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龍+李桃
在全美范圍內,要禁止童婚,阻力是巨大的。不少州議員反對禁止童婚的普遍理由是,擔心碰觸“宗教自由”等敏感領域。他們認為,相比墮胎,婚姻或許是更好解決早孕的方法。
童婚,是指未成年男女結婚的現(xiàn)象。許多國家曾流行過童婚,甚至在當下,就世界范圍而言,童婚也不算稀奇。大多數(shù)童婚發(fā)生在非洲、中東和南亞地區(qū)。
美國政府曾指責童婚“侵犯人權”并導致其他社會問題,也曾嚴厲譴責其他國家的童婚現(xiàn)象,但是,在美國,童婚卻大量存在,解決童婚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實行聯(lián)邦制,每個州都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立法權,對于結婚年齡的限制各有不同。目前,美國有27個州未對適婚年齡下限做出規(guī)定。而在其余大部分州,盡管法定婚齡是18歲,但存在兩塊灰色地帶。
一塊是父母同意。在不少州,16歲至17歲的青少年只要父母同意即可結婚。另一塊是法官許可。如果婚姻中任何一方年齡小于16歲,那么不僅需要父母同意,還要法官同意。在取得法官同意后,有的州仍然設定了最低結婚年齡,比如15歲,但也有很多州沒有設定最低結婚年齡,也就是說,只要父母和法官允許,想多大結婚都可以。
“終于掙脫鎖鏈”創(chuàng)始人弗雷迪·賴斯本人就是包辦婚姻的受害者,19歲時她在父母安排下早早結婚,結果婚后第一周就受到虐待?!拔覓暝?5年。”賴斯在接受當?shù)孛襟w采訪時說。
賴斯的個人經(jīng)歷使她投入到反對童婚和包辦婚姻、解救受害女性的運動中。
賴斯稱,在諸多童婚案例中,當事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聽從了“父母之命”,很多迫使孩子早婚的父母列出種種理由,比如控制孩子的性取向和行為、遵守家庭宗教教義、保護“家族榮譽”等,也有些家庭試圖通過強迫婚姻提高他們的地位或獲得經(jīng)濟保障。
美國非營利組織塔西莉法律服務中心律師珍妮·斯穆特說,美國的童婚案例集中出現(xiàn)在相對落后的農(nóng)村地區(qū),幼女、少女“新娘”大都出身卑微、家境窘迫。
有時為了促成一樁婚事,一些家庭不惜對受害人實施各類威脅,甚至暴力相向和排斥孤立等。
賴斯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講述了科羅拉多州米歇爾·德梅洛的經(jīng)歷。德梅洛16歲時懷孕,在當?shù)鼗浇躺鐓^(qū)的壓力下,被迫與19歲的男友結婚?!叭绻也唤Y婚,那我就會在小鎮(zhèn)里被人唾棄,我按照所有人的期望結婚,才能挽回家人的一點臉面?!钡旅仿逭f。
《紐約時報》報道說,所謂的“父母準許”在很多情況下其實就是“父母脅迫”,但由于法律并不支持調查童婚當事人的“個人意愿”,即便當事人明白無誤地表現(xiàn)出對婚事的抗拒,法院通常也無法干涉。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也指出,強迫婚姻的受害者很難實施自救,因為美國多地法律規(guī)定,未成年人不能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民間權益組織也很難提供有效協(xié)助——該類機構若越過監(jiān)護人直接對未成年人伸出援手,很有可能導致其他法律糾紛——比如協(xié)助未成年人出走就屬于違法行為。
美國國務院2016年3月曾在一份文件中指責童婚“侵犯人權”,說“(它)對一個女孩的生活影響是破壞性的,實際終結了她的童年”。
賴斯表示,這個說法一點也不夸張。在美國,70%~80%的童婚最終以失敗告終,對成年人來說都很難面對的離婚,對于年齡尚幼的女孩,挑戰(zhàn)更為巨大。
