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群
乾隆年間,和深得乾隆皇帝的寵信,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大老虎,只要聞到腥味,就要張牙舞爪地吃進嘴。這天,和早朝回府后,一個心腹管家便上前悄悄稟報說:“大人,小的探得一個重要消息,特來向相爺稟報。”
正在悠閑喝茶的和,聽了稟報并不在意,漫不經心地問道:“什么消息?”
心腹管家環(huán)視周圍的人,欲說又止。和明白他的意思,馬上對眾人說:“你們都出去吧?!?/p>
心腹管家見其他人走后,才放低聲音稟報道:“劉墉學士府中有20萬兩銀子,于明天清晨用馬隊載出崇文門,送往老家山東?!?/p>
和聽此消息,開始只是有些驚奇,并未太在意,但繼而深思,覺得其中有文章可做,忍不住笑出聲來。他自言自語道:“劉墉呀,劉墉,你三番兩次上奏章彈劾本官貪污受賄,這次你可落到我手中了。你劉氏父子哪兒來的這么多銀兩,一定是來路不明,今天終于讓我抓住了把柄,這回有好戲看了!”他決定一箭雙雕,一方面吞下那20萬兩銀子,一方面乘機好好收拾劉墉,殺殺他的傲氣。
于是,和命令心腹管家點齊100名家丁,做了精心安排,專等明晨去攔截劉府馬隊。
果然不出所料,黎明時分,劉府大門洞開,50匹馬馱著箱籠,徑直來到崇文門。崇文門守城的門吏本屬和專管,早得和命令,也不盤查,悄悄打開城門,放馬隊出城。馬隊剛剛走出城門不遠,只聽一聲斷喝:“站??!”隨著聲音,埋伏在城外的和府100名家丁,手持鋼刀,齊刷刷攔在馬隊前面。
馬隊領隊上前大聲喝道:“我們是劉府運送賑銀的馬隊,你們是什么人?竟敢光天化日在皇城腳下公開搶劫!”
和府家丁們不由分說,一擁而上,將領隊雙手制住,用繩索捆綁起來。接著,他們沖進馬隊,奪過韁繩,扯的扯,拉的拉,將50匹馬全部驅往和府。劉府押運的人,見馬被拉走,四散逃回劉府,報告了消息。而和聽說劉府馬隊被全數截住,十分高興,此時天已大亮,看那馬隊時,只見50匹馬一匹也不少,每匹馬各馱著4個木箱子,木箱外面用鐵釘釘住加綁繩索,每只箱子上標著銀數“一千兩”的印記,鮮明地蓋在箱面上,計算一下,恰是200箱20萬兩。于是,他當場下令家丁們將木箱從馬背上卸下,搬入和府銀庫,然后開箱將銀兩入庫。
和府管家聽了相爺的吩咐,不敢怠慢,連忙召集全府男仆,抬的抬,背的背,整整忙了一個上午,才將200只木箱抬入庫中。接著便開箱取銀,幾個仆人好不容易用鐵器將一只木箱撬開,大家一看,在場的人無不大驚,原來里面裝的不是銀錠,而是大小不一的鵝卵石。
和聽到管家稟報,大驚失色,忙令將所有木箱打開檢驗。幾十名男仆忙了一天一晚,才將200只木箱全部撬開,里面裝的全是石頭。至此,和才恍然大悟,頓腳說:“我中了人家的金蟬脫殼之計?!奔绷顜讉€精干家丁騎快馬,沿著山東方向追趕。天黑時,追趕的人垂頭喪氣地回來稟報,沿路根本沒有走過馬隊。
和這才醒悟過來,不是什么金蟬脫殼,而是中了劉墉以假充真的詭計。他劉墉到底心懷什么鬼胎,和惴惴不安,但轉而一想,有乾隆皇帝這棵大樹當自己的靠山,還怕他劉羅鍋搗鬼不成!
第二天,早朝剛剛開始,劉墉首先參上一本:“啟奏皇上,和派家丁將臣運往山東救濟災民的20萬兩賑銀全部劫走?!?/p>
乾隆皇帝一聽大驚失色,忙厲聲問道:“和,可有此事?”
和料到劉墉會大作文章,便忍住一肚子委屈,擺出一副受害的樣子,哭喪著臉,跪在地上回奏說:“啟奏皇上,確有這事,但馬上馱的不是銀兩,而是石頭,是劉墉故意設計陷害微臣?!?/p>
此言一出,乾隆皇帝又是一驚,這位一向自詡聰明的乾隆皇帝,也被弄糊涂了,到底誰真誰假,他難以決斷。他問劉墉:“劉愛卿,你且回答,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劉墉早有謀劃,不慌不忙回奏道:“木箱中所裝全是白銀,計20萬兩,怎么會是石頭呢?一定是和大人見財起意,蓄意想吞沒這筆賑銀。”
乾隆皇帝一聽,似乎找到了破綻,質問道:“劉愛卿,你父子在朝中一向以‘廉潔著稱,家中怎會有這筆巨款呢?”
