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地妖嬈
艾倫父子:我要拿什么來恨你?
□ 暗地妖嬈
伍迪·艾倫和米亞·法羅,他們剛出生的兒子羅南·法羅和米亞的養(yǎng)女迪倫
2012年6月17日——父親節(jié)。
有位叫作羅南·法羅的25歲青年,在推特上這樣寫道:“父親節(jié)快樂——或者,在我們家我應該說,姐夫節(jié)快樂?!?/p>
他的父親——或者說姐夫,就是全美無人不知的好萊塢電影大導演——伍迪·艾倫;之所以要送上這樣的“祝福語”,皆因這位父親大人娶了羅南的姐姐。
作為有血肉親情牽絆的父子,艾倫家族中最優(yōu)質(zhì)DNA的傳承者,伍迪與羅南之間的關系卻只能用“水火不容”來形容。貼滿精英榮譽標簽的華袍下抖落的“虱子”已經(jīng)爬行了20多年,兩人的交集始終是針鋒相對,槍炮轟鳴。
也正因如此,對八卦丑聞素來趨之若鶩的民眾始終帶著疑惑而興奮的心情,見證艾倫父子之間殘酷且“精彩”的對決過程。
“伍迪·艾倫”不僅僅是一個名字,他更像是“才華”的象征,抑或講是一種知識分子的拗執(zhí)與個性的體現(xiàn)。這位其貌不揚、個頭矮小的猶太裔美國人,系標準的“紐約客”,在他從影的43年間,用尖酸刻薄的腔調(diào)、荒誕喜感的笑梗徹底扭轉(zhuǎn)了“文藝片”的悶騷路線,拍出了《安妮·霍爾》《子彈穿越百老匯》《午夜巴塞羅那》等一系列經(jīng)典喜劇,迄今已拿下三座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和一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獎杯,提名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砂瑐愑袀€“怪毛病”——就是從來不把主流電影評論圈放在眼里;他相當硬氣地拒絕參加奧斯卡頒獎禮,除了在紐約舉辦的那一屆;即便如此,輪到他上臺發(fā)言的時候,還會說些:“我之前拿的那個小金人已經(jīng)送進當鋪了,也不知道那當鋪現(xiàn)在是不是還營業(yè)呢?!敝惖脑?,竭盡嘲諷之能事。
就是這位清高傲慢的怪咖,實實在在地憑借才華奠定江湖地位,讓好萊塢一次又一次拿熱臉去貼他的冷屁股,無論他是不是搭理奧斯卡,奧斯卡卻從來不敢忽視他的存在。
這就是伍迪·艾倫的電影態(tài)度。
可一旦切換到私生活這一塊,伍迪的處境就讓人覺得既羨慕又尷尬了。可以說,功成名就之后的他從來不缺女人。伍迪總共結(jié)過三次婚,公開的婚戀對象有5個,其中包括他的兩位御用女神——文藝女神黛安·基頓和性感女神米亞·法羅。
有整整12年的時間,伍迪·艾倫與米亞·法羅被世人視為一對標準的“金童玉女”,伍迪才情縱橫,幽默敏銳;米亞·法羅同樣是驚才絕艷的女名伶,在羅曼·波蘭斯基執(zhí)導的恐怖片《羅斯瑪麗的嬰兒》里彰顯了我見猶憐的嬌美氣場,一頭紅金發(fā)也撩起情波無數(shù)。他們的交往可以說是舉世矚目,卻始終沒有結(jié)婚的意向,甚至連同居都做不到。在這樣曖昧不清的處境里,米亞·法羅為伍迪·艾倫生了一個兒子——就是羅南·法羅。這樣算起來,米亞一共得撫養(yǎng)了14個孩子,其中包括4個親生的,和10個收養(yǎng)兒童;米亞與前夫的養(yǎng)女迪倫·法羅也歸納其中,她后來也被伍迪認養(yǎng)起來。
錯綜復雜的家庭模式就這樣誕生了,可想而知,這些孩子是既幸運又不幸。在物質(zhì)供給方面絲毫不用擔心,心靈撫育這一塊可就難講了。1992年的某一天,米亞無意中翻出了艾倫居所的一系列艷照,相片上的裸女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韓裔養(yǎng)女宋宜。這讓米亞徹底崩潰了,也讓原本就很脆弱的親情被一刀斬碎。老情人變成了新敵人之后,雙方各出奇招,展開了爭奪撫養(yǎng)權大戰(zhàn)。米亞·法羅再抖猛料,直指伍迪·艾倫性侵過自己的親生女兒迪倫·法羅;而伍迪在堅持否認這一指控的同時,反咬米亞此舉是為了監(jiān)護權而撒謊,甚至還說米亞向他勒索700萬美元。
可惜的是,艾倫的“戀童癖”丑聞已經(jīng)曝遍大街小巷,盡管醫(yī)院專家組花了7個月時間調(diào)查,證明伍迪沒有猥褻過迪倫·法羅,可哪個法官還放心把孩子判給他?所以不出任何意外的,米亞得到了全部子女的監(jiān)護權。
面對這種“身敗名裂”的尷尬處境,伍迪·艾倫是怎么回應的呢?他公然在《名利場》雜志上講:“如果時光能倒流,我肯定會改變過去很多事的做法,比方講,頭等大事就是早點跟米亞·法羅分手?!?/p>
作為伍迪與米亞唯一的親生子,當時只有7歲的羅南·法羅沒有任何發(fā)言權,他只是睜著懵懂的雙眼,牽著母親的手,離開了那位風流到過了分的老爹。
誰也沒想到,10多年之后,這個兒子會做出讓整個好萊塢震驚的舉動,甚至將父親推入了飽受道德譴責的泥潭,永世不得翻身。
讓我們看看米亞·法羅當年咬碎銀牙也要搶到手的一對子女后來有著怎樣的際遇吧。
2014年,已經(jīng)成年的迪倫·法羅終于有了勇氣,她在《紐約時報》上發(fā)表了一封公開信,講述了自己受性侵的全過程,細節(jié)詳盡,字字血淚,通篇都傳達了一個信息——她至今活在陰霾之中。
這件事在民間再次炸鍋,奇怪的是,好萊塢卻像是又聾又啞的“殘疾人”,既沒有撤銷給伍迪·艾倫的奧斯卡提名,也鮮少有人站出來指責他。大家都忙著把腦袋伸進奧斯卡的風光圈里,掰著指頭算計伍迪的大熱門電影《藍色茉莉》能拿幾個獎。為此,迪倫也在信中質(zhì)問了該片女主角凱特·布蘭切特及其他幾位演員,她怒道:“你們怎么能對這樣的行徑視而不見?好萊塢的冷漠讓我所遭受的折磨變得更加痛苦!”
