)目前郴州旅游景點介紹和標語的英語翻譯存在哪些問題;(6)目前郴州的旅游景點介紹和標語的英語翻譯是否需要進一步改進;(7)您看到標識牌翻譯錯誤或不準確到位時會采取何種應對措施。
經調查,郴州市公示語誤譯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無論是漢語還是英語,字或者單詞都是基礎,而字或者單詞的拼寫就是基礎中的基礎。從上學開始,老師就要求學生要正確地書寫字或者是單詞,聽寫這項課堂活動似乎一直伴隨著我們的語言學習。這是因為正確地書寫漢字或拼寫單詞是學習語言的一項最基本的能力。在公示語的英譯中,我們經??梢钥吹狡磳懙腻e誤。這些錯誤的造成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因為翻譯者沒有正確拼寫的能力,而是因為他們的疏忽,是因為責任心的缺乏。而對于不懂漢語的外國人來說,這些拼寫的錯誤就可能造成他們的誤解和困惑。
語法錯誤主要表現為單復數、詞性、人稱、時態(tài)、冠詞等方面的錯誤,也是翻譯中的“硬傷”,與譯者的英語水平直接相關。只有了解了英語語法,譯者才能夠正確地運用英語和準確地表達意思。
中式英語即“望文生義,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翻譯”(丁衡祁,2002),這類錯誤主要表現為不顧語法、語義、語用、語境,直接將中文逐詞逐字替換成英語的胡譯、亂譯,有時是利用翻譯軟件機械移植所致。
譯者對目標語的掌握不夠牢固很容易造成用詞不恰當,也有些選詞不當是由于譯者對源語公示語的用詞的意義缺乏充分的理解。例如:中國煙酒(Chinese Smoke Wine)這樣的公示語在中國隨處可見,譯者對“煙”和“酒”的翻譯都出現了誤差。這里的“煙”應該指的是“煙草”,而不是“香煙”;同理這里的“酒”應該指的是所有酒類的總稱,而不是“葡萄酒”。譯者把“煙”和“酒”的概念都縮小了,應該譯成Chinese Tobacco and Liquor比較恰當。
過度翻譯在譯法上僵直中式,思維上迂腐陳舊,文化上強加于人,交際上忽視對象,難以達到預期跨文化溝通交流效果,甚至給信息接收者帶來不良感受。雖然字面意思忠實于原文,語法也基本正確,但由于譯者忽視了中英思維差異,未考慮語境以及譯文的接受,導致譯文繁瑣冗長、粗俗生硬或不知所云等,使特定交際功能受到損害或喪失。如:上下樓梯,請注意安全Up and down stairs,Pay Attention to Safety。不得隨地吐痰、丟煙頭、果皮、糞物等Don’t spit freely or throw cigarette ends,fruit peels,scrap paper and other things.
公示語尤其是公共場所公示語是對外宣傳的重要途徑,公共場所公示語是否規(guī)范是對城市發(fā)展程度的一種檢驗,是否得體是城市整體素質好壞的直接表現。對來自世界各國的旅游者、學習者和經商者來說,英文公示語不可或缺,是最便捷的標志和信息傳播體。中小城市從發(fā)展的角度應對公示語的翻譯引起足夠的重視,盡快的規(guī)范其翻譯,打造良好的城市“名片”。
[1]王銀泉,陳新仁.城市標識用語英譯失誤及其實例剖析[J].中國翻譯,2004(2).
[2]王穎,呂和發(fā).公示語漢英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2007.
H315.9
A
1006-0049-(2018)01-0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