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計算機工程師蔡勇斌一個用耳朵編程的程序員
那些旁人眼中枯燥難懂的代碼,在蔡勇斌心里卻如同花朵于蜜蜂般讓人著迷。一天天,一年年,就這樣,靠著不懈的堅持,蔡勇斌不僅熟記了幾百萬字的程序代碼,還自學了C語言,VB等多種高難度的編程語言。
他是一名盲人,深知盲人生活不便的他,為了讓全中國的1300萬盲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自由無障礙地表達自己,他以耳朵為筆,開發(fā)出了包括盲人版手機天貓,盲人版釘釘?shù)榷嗫罹W(wǎng)絡(luò)軟件。他未來的目標是讓盲人和正常人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為此他還在不斷努力,他就是盲人程序員蔡勇斌。
蔡勇斌并不是先天的盲人,只因六歲時的一場意外,蔡勇斌從此生活在了黑暗中。剛開始失明時,蔡勇斌非常不習慣。原先彩色的世界消失了,不僅連行走都非常困難,更多的時候,蔡勇斌也失去了和很多正常人一樣的自由和快樂。好在蔡勇斌不是輕易放棄的人,他用最快的速度從黑暗中走出來。在家人的幫助下,蔡勇斌上了盲校,開始學習“按摩”手藝。
但蔡勇斌卻并不喜歡“按摩”。一次在盲校意外接觸到電腦后,蔡勇斌不可自拔地愛上了網(wǎng)絡(luò),網(wǎng)絡(luò)也給蔡勇斌打開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在網(wǎng)絡(luò)中,蔡勇斌自由自在地馳騁著,學習,聽新聞,和網(wǎng)友聊天。蔡勇斌把很多的時間花在電腦上。雖然盲人使用的電腦只有幾款簡單的讀屏軟件,但蔡勇斌卻沉浸在網(wǎng)絡(luò)世界里,不亦樂乎。
一次在家里琢磨電腦時,蔡勇斌不小心把哥哥電腦上的系統(tǒng)軟件刪除了。蔡勇斌既緊張又害怕,擔心被哥哥責罰的他,索性摸索著一步步自己重裝系統(tǒng)。因為看不見,蔡勇斌只能靠耳朵聽聲音來判斷系統(tǒng)重裝到了哪一步。就這樣,無數(shù)次的摸索、學習,蔡勇斌終于學會靠聽聲音就能熟練安裝電腦的系統(tǒng)軟件。這件事既給了蔡勇斌很大的成就感,又給了蔡勇斌一個啟發(fā),其實盲人也可以學會使用電腦來改善生活的。他聯(lián)想到眾多盲人使用電腦的不便,而自己作為盲人,對盲人的生活最有發(fā)言權(quán)。蔡勇斌就想著有沒有可能開發(fā)出一些電腦軟件給盲人使用,最好是讓盲人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樣使用網(wǎng)絡(luò)交流學習。
在有了初步的想法以后,蔡勇斌開始想辦法學習編程。但一個盲人想要學習電腦編程,又談何容易。因為看不見編程教材,蔡勇斌只好求著學校的計算機老師教他。剛開始,老師也被蔡勇斌的想法驚呆了,一個盲人竟然想學習編程,出于好心,老師勸蔡勇斌還是算了。但蔡勇斌卻異常堅定執(zhí)著,他心知如果自己不這么做的話,是不會有人去設(shè)身處地為盲人著想的。于是他一次次地去找老師,一次比一次虛心求教,最終老師同意了教蔡勇斌。
雖然有老師領(lǐng)路,但蔡勇斌的編程學習之路卻并不順利。因為看不見,很多的代碼蔡勇斌都要靠背誦來識記。有時候要寫一小段程序,蔡勇斌卻不得不把所有的代碼都背誦下來,不僅為了查找方便,更多的時候還為了修改時不需要別人幫助就可以自己更正。除了這些,因為很多編程書籍沒有盲文版,蔡勇斌只好花高價請人把編程書籍翻譯成聲音版的再學習。
