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所探討的小組合作下的語文教學模式,就是引導學生掌握有自己特色的學習方法,然后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并與其他同學發(fā)生思想上的碰撞,實現課堂的五目標:自學、合作、提問、表達、創(chuàng)新,把以前課堂上教師的“展示”轉變?yōu)閷W生自主、合作后的創(chuàng)新展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實現“魚”與“漁”的交替。
關鍵詞:小組合作 語文課堂 展示
一、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要求學生明確預習的內容和步驟,打造有效的課前預習。
(1)基礎知識的預習:①一首古詩的背誦或默寫。 ②畫出生字詞,標注讀音在書上。③大聲朗讀課文,做到正確、響亮、流暢、有感情。④用序號標出自然段,給課文分層,并寫出層意。⑤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⑥熟悉作者。⑦了解課文背景。
(2)課文內容分析:①了解課文的主要情節(jié)。②畫出課文中的重點句段。③課文中主人公及其他人物形象的分析。④了解比喻、擬人、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及作用。⑤體味和推敲重要字、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⑥理解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在文中的作用。⑦掌握語言、動作、心理、外貌、神態(tài)等人物描寫方法及其作用。⑧理解襯托對比、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動靜結合、首尾呼應等寫作手法及其作用。
(3)拓展、感悟與體驗:①對文本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結合文本的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表達自己的理解,或提出自己的看法。②對課文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表達出自己的體驗,能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③對課文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表達出自己的體驗,能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二、靈活多樣,小組自主合作、競爭比賽的課堂教學形式
(1)競爭比賽課堂的步驟:
①全班以四人為小組,分成12小組,組間同質,組內異質。②課前3分鐘由組長檢查下一組的預習情況,然后組長匯報預習情況,分為優(yōu)、良、中、差,給與加減分的獎懲。(一般要求組長先對自己組的組員自查)。③準備12個乒乓球,寫上12個小組的序號,投入箱中,然后隨機抽簽出兩組進行比賽。(或運用其他抽簽形式)④比賽前由被抽中組的組長再抽出一個后援組,以備在本組無法完成答題的情況下請求支援(只有一次求援機會)。⑤比賽第一關由兩組的4號組員比賽,比賽內容為預習內容的“基礎知識”。
⑥比賽第二關是兩組的3號組員互相提問,提問的內容是圍繞預習的“課文內容分析”。⑦比賽第三關是抽取一個場外組(除比賽組和后援組的其他組)分別向比賽組的2號提問問題,提問的內容是圍繞預習的“課文內容分析”。⑧比賽第四關是由老師向每組的1號組員提問問題,提問的問題內容是圍繞預習的“拓展、感悟與體驗”。⑨分組比賽完畢后,由各組討論本課文的學習心得(一課一得),然后由各組推薦代表上臺展示。
(2)關于小組自主合作、競爭比賽課堂的規(guī)則說明:
①每組必須設計好三個以上的問題,以備比賽時使用。所設計的問題必須緊密圍繞課文內容,并且自己準備好答案。②比賽組的組員如果有問題不會答時,可以請求后援組(只有一次請求),如果后援組也不會,場外組可以搶答。③無論是提問題的組員,還是回答問題的組員,都需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落落大方。④每個組員答題后,老師要進行詳細的點評,使同學們對課文內容有進一步的理解。
三、下面以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為例子,談談具體的做法:
(1)小組整合預習成果:要求:
①各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交流預習成果,推選小組展示成員,包括字詞、收獲、質疑等環(huán)節(jié)的人員都要預先準備。②各小組成員要在小組積極推薦自己的預習成果,爭取為小組爭光。③沒有全體組員參與的小組,取消本堂課評選最佳小組的資格。
(2)預習檢查一:字詞積累 要求:請一個小組讀本課的生字新詞;②其他小組認真聆聽,準備做出評價。評價包括正音、音量、儀態(tài)、評分等,其中評分為1至3分,最高分是3分。③其他小組的評價需公正公平,如有惡意攻擊行為,取消該小組本堂課答題資格。(幻燈片確定拼音的答案)
預習檢查二:分享預習收獲 要求:
①全班選3個小組匯報預習收獲,包括主題的理解、句子的賞析、文章背景等。②其他小組認真聆聽,準備做出評價。評價包括音量、儀態(tài)、內容、評分等,其中評分為1至3分,最高分是3分。③其他小組的評價要圍繞答題組展示的收獲展開,可以用自己小組的收獲來比較。
(3)目標引領:目標一:學習通過對比的手法強調事物的特點;目標二:復習總分結構的布局模式;目標三:通過誦讀,體會作者的情感,學習在字里行間表情達意的寫法;目標四:學習通過多種修辭手法突出事物特征,表達情感。
(4)學習要求:①各小組通過合作,圍繞學習目標,各找一個例子進行分析體會。
②各小組指定發(fā)言人展示小組合作成果(如果是誦讀賞析,要求小組齊讀)。③答題要求聲音響亮,儀態(tài)端正,語言流暢,思路清晰,此為評價標準。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探索,這種課堂模式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提高了自信心,他們自己開始從各種渠道對課堂的內容進行預習,也有了自己學習的方法。從以前接受老師的“魚”,變成現在學會“漁”,并有了自己的“魚”,學會分享“魚”,這是有了“漁”和“魚”的快樂。
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有些同學積極一點,有些同學被動一點,那么對課文的理解掌握也就不同了。在課堂上,積極的同學會更積極,被動的同學會更被動,慢慢下去,課堂小組的展示難免會主要集中在某些同學的身上。
問題是有的,但辦法總比問題多。在課堂小組合作的探索路上,總會有問題出現,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迎難而上!我們將繼續(xù)努力探索,真正實現語文教學的春色滿園!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北滘鎮(zhèn)君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