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人,為了生活而奔波,卻也不忘追求詩與遠方
8月30日,香港曹先生在商場里拍下了這樣一幕:一位可能剛剛干完活,還穿著制服的建筑工人認真彈著鋼琴。許多網(wǎng)友都被美妙的音樂和演奏者投入的彈奏所感動。
這一幕,讓人不禁想到網(wǎng)絡(luò)上曾流傳的一個外國視頻: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在街邊彈奏鋼琴。視頻還有一段不知真假的傳說,乞丐曾是一位聲樂教授,因妻子車禍去世,受到刺激的他對生活心灰意冷,從此過上流浪的生活——凄美的愛情故事配上優(yōu)雅的彈奏,讓許多人一度感慨生活的無常。也由此,很多人猜測,這位建筑工人的琴聲背后也必然有一個無奈的令人唏噓的故事。他可能曾經(jīng)優(yōu)渥,也可能曾經(jīng)挫折,鋼琴和音樂是往日的眷戀和心中的白月光。正如視頻上傳者曹先生所感慨的:“可能為了生活,需要放下夢想?!?/p>
其實,不論是夢想戰(zhàn)勝了現(xiàn)實,還是現(xiàn)實打敗了夢想,在這位建筑工人前,都不是一場非此即彼的交戰(zhàn)。他的琴聲透露出,生活在變,他這個人是豐富的,他的生活中也有著對于藝術(shù)、對于美的向往。藝術(shù)源于生活。總有一些人,為了生活而奔波,卻也不忘追求詩與遠方。比如隔壁的大爺或許練了幾十年的拳,身上藏著八塊腹肌;食堂師傅或許下了班就練書法,字兒能在淘寶上賣……他們和這位建筑工人師傅一樣,都有一個自己精心守護的小世界,令人羨慕。
媒體評點:藝術(shù)是善良的滋養(yǎng),就算生活中有一時的不如人意,也不用將鋼琴上鎖、畫筆擱置,像分手一樣與藝術(shù)“一刀兩斷”。告別這樣美好的東西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無論何時,只要心中懷有美好的東西,生活就還會有希望。(錢業(yè)《新京報》)
◎話題拓展:藝術(shù)源于生活;生活與夢想;藝術(shù)是善良的滋養(yǎng);對美的向往;詩與遠方……
(資料來源:《新京報》、新浪視頻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