童婚一般都是女小男大,巨大的年齡差距使得女孩更加弱勢,無力尋求法律援助保護自己的應有權益。她們往往一而再、再而三地懷孕生子,再也沒有機會完成學業(yè),不得不依附于男人。
調查顯示,美國19歲以下結婚的女孩比沒有結婚的同齡人輟學率高50%,無法大學畢業(yè)的是后者的4倍。18歲(含)以下結婚的女孩比同齡人患心臟病、糖尿病、癌癥和中風等疾病的比率高出23%。持續(xù)的家暴甚至使得一些女孩精神失常。童婚還往往與早產(chǎn)、性傳播疾病的高發(fā)相關,因為小“新娘”往往沒有能力要求丈夫采取安全措施和尋求醫(yī)療保障。即便找到工作,薪水也較低,一旦離婚很有可能陷入貧困。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允許童婚存在甚至給“強奸”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佛羅里達州的謝麗·約翰遜向媒體講述了自己11歲結婚的不幸遭遇。她因遭到教會成年男性教友強奸而懷孕,在父母安排下嫁給了強奸犯。約翰遜共生育了9個孩子。談起本該因強奸罪而被捕入獄的“丈夫”,約翰遜說:“在我完全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的情況下,他們安排了這樁婚事,把本該拷在他手上的手銬加在我身上?!睅啄昵?,她逃出了虐待她的丈夫的魔爪,并在佛羅里達州發(fā)起爭取設立最低結婚年齡的運動。
賴斯說,在愛達荷州,18歲(含)以上與16歲以下者發(fā)生性關系可被控重罪,或判處長達25年的監(jiān)禁。但與此相悖的是,該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00年至2010年間,約有55名16歲以下女孩嫁給了18(含)歲以上男子。賴斯說,愛達荷州在所有提供婚姻信息的州當中童婚率最高。
美國童婚數(shù)量在逐年減少,但要杜絕,尚需時日。
輿論認為,廢止童婚的唯一方法就是各州完善法律。近年來,美國反對童婚的聲音越來越強烈,有11個州考慮禁止童婚。
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默今年6月簽署了在紐約州內禁止童婚的法案,將紐約州的法定結婚年齡提高到17歲。在此之前,自1929年以來,紐約州年滿14歲的人在得到父母同意后即可結婚。2000年到2010年,紐約州有超過3800名未成年人結婚。
科默表示:“這是我們努力保護兒童以及防止強迫結婚的重要一步。對于簽署此法案,我感到驕傲。這個法案徹底終結了紐約州內的童婚現(xiàn)象?!?/p>
但在全美范圍內,要禁止童婚,阻力是巨大的,多州共和黨人反對禁止童婚,客觀上助長了童婚現(xiàn)象的持續(xù)存在。不少州議員反對禁止童婚的普遍理由是,擔心碰觸“宗教自由”等敏感領域。他們認為,相比墮胎,婚姻或許是更好解決早孕的方法。
在社會各界的長期呼吁下,新澤西州原本會成為美國首個禁止童婚的州,該州約90%的已婚兒童都是女孩。但今年5月初,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否決了相關法案,稱該法案有悖“本州人民的宗教信仰”,希望對法案做出修改。
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控制的州議會今年3月也否定了將最低婚齡提高至18歲、試圖結束童婚現(xiàn)象的法案,當時有議員受訪時表示,他擔心法案通過后會讓那些剛出生的孩子變成非婚生子女。
加州參議員杰里·希爾日前提出動議,要將州內結婚法定年齡定為18歲,但相關議案遭到其他議員封殺,數(shù)個民間團體也表示反對。民間團體如美國計劃生育聯(lián)合會及美國公民自由聯(lián)盟(ACLU)皆反對這次修法。ACLU代表認為,重點應放在受虐和暴力的婚姻關系上。
(張雪薦自《環(huán)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