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磊
冰心說:“詩意文章,源自詩意素材?!睂W生要想使高考作文獲得高分,就需要在平時注重積累記敘文核心素材。記敘文“核心素材”就是那些精心打造的作文半成品,經(jīng)過與考場作文題目的結合,讓這些半成品變成有血有肉的“完成品”。當然這種“核心素材”的積累不能以單一的方式進行,這樣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在平時閱讀中遇到引發(fā)共鳴的語句,可以摘抄到讀書筆記中,成為核心素材,便于復習鞏固。教師在平常的作文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對這些核心素材進行合理取舍、開發(fā)、利用;或改變認知視角,提升感悟;或強化情感體驗,升華情感;或加以鋪墊渲染,突出人物特征,為自己的文章增色添彩。本文在分析目前師生對高考記敘文核心素材的利用現(xiàn)狀后,針對具體的問題,提出高考記敘文核心素材利用的策略,主要是:拓寬途徑,巧尋內(nèi)容;聚焦話題,巧取內(nèi)容;豐富方式,巧用內(nèi)容;完善方法,巧拓內(nèi)容。
一、高考記敘文核心素材的利用現(xiàn)狀
1.利用途徑單一
當前,高考記敘文的寫作核心素材的積累,主要源于教師搜集的好詞好句,對此學生往往是被動接受,利用途徑較為單一。學生沒有時間去閱讀適合自己寫作風格的核心素材,容易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生搬硬套的現(xiàn)象,語言雖然優(yōu)美,但是謀篇布局、情感流露、情節(jié)轉換等都顯得極不自然。
2.利用內(nèi)容陳舊
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學生接觸到的信息數(shù)量與日俱增,記敘文核心素材無論從質量上還是從數(shù)量上都有了顯著提升。但是,部分學生在利用這些核心素材時出現(xiàn)了偏差,對于同一主題的不同質量的核心素材,不能正確區(qū)分,所選擇、利用的素材內(nèi)容往往過于陳舊,生活氣息不夠濃厚,思想意蘊也不夠豐富,敘事情節(jié)也不夠曲折、精巧,難給閱卷老師留下很深的印象。
3.利用方式簡單
互聯(lián)網(wǎng)為記敘文核心素材的傳播、搜集提供了諸多便利,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分享互動的方式獲得許多優(yōu)質的核心素材。但是學生利用核心素材的方式過于簡單,往往只流于形式,沒有努力挖掘素材內(nèi)容背后的意蘊,對素材大量地照搬照抄,雖然語言富有詩意,但是文章立意不清,結構布局混亂,或言之無物,容易引起閱卷老師的反感。
4.利用方法不佳
由于高考作文寫作是議論文的主場,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語文教師在講授記敘文寫作時,往往一帶而過,沒有進行細致深入的分析講解。學生雖然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核心素材,但是由于利用不當,如沒有聚焦話題,過分堆砌與話題不相關的素材等,適得其反,使記敘文寫作減分。
二、高考記敘文核心素材利用策略探究
1.拓寬途徑,巧尋內(nèi)容
高中生活不僅僅只有眼前的高考,還有很多精彩的細節(jié),記敘文寫作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核心素材之“真”。只要細心留意身邊的事物,學生就會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學生可以利用假期,多體驗生活,走進自然、走進社會,感受生活的美好,逐漸拓寬視野,豐富認知,找尋生活中語文核心素材的“真”。如2015年江蘇省高考作文以“智慧”為話題,考生在答題時,應該努力思索平時精心準備的關于智慧的核心素材,找準切入點,著眼于“小人物、小智慧、小升華、小經(jīng)驗”。如:在平常的父子相處中,父親的智慧給我深思,為我上了人生的第一堂課。將這一故事情節(jié)運用于文章中,加入情感描寫、環(huán)境渲染、語言描寫等細節(jié),為框架增添血肉,讓核心素材這個半成品成為“完成品”,展示生活之“真”?!秾懽鞯闹腔邸愤@篇記敘文是考生提取核心素材的佳作,作者對缺乏智慧的高考作文現(xiàn)狀提出了自己的卓見,巧妙地融進了考場上的起伏思潮。還有許多佳作均提取了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核心素材,在生動描述“小經(jīng)驗”“小能力”“小境界”的基礎上,揭示“小升華”、迸發(fā)“小靈感”,展示“小美妙”。
