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峰
【摘 要】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的基本糧食之一。近些年以來,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病蟲害的影響,這也直接導致了水稻的產量降低。有效預防并解決水稻病蟲害問題,是進一步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途徑。筆者通過本研究依次羅列了一些常見病害和蟲害,并從農業(yè)、化學、物理和生物防治的層面,有效的提出了預防水稻病蟲害的措施。
【關鍵詞】水稻;常見病害;預防措施
[Abstract] rice is one of the main basic foodstuff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som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rice planting, which has led to the decrease of rice production.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further improve rice yield by effectively preventing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rice diseases and pests. Through this study, the author listed some common diseases and pests, and put forward measures to prevent pests and diseases in rice from the aspects of agriculture, chemistry, physics and biological control.
[Key words]rice; Common diseases; Preventive measures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一個農業(yè)大國。幾十年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效的提高了水稻的畝產量。解決了世界上幾十億人口的溫飽問題。但近些年來,水稻在種植的過程中面臨了許多的問題。水稻病蟲害的種類和發(fā)生的頻率也不斷的在增加。因此,如何預防水稻病蟲害的發(fā)生,已經成為目前農業(yè)水稻種植過程中重點解決的難題。
1.水稻常見的病蟲害
1.1水稻常見病害
水稻在從生長一直到抽穗成熟過程中會面臨許多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立枯病等。這些都是嚴重影響水稻的產量的病害。根據發(fā)病時期研究知道。水稻紋枯病最早發(fā)生,這種病害從稻苗初始一直到抽穗期間,都有發(fā)病的可能。主要的發(fā)病原因是水稻受到了真菌的感染。其危害成度與真菌的感染情況、施肥管理、還有種植的密度有關[1]。稻曲病,又叫做偽黑穗病或者谷花病。稻曲病是真菌病害的一種。主要是由于綠核真菌引起的,在水稻抽穗的過程中發(fā)生。發(fā)病源僅在穗部,病菌侵入穗花處,在其內部形成菌絲塊并破壞內部的組織,然后逐漸變大。最后包裹穎殼,大小甚至可以達到鍵粒的數(shù)倍。發(fā)病原因主要是在八月下旬水稻開始抽穗的時候,由于天氣溫度不是很高,多遇陰雨連綿的天氣,這是真菌很容易滋生。還有就是在施氮肥過多,因為水稻田間通氣不夠,通光性差,相對濕度高,發(fā)病率就會很高。發(fā)病率最高的就是稻瘟病,由于發(fā)病時期貫穿水稻的整個成長時期,發(fā)病的位置也是很多,分為苗瘟、葉瘟、節(jié)瘟、穗頸瘟、谷粒瘟。其危害性大,和涉及方面廣[2]。
1.2水稻常見蟲害
常見的水稻蟲害有稻飛虱、稻苞蟲、螟蟲、稻縱卷葉螟等,如果不能很好的預防治理,將會直接影響水稻的產量。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顆粒無收。因此,做好蟲害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稻飛虱是一種具有較強的遠距離遷徙能力的害蟲,具有很強的爆發(fā)性和突發(fā)性。主要侵害的方式是以集群汲取水稻基部的汁液,并同時排出大量的蜜露,從而導致稻叢的基部變黑,葉片開始發(fā)黃干枯。而雌蟲也將卵產在稻莖的表皮組織內部,水稻便會枯死。造成大量的水稻傾倒,減少水稻的產量。稻苞蟲,又名稻弄蝶,苞葉蟲。主要危害水稻,也對其他禾本科雜草有害。主要是其幼蟲蠶食稻葉,早期會造成白穗減產,晚期嚴重時可能把整個稻田的綠葉都吃完,造成綠葉面積大量減少,導致水稻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稻谷灌漿不足,千粒重低,嚴重減產。更為嚴重的是由于稻苞蟲的危害,導致稻粒產生大量黑粉病,在加工成品是不易去除,嚴重影響了稻米的質量,也會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危害,造成經濟損失。
2.預防水稻病蟲害的措施
每年由于水稻病蟲害的發(fā)生,都會直接造成大面積的水稻產量減產,目前已成為主要制約水稻高產的重要原因。前面羅列了水稻一些常見的病蟲害。通過分析這些病因,發(fā)現(xiàn)要做好水稻的防治工作,確保水稻產量的大豐收??梢圆扇∞r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通常為了達到經濟、安全、更有效的防治,需要綜合采取各種措施預防治理病蟲害。
2.1農業(yè)防治
農業(yè)防治,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預防水稻病蟲害的方法。主要是在種植水稻之前,對水稻種子的種類選擇,一般最好選擇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抗逆性且顆粒飽滿的種子類型。然后徹底對種子進行消毒并用浸種靈浸泡處理。這樣會避免在水稻成長的過程中發(fā)生稻瘟病。二就是發(fā)現(xiàn)有病害的稻秧時,一定要把病稻清除病焚燒進行深埋處理,這樣就直接避免了病蟲害的擴散。三是在春耕灌溉的時期,要先把稻渣處理干凈,消滅紋枯病菌。同時,在水稻的插秧時,注意種植密度,保持水稻田間的通風性,給水稻提供合適的溫度和濕度。四是在種植管理的過程中,合理施肥,嚴密監(jiān)控水稻的生長,多進行除草管理。五是在冬季對土地進行深耕翻土,把在土中準備越冬的害蟲殺死,避免第二年發(fā)生蟲害。六是做好水稻的施肥管理,保證水稻所需的氮肥、鉀肥、磷肥適量。提前追肥,從而提高水稻的抗病性,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率。
2.2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主要就是針對蟲害,利用農藥防治。但是,農藥的使用量也需要嚴格的控制,大量的使用不僅會造成環(huán)境的污染,而且還會破壞水稻田的生態(tài)平衡系統(tǒng)。因此,科學用藥,就需要對蟲害進行預測研究,準確的使用。在用藥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抓住重點,兼顧一般。主要治理1~2個害蟲,兼治其他的害蟲。要注意的是,在選擇農藥時,應當選擇藥效高、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合理使用。
2.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即是利用生態(tài)調控技術,實現(xiàn)對害蟲區(qū)域的治理。進而形成一個有利于水稻生長和害蟲天敵生活的環(huán)境,而不利于害蟲的繁殖生活。如采用生態(tài)種養(yǎng)模式,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發(fā)現(xiàn)稻鴨共育種養(yǎng)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實驗表明,鴨子會食用稻田間的稻飛虱、螟蟲。這樣稻田就可以少用或者不用防治這類害蟲的藥劑。其次,鴨子在稻田間的活動,把已經變黃老死的葉子踏除,有效的改善了田間的通風性和通光性,可以減輕紋枯病的擴散和危害。
3.結語
水稻常見病蟲害預防措施,需要根據科學方法,綜合治理的技術。這樣不但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量,降低成本,還可以有效的改善水稻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證水稻豐收豐產。
參考文獻:
[1]張小雄. 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淺析. 農技服務,2015,(04):114~115.
[2]鐘衛(wèi)國,洪厚成. 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