背誦,練習,一次次地自我糾錯,不知道在黑暗中摸索了多久,蔡勇斌越來越感受到了編程的快樂。最瘋狂時,他曾經(jīng)從早上六點就坐在電腦面前自學,一直到晚上八點,蔡勇斌還意猶未盡。那些旁人眼中枯燥難懂的代碼,在蔡勇斌心里卻如同花朵于蜜蜂般讓人著迷。一天天,一年年,就這樣,靠著不懈的堅持,蔡勇斌不僅熟記了幾百萬字的程序代碼,還自學了C語言、VB等多種高難度的編程語言。
隨著編程水平的提高,蔡勇斌并沒有利用自己的編程特長來找工作,相反,他卻決定要最大限度地改善盲人的生活。蔡勇斌太清楚盲人生活的不便,出門看不清路,不能看電影,見不到任何色彩,除了黑暗還是黑暗。蔡勇斌迫切地希望用自己的特長來改善盲人的生活。
當成為一個熟練的程序員之后,蔡勇斌便加入了深圳信息無障礙學會。這是一個致力于用電腦和網(wǎng)絡(luò)等新型技術(shù)來改善殘疾人生活的協(xié)會。當蔡勇斌作為盲人,成為協(xié)會的一員時,很多人都感到非常驚奇。久而久之,當他們見識到蔡勇斌執(zhí)著的研發(fā)精神和改造產(chǎn)品時的細心時,又無不為蔡勇斌身殘志堅的精神所感動。
面對旁人的夸獎與贊美,蔡勇斌卻淡然一笑。常年黑暗中的生活早已讓他鍛煉出一顆寵辱不驚的心,他知道自己的最終目標是什么,他要把所有時間都花在自己想做的事上。為了讓盲人的生活真正方便起來,蔡勇斌決定從網(wǎng)絡(luò)著手,他與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網(wǎng)絡(luò)公司合作,致力于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的改造。
蔡勇斌決定從淘寶、天貓等購物軟件開始,一步一步改善盲人的生活。他從自己學習編程時靠耳朵和語音達到正常人的學習速度受到啟發(fā),決定讓所有盲人軟件都逐步實現(xiàn)“語音化”“智能化”。他把自己身為盲人的諸多不便運用到軟件的開發(fā)中,用多種貼心的設(shè)計方便盲人使用各種軟件。在蔡勇斌的努力下,手機天貓、無障礙版的通訊軟件釘釘、手機百度的盲人版相繼上市。同時為了讓廣大盲人盡快學會使用這些軟件,他還一次次地深入全國各地的盲校,親自教盲人學習使用。
用腳代替手,用耳朵代替眼睛,類似“身殘志堅”的例子,我們都見過不少。但是,眼睛看不見也能編程這事你能想象嗎?蔡勇斌就是這樣一名盲人程序員。
很多人可能會問,眼睛看不見如何編程?事實上,他們靠的是鍵盤和耳機。每寫百行代碼,需要背上萬個字符。
據(jù)蔡勇斌介紹,他唯一感興趣的就是電腦,所以強迫自己學起了編程。一天當中,他最大的投入時間大概是12個小時,最多的時候背過300多行代碼。
蔡勇斌表示,他是2014年加入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的,聽說這是由阿里、百度、騰訊等幾家大公司聯(lián)合開設(shè)的,主要是為了推動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改造。于是,他就加入了,主要負責對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進行適用于視覺障礙者的改造。
對此,不少人表示佩服,稱看到他感覺自己有點白瞎了自己這雙眼睛,讓不盲卻不會編碼的人都無地自容。
盲人版紙牌,盲人版電子游戲……未來的日子里,蔡勇斌的目標是讓所有的軟件都能“盲文化”,讓盲人和正常人一樣在網(wǎng)絡(luò)世界里無障礙地生活。
“凡未曾將我打敗的,都只會使我更加強大”。與其困在缺陷中,不如正視缺陷,甚至想辦法繞過缺陷,把缺陷活成一種優(yōu)勢。盲人蔡勇斌巧妙地用耳朵學編程,更用程序為自己編織出一個別樣的美好人生。
邢大軍據(jù)《青春期健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