2.聚焦話題,巧取內(nèi)容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寫高考作文時,無論寫何種文體,都需要深入剖析題目中所給的話題,尋找突破點,進行謀篇布局。而現(xiàn)在很多考生的毛病就是寫文章容易脫離話題,對素材則大量照搬照抄,不能靈活運用,這嚴重影響著文章的質量。在寫記敘文時,首先要對題目中所給的材料進行分析,尋找一個小的切入點展開具體敘述,在敘述的過程中要有情節(jié),并且要吐露真言,抒發(fā)真情,以達到“把心交給讀者”的境界,只有這樣的文章,閱卷老師讀來才會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如2016年江蘇省的高考作文《啤酒紅燒肉》,作者開門見山,沒有用太多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利用熱點素材嘩眾取寵,只是以家庭中所發(fā)生的、最平常的瑣事為核心素材,在此基礎上,緊扣話題展開敘述,娓娓道來,對社會上隨波逐流和意志消沉的不良現(xiàn)象進行了評析。文章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見解獨到,具有深度,由此獲得閱卷老師的一致好評。這篇文章的核心素材頗為簡單,但是作者將核心素材與話題緊密結合,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思想,讓簡單的素材變得熠熠生輝。
3.豐富方式,巧用內(nèi)容
高三學生正處于人生轉折的重要時期,對生活和世界有著復雜的情感和獨到的見解,在核心素材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教師要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將自己內(nèi)心的“真”在文章中展現(xiàn)出來,以達到以情動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針對考場記敘文,教師要在平常的課堂訓練中強化“點化”性訓練,即選取經(jīng)典的核心素材,讓學生進行深度閱讀,思想自由“碰撞”,逐漸養(yǎng)成深度思考的習慣,進而學會巧妙利用核心素材。比如,2016年的江蘇省高考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材料以俗話“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引出“有話則短,無話則長”這一話語,進而拓展到“個性”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關系上,如寫記敘文,就要抒發(fā)一些別人所未發(fā)之情。
遇到這種話題,考生要思索個性與創(chuàng)新意識擁有相結合點的核心素材,進而逐漸拓展核心素材,增加與話題相關的內(nèi)容,使文章內(nèi)容變得更加豐富。在《啤酒紅燒肉》這篇記敘文中,作者就提取了一個頗具創(chuàng)意的核心素材,文章開頭點出自己不能融入單位,下文又指出與眾不同的紅燒肉是母親經(jīng)過多次琢磨才研究出來的,與自己的狀態(tài)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作者由此陷入反思,找尋自身的不足,重拾工作動力,文章最后點睛之筆,再次重申啤酒紅燒肉的與眾不同,具有一語雙關的作用,又再次點題,構思巧妙。
4.完善方法,巧拓內(nèi)容
語文核心素材的利用方法也要不斷完善,由此將核心素材的內(nèi)容不斷拓展延伸,使其更具有深度、更富有哲理、更能體現(xiàn)真情實意。如2017年江蘇省高考作文《父親的自行車》便是將簡單的核心素材利用得比較完善的佳作。文章以《單車》這首歌謠開篇,引人入勝,又緊扣“車”這一主題;接下來作者以時間的變遷為線索,抒發(fā)真情,當年父親接送自己的畫面栩栩如生;結尾妙筆生花,讀來韻味十足?!白孕熊嚒娖寇嚒嚒?,時代的變遷帶來車的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父親對“我”的愛。作者以此為主線,將各個時間段串起來,布局巧妙,不愧為一篇佳作。
記敘文有別于議論文,從江蘇省歷年的高分作文來看,出彩的記敘文要能站在一定高度,寫出深度、寫出創(chuàng)意、寫出真情。這需要學生平時精心打造幾個屬于自己風格的核心素材,到考場上,將核心素材進行精準裁剪,合理利用,把這些“半成品”加工成“精品”。要透過現(xiàn)象找尋本質,這樣才能化腐朽為神奇,使核心素材的內(nèi)涵更深刻、價值更豐富、情感更沁人心脾,寫出精彩的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