劉墉回答:“陛下所言全系實情,臣祖上沒有遺產,幾代人為官靠俸祿為生,因而家資淺薄。但是這筆銀兩不是劉家私有,而是朝中大小臣工憐惜山東家鄉(xiāng)受災所捐贈的,這里有捐贈花名冊,請皇上明察?!闭f罷,將名冊雙手呈上。
劉墉說的都是實情。當時,直隸、山東兩省大旱,田土干裂,河流干涸,禾苗枯萎,顆粒無收。屋漏偏遭連夜雨,初秋又是一場多年不遇的蝗災,蝗蟲遮天蓋地飛來,所經之處,連樹木的葉子也啃噬得一干二凈。百姓生活萬般無著,到處乞討為生。劉墉乃山東諸城人,紀曉嵐隸籍河北河間府獻縣,兩人為了家鄉(xiāng)災情,極力向朝廷疏請,發(fā)銀賑濟,又呼吁當地富商大賈,捐納錢糧,救濟百姓,還厚著臉皮向朝中官員募捐,籌集錢物,救濟災民。對于這些情況,乾隆都是知道的。
乾隆接過花名冊,只見上面開列的名字都是朝中官員,實實在在,募捐一點兒也不假,鐵證如山。他雖然寵著和,但劉墉說得有理,過錯方無疑是和。他覺得和這事做得太不該,不免有些動氣,便沉下臉問道:“和,朕問你,是誰派你差人攔截劉家的馬隊?”
和見皇上變臉,趕忙叩頭回答:“臣沒有領受誰的命令,臣得到這個消息后,心想劉府乘夜運銀出京,定有不軌之事,故而吩咐家人攔截?!?/p>
乾隆審來審去,劉和雙方各不相讓,一個說馬馱白銀20萬兩,一個則說全是石頭。乾隆心想此事純屬和理虧,即使是石頭,誰叫你去截的?于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公正無私,沉下臉,大聲喝道:“大膽和,你指使家丁攔截賑銀,形同盜匪,理應治罪;念你平日勤于政事,免予處罰,交出所截銀兩,另外罰款20萬兩,以賑濟災民?!?/p>
和見皇上震怒,不敢再說,只好照辦。下朝后,派人將40萬兩銀子如數送到劉府。
劉墉收到這筆巨款后,很是高興,當天晚上就把紀曉嵐請到府上,擺上豐盛的酒宴,兩人共同舉杯,祝賀道:“紀兄,您這虎口奪銀的計謀實在高明,空手套狼,白白得了40萬兩銀子?!?/p>
當初劉墉找紀曉嵐商量幫助災民的辦法,劉墉說:“曉嵐兄,為受災百姓計,只有我們豁出臉再去向朝中百官募捐,籌集些銀兩,寄回家鄉(xiāng),以救燃眉之急。”
紀曉嵐聽后,沉默半晌,說:“事不過三,下官與足下聯名向百官募捐已有兩次,再去募捐,只恐令同僚們?yōu)殡y:不捐,礙于面子;捐吧,量小數微,無濟于事?!?/p>
劉墉聽了也有同感,長嘆一口氣說:“京中不乏首富之家,但此輩嗜財如命,怎肯做此善舉?”
紀曉嵐聽到“首富”二字,眼睛一亮,一個主意驀然涌上心頭。只見他雙眼灼灼發(fā)亮,似笑非笑地問道:“大人以為京中首富為誰?”
劉墉略一思索,便道:“京中首富,當然首推和?!?/p>
劉墉知道紀曉嵐點子多,但和權傾天下,深得乾隆皇帝寵愛,是惹不起的大老虎,要從虎口奪銀,談何容易。便追問道:“紀學士,請問有什么辦法能讓他解囊相助?”
紀曉嵐一臉的詭譎神色,笑說:“依下官的意見,‘與虎謀皮,不如虎口奪銀?!苯又驮敿毟嬖V劉墉虎口奪銀的計策。
劉墉聽了不免有些擔心,這事肯定要驚動乾隆皇帝,紀曉嵐面露嘲笑,當然不能實說,一口咬定裝的是銀子,他和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從不敢對皇帝說假話的劉墉還是有些顧慮,紀曉嵐語重心長地說:“我的忠臣大人,欺了一個皇帝,救了廣大老百姓,孰輕孰重,您好好掂量吧。”劉墉把胸口一拍,救災民要緊,便一起和紀曉嵐制定了虎口奪銀的妙計,從虎口大開的大貪官和嘴里奪得了40萬兩銀子,連同募捐得來的20萬兩,共計60萬兩,分幾批運到直隸、山東兩處,雪中送炭,讓災民及時得到了救濟。
選自《絕妙小小說》2017.6
(段明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