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行政效率原則的要求,簡易程序普遍存在于公安機關查處治安案件的過程中,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也進行了相應的規(guī)定,但立法存在缺失,執(zhí)法亦有疏忽,本文旨在通過對上述問題的分析規(guī)范執(zhí)法實踐, 以助于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理解與執(zhí)行。
關鍵詞:治安管理處罰 簡易程序 立法
治安管理處罰程序是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正義、履行治安管理職責的重要保證。正義不僅要被實現,還應該以看得見的形式實現。從現行的《治安管理處罰法》來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程序相對比較完備,體現出了執(zhí)行過程中的公正公開原則,加強了對公民基本人權的保護。本文擬就治安管理處罰簡易程序展開討論。
一、行政處罰簡易的立法現狀
簡易程序又稱當場處罰程序, 是行政效率要求的體現。這一程序性要求在我國法律及行政規(guī)章中均有體現?!缎姓幜P法》第33 條則規(guī)定: “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 對公民處以 50 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 1000 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 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薄吨伟补芾硖幜P法》第 100 條規(guī)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第101條規(guī)定:“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人民警察應當向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出示工作證件,并填寫處罰決定書。處罰決定書應當當場交付被處罰人;有被侵害人的,并將決定書副本抄送被侵害人。前款規(guī)定的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被處罰人的姓名、違法行為、處罰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以及公安機關名稱,并由經辦的人民警察簽名或者蓋章。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經辦的人民警察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報所屬公安機關備案?!薄豆矙C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對當場處罰作了更為詳細的規(guī)定。在適用范圍上, 規(guī)定除賣淫、嫖娼和引誘、容留賣淫、嫖娼的以及涉外違反治安管理行為, 不適用當場處罰外, 與《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一致, 即“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 對公民處以 50 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 1000 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 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由于操作簡單、快捷, 簡易程序在基層執(zhí)法過程中使用廣泛。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簡易程序在適用過程中存在行政相對人權利未得到充分保證、具體程序過于任性等問題, 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二、行政處罰簡易程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簡易程序的證據問題
當場處罰因其高效、簡便、實用而深受歡迎。但由于有關法律規(guī)定得比較原則, 因而在處罰過程中關于證據問題也產生了一些疑問?!吨伟补芾硖幜P法》及《行政處罰法》中都未提及適用簡易程序處理治安案件時的證據搜集問題。但《行政處罰法》第 35 條規(guī)定: “當事人對當場處罰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既然當事人根據法律規(guī)定對適用簡易程序作出的處罰可以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而我國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都采用舉證倒置原則,作為被申請人或被告的行政機關應對自己行為的合法性進行舉證,否則將承擔不利后果。因此,公安機關在進行當場處罰時必須考慮收集證據的問題。但是, 在執(zhí)法實踐中,除執(zhí)法人員證據意識不強, 不能及時主動地收集證據外,適用簡易程序時往往是一人執(zhí)法,案件的真實情況有時只有當事人與執(zhí)法人員是知情者,對違法行為的取證亦有難度,難以收集別的證據。筆者認為, 由于適用簡易程序的罰款數額小, 當事人如果知道執(zhí)法人員證據確鑿, 除非處罰錯誤, 多數不會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對于當時無法收集到確鑿證據, 且當事人有異議的,最好不要作罰款處罰,給予教育或警告即可; 對違法行為人確實需要進行處罰的, 在遇有當事人對執(zhí)法人員認定的事實或適用法律存在著分歧且無法達成統(tǒng)一的情況下,執(zhí)法人員最好將處罰程序轉為一般程序, 而不要堅持簡易程序的適用, 以免陷入被動。
(2)當場處罰的程序問題
《行政處罰法》僅規(guī)定出示執(zhí)法身份證、填寫處罰決定書和當場交付當事人、報所屬機關備案這幾個原則要求, 導致執(zhí)法實踐中不重視程序的現象普遍存在, 執(zhí)法人員常常將簡易程序簡易到填寫一張?zhí)幜P決定書, 這種做法顯然是違法的?!豆矙C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明確規(guī)定當場處罰應當遵循如下程序: 1. 向違法行為人表明執(zhí)法身份, 口頭告知其擬作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及其依法享有的權利; 2. 對違法行為人的陳述和申辯, 應當充分聽取, 違法行為人提出的事實、理由、依據或者證據成立的, 應當采納; 3.填寫處罰決定書并交付被處罰人;4.不當場收繳罰款的, 應當告知被處罰人在規(guī)定期限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5.于2日內報所屬公安機關備案。這些規(guī)定對于規(guī)范當場處罰行為,轉變執(zhí)法觀念, 保障當事人的正當權益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吨伟补芾硖幜P法》對簡易程序作了較為詳細的規(guī)定,也要求表明身份、制作書面處罰決定書, 并報所屬機關備案。但在一些細節(jié)上與《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有些區(qū)別, 如交付處罰決定書, 不僅要向被處罰人交付, 而且有受害人的還要求將決定書的副本抄送受害人?!豆矙C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要求經辦的人民警察應當在 2 日內報所屬機關備案, 而《治安管理處罰法》則要求 24 小時內。再如聽取申辯, 《治安管理處罰法》沒有像程序規(guī)定一樣明確它是當場處罰的必經程序,筆者認為,在當場處罰程序中, 如果當事人要申辯的, 它就是必經程序; 如果當事人不申辯的,它就不是必經程序, 這一程序的存在取決于當事人權利的行使, 而非執(zhí)法人員的決定。
參考文獻:
【1】郭莉, 熊海軍, 羅飛. 治安管理處罰中的程序問題分析
—兼評《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程序規(guī)定[J]. 江西公安??茖W校學報,2005(9)
【2】郭曉楨,孫曄.關于完善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執(zhí)行制度的思考[J].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6(6)
【3】尹淑玲.對完善治安管理處罰程序的幾點思考[J].公安教育。2006(6)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