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都知道一般的機械表都是由時針指示的12小時制,偶爾附加機構也會帶有24小時機構或者星辰機構,而本文要談論的日夜顯示機構用了一種簡單、直觀的方式將12小時制改為24小時制,一種由太陽或月亮直接指示的24小時制。白天(6點到18點)由太陽指示時間而晚上(18點到第二天6點)則由月亮指示時間。本文的日夜顯示結構配有兩個表盤,下表盤包含時分數字,上表盤則只含分刻度,同時將分的刻度放在最外圈,數字更大,更能精確快速讀出具體時間。
關鍵詞:機械表;12小時制;24小時制;齒輪傳動
中圖分類號:TH71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12-0207-02
1 緒 論
1.1 鐘表是怎么來的
時間是什么?它是個抽象的名詞,因為它既無法度量又無法捕捉,我們只能觀察到它的變化,知道它的流逝。但是聰明的古人根據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來將虛擬的時間實物化。大約六千年前,巴比倫王國出現了第一個“時鐘”,名為日晷。那時候人們根據太陽影子的長短和方位來掌握時間。但是太陽的影子會受氣象的影響,相對來說不是很方便,于是聰明的古人又發(fā)明了一些受外界影響小的計時儀器,比方說漏沙計時的“沙鐘”,燃香計時的“火鐘”,滴水計時的“水鐘”等。但是最早采用齒輪的機械計時儀還要屬“水運儀象臺”。隨著人們要求的不斷提高和鐘表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相繼發(fā)明了時鐘,懷表、手表等。在當時,鐘表的制作似乎僅限于鎖匠的副業(yè),直到后來,人們對鐘表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鐘表技藝也日益復雜,才出現了專業(yè)的鐘表匠[1]。
1.2 中國機械表現況
近幾年,雖然機械表產量大減,但是卻仍在石英表盛行的今天保持著它第一無二的地位,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如今的機械表已經不單單只是一種計時儀器,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是一種奢侈品并且它的齒輪傳動機械美讓很多收藏家為之著迷。在中國,像海鷗、上海、丹東、杭州手表有限公司、飛亞達等鐘表廠家,都仍堅持生產高檔機械手表[4]。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鐘表行業(yè)生產大國之一,鐘表的產量也是位居世界前列,產品的品種也趨于多樣化和系列化[2],與之前比可謂發(fā)展速度驚人。雖然如今中國的技術和設計水平遠遠沒有趕上瑞士等國家,但是如果中國的手表企業(yè)能有自己的工業(yè)設計理念,自己的自產機芯,減少對進口機芯的依賴,相信不久后也會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1.3 12小時制和24小時制
一般我們所看見的鐘表都是將大表盤劃分為12等分即所謂的12小時制,而不是24小時制,這是為什么呢?我想可能主要原因是如果在鐘表起源時將表盤劃成24小時那么每一小時的刻度太小,當時的發(fā)明技術精度又不夠,這樣做成24小時制不僅不便于觀察,而且完全沒有必要,以至于延續(xù)至今一直使用的都是12小時制。
2 齒輪傳動比
圖1表示一對齒輪的嚙合傳動。滿足正常傳動的基本條件是兩個齒輪的模數相等,也就是兩個齒輪的齒距相等。假設圖中,大齒輪為主動輪,齒數為Z1,轉速為W1,輸入力矩為M1;小齒輪為從動輪,齒數為Z2,轉速為W2,輸入力矩為M2。在機械表中,傳動比i是指從動輪的轉速W2與主動輪轉速W1之比,他等于主動輪齒數與從動輪齒數之比,即:
i=W2/W1=Z1/Z2
i>1,表示從動輪的轉速高于主動輪的轉速,屬于增速傳動;i<1,表示從動輪的轉速低于主動輪的轉速,屬于減速傳動。這個規(guī)定與普通機械設計相反,其目的是讓傳動比的數值大于1,便于分析。
齒輪傳動的力矩比是指從動輪輸出力矩與主動輪輸入力矩之比i力,在不考慮摩擦力矩的情況下,力矩比與傳動比互為倒數。在升速傳動中,從動輪的轉速以傳動比i為倍數增大,力矩卻以1/i為倍數減少。
3 日夜顯示機構
3.1 關于日夜顯示機構的新的構想
在如今的技術條件下,機械表的精度已經可以達到很高了,那么有沒有可以實現24小時制的呢?本文的日夜顯示機構就是由此而來。本文討論的日夜顯示機構將一圈1h的60min劃成60等分,便于分針的精確指示和準確讀數。同時也將24小時制分為兩個半圈分別代表白天和黑夜,分別用太陽月亮圖案來指示小時。
3.2 日夜顯示機構原理
該機構與一般的機心機構相差不大,區(qū)別就在于本文討論的新型機構的時輪通過兩個過輪(4)帶24小時輪轉(5),傳動比為0.5,是一種減速運動。其中除分輪(3)和時輪部件(2)外其余涉及零部件均在基板(1)上(詳見圖2)。
時輪部件(2)12小時轉一圈,通過兩個過輪(4)帶動24小時輪(5)轉動。時輪部件(2)和24小時輪(5)模數相同,通過增加1倍的齒數使24小時輪(5)能24小時轉1圈。在24小時輪(5)的兩邊分別對稱裝上太陽圖案(6)和月亮圖案(7),這樣就能讓太陽和月亮過12小時交替工作,達到24小時1d的指示目的(見圖2、圖3)。
本結構的表盤部分由上表盤(10)和下表盤(9)組成。其中下表盤(9)上印有3圈數字。最外圈是和上表盤(10)拼成一個整盤60min的數字,每格為1min。第二圈是太陽圖案(6)指示的白天6點~18點數值,第三圈是由月亮圖案(7)指示的晚上18點~6點數值。在圖3的走時示意圖中可以看見左邊6刻度處是太陽圖案(6)剛剛從半山升起,表示早上6點;太陽圖案(6)在12刻度處表示正午12點,此時看不見月亮圖案(7);太陽圖案(6)在右邊6刻度處表示下午6點,太陽要下山了,月亮開始出現,此時月亮圖案(7)在左邊6刻度處;月亮圖案(7)在24刻度處表示晚上24點,此時看不見太陽圖案(6)。
本結構的24小時輪(5)、過輪(4)和時輪部件(2)都可通過蓋片(8)來控制軸向間隙(詳見圖2)。
4 結 語
本日夜顯示機構結構簡單,新增零件少,樣式新穎,不僅解決了12小時改24小時制不便觀察、讀數不精確的問題,也能讓24小時直觀得被讀出,同時指示圖案的多樣性也為機心增添了趣味性。
參考文獻
[1]CLOIE靈感無重感.cloie專題-手表的歷史[A].2011,09.
[2]首席知識官.2010年國內鐘表行業(yè)深度分析報告[DB/OL].2011,2.
收稿日期:2018-3-23
作者簡介:吳焱萍,女,本科,研究方向為機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