好吧,電影人視而不見也許是無耐之舉,畢竟這牽涉到太多利益干系了;但有一個人卻無法對這一切裝聾作啞,他就是伍迪的親兒子羅南·法羅。
假如你能稍稍了解一下羅南的成長史,就不難發(fā)現(xiàn),他確實是上帝的寵兒,除繼承了母親的金玉外貌,還擁有常人無法比擬的才能。羅南還是個小學生的時候就展露了特殊天賦,別人家的孩子還在背字母,他已經(jīng)能讀懂卡夫卡的小說;11歲被著名的巴德學院錄取,成為該校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學生,也正因如此,他在校內(nèi)遭受的嫉妒和排擠是旁人無法想象的;15歲大學畢業(yè),拿到哲學和生物學的雙學位;16歲進入耶魯大學法學院就讀,同時擔任《耶魯國際事務》雜志的編輯;畢業(yè)之后,羅南加入紐約律師協(xié)會;21歲因才能出眾,進入美國國務院工作,成為希拉里的全球青年問題特別顧問;24歲成功拿下號稱“全球最難申請”的羅德獎學金,并進入牛津大學讀國際關系學位;26歲進入NBC公共電視臺工作,成為電視頻道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主持人……
要知道,伍迪·艾倫雖然電影成就鶴立雞群,可他連大學都沒能畢業(yè);而這個兒子,卻用短短20年積累了別人半輩子才能有的輝煌。
羅南當然不會放過父親的所做所為,為了給姐姐申冤,他四處奔走,希望迪倫·羅南的信能盡早刊登出來,結(jié)果卻總是碰一鼻子灰,幾乎所有媒體都拒絕了羅南的投稿。這是沒辦法的事,因為父親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人脈累積,已成為強大的“魔王”,他的公關公司掌握著包括威爾·史密斯和梅麗爾·斯特里普等一眾名人在內(nèi)的采訪資源,得罪了伍迪,等于得罪了大半個娛樂圈。最終,那封信只能登在《紐約時報》一個專欄作家的博客上;《紐約時報》為了討好伍迪,甚至還在醒目的版面位置上給了他兩倍的篇幅來回應這一控訴。
面對“潛規(guī)則”世界,羅南憤怒了;他以過人的智慧和執(zhí)念,力求打破這個混蛋行規(guī)。于是,羅南將矛頭對準了另一個“性丑聞”大亨——好萊塢知名制作人哈維·韋恩斯坦。羅南以記者身份調(diào)查并取證,采訪了三位受害女星,終于將此人長達30多年對女演員的性侵暴行寫成了8頁紙的報道。當他把這些素材遞交給NBC電視臺,準備在自己的節(jié)目上揭露時,卻再次受到阻擾。這股高壓勢力沒能讓羅南低頭,他毅然將稿件寄給了《紐約客》雜志,終于得以刊登;報導中的性騷擾受害者名單里,甚至還包括《權力的游戲》女主角琳娜·海蒂。要知道,口口聲聲“支持女權”的好萊塢名流里頭,還沒有人敢公開站出來得罪“食物鏈”的頂層人物。
這一次,羅南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他堅定不移地表示:“作為記者,我們的職責不是聽命于這些女性(受害者),但是,講述事實,認真對待這些事實,是我們的義務!”顯然,在他努力捍衛(wèi)的事實里,也包括伍迪·艾倫對子女的傷害。
在強大的父權籠罩下,唯有“囂張”的兒子才能得見天日。
盡管現(xiàn)已年過八旬的伍迪·艾倫堅稱自己沒有犯下不倫重罪,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jīng)站在了羅南那一邊。這是后浪必將推翻前浪的征兆,更是父子之間最微妙的“罪與罰”。猶記伍迪·艾倫在電影《人人都說我愛你》里對自己那不省心的小兒子高喊:“現(xiàn)在我要把你的名字從遺囑里擦掉!”
相信艾倫的遺囑里,早已沒有了羅南的名字;可這個名字如今已經(jīng)為全世界所熟知,還成了“未來美國總統(tǒng)”的代名詞。
這場父子戰(zhàn)爭,也許唯有一方死亡,才可終結(jié)。
(摘自《世界博覽》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