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晶
“我現(xiàn)在很擔心兒子。他以前總愛和我親近,現(xiàn)在卻對我躲躲藏藏,學習成績也直線下滑。懷孕八個月的我,行動不便,這讓我和孩子的關(guān)系焦頭爛額。”林女士是我咨詢了多次的來訪者,最近向我百般無奈地抱怨。
原來,正讀初一的孩子,學習基本就是他的全部生活。但有一天,孩子向她申請說,希望和同學單獨出去聚會。而且孩子為了這次聚會,特意從淘寶買了一個手機殼。林女士翻閱孩子的電腦,還發(fā)現(xiàn)他有過瀏覽黃色網(wǎng)頁的記錄。林女士幾近崩潰:“我已經(jīng)管不動他了,我特別害怕他早戀,影響學習成績?!?/p>
在林女士的理解中,存在了兩方面的誤區(qū)。一方面,學習成績好等于前途美好,這種固化的思維影響著我們好幾代人。但隨著社會多元化發(fā)展,這個世界已經(jīng)足夠包容具有個性和才華特點的人才。孩子自我興趣的追求,才是父母更需要支持的。當父母開始尊重孩子內(nèi)在的時候,孩子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與靈性才會充分地展現(xiàn)在生活與學習中。成績的優(yōu)秀將不再是孩子的目標,而是他的錦上添花。哪怕某次的失意,孩子也堅信條條大路能走向羅馬,而不失信心。
另一方面,在林女士的內(nèi)心中,有著她對性的排斥與仇恨。在她眼里,性是污穢的。林女士曾說,孩子那么純潔,怎么能讓不道德的東西污染,思想被腐蝕,這樣以后不是要成為少年犯?真正讓她感到焦慮的,不是孩子現(xiàn)在的戀愛和接觸的性信息。她擔心的是,孩子在早戀和接觸性信息后,會隨之出現(xiàn)一系列不符合道德和法律的延伸現(xiàn)象。因為這一份認知的主導,她任意地侵入孩子的私人生活,查看他的電腦記錄。這不是對孩子的親密,是一種赤裸地侵犯。
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秘密,這是特別美好的東西。當你情竇初開時,心中默默欣賞和愛慕著一個人時,是不愿意與他人分享的。因為在潛意識中,你更希望對方是自己的,能一直和自己的心在一起。當這種內(nèi)在的愛戀,被外部未經(jīng)允許而粗暴地扒開,就會變成一種莫大的傷害。這給對方造成的,不僅是自我空間感的喪失,更會踐踏了對方對愛的理解與愛的純粹感。
林女士的想象,并不是真實孩子的世界。在父母面對孩子的想象破滅后,就無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失控感。這時,父母最難面對的人,其實是自己。他們無法接受喪失的控制權(quán),無法接受破裂的幻想。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是父母無法分離自己內(nèi)在的孩子。我們應(yīng)該尊重孩子自我的私人空間,尊重孩子自我的生命體驗。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則會從父母給予的尊重中綻放而來。當作為父母的我們擁有了這份信任,孩子自然就愿意與我們分享他們的世界。在彼此的分享中,孩子不會擔憂自我的世界與情感被吞沒、侵入和拋棄。而父母,在身旁充當著安全護風港和最好的陪伴者,聆聽著一個生命最真實的聲音。這是一種絕美的體驗,擁有著親密關(guān)系中最靈通的感動。
所以,孩子對林女士的逃避,以及孩子查看黃色網(wǎng)頁的行為,其實是此前與林女士的親密互動關(guān)系中“被缺乏尊重地對待”的結(jié)果。那些侵入式的挖掘孩子的私人空間,以為這樣做就能讀懂孩子的做法,只不過是一場幼稚的成人游戲。當孩子開始拒絕與反抗,暴力和責怨就會成為慣常的方法,用來防御父母自我畸形的窺看欲。而當父母與孩子間彼此尊重、信任互通時,真情切意就會浮現(xiàn)。
順從的愛,是一種被捆綁的愛。沒有人愿意套著這樣的枷鎖。因為它不僅讓我們感受到被愛的空心與卑微,更讓我們無法真正全力地去愛一個人。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