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馮小剛導(dǎo)演監(jiān)制的經(jīng)典之作《夜宴》在2006年上映后就力壓群雄,斬獲了無數(shù)國際大獎。其中電影音樂有了旅美作曲家譚盾的加盟更是錦上添花,主題曲由騰格爾、周迅、張靚穎演唱,可謂陣容強大?!对饺烁琛泛汀段矣盟袌蟠饜邸返那昂筘灤┦沟谜坑捌\罩在凄美悲壯的氛圍中,溫文古雅、娓娓道來,卻震撼人心。
[關(guān)鍵詞]《夜宴》;電影音樂;《越人歌》;《我用所有報答愛》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7)17-0087-02
一、電影音樂
音樂是聲音中最早進入電影的一門藝術(shù),對于表現(xiàn)人物情感、刻畫人物性格、渲染環(huán)境氣氛、推進故事情節(jié)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電影音樂對一部影片藝術(shù)風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要成就一部好的經(jīng)典電影,除了電影本身合理的情節(jié)推進、細膩的視覺效果、新穎的創(chuàng)作題材等之外,還需要音樂來為之潤色、修飾和升華。[1]音樂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shù),能喚起人們內(nèi)心的共鳴,有時候聽到一首熟悉的配樂,就能回憶很多電影的情節(jié),它讓人們從聽覺上加深對電影的記憶,往往流傳至今的經(jīng)典電影,它的配樂也絕不會落入俗套。觀看電影時,電影音樂一出現(xiàn),就能調(diào)動我們?nèi)淼母泄傧到y(tǒng),使人更全身心投入,仿佛置身于電影場景,音樂是一部電影奠定基調(diào)的源頭,渲染氣氛的根本,表達情感的靈魂,推進情節(jié)的基礎(chǔ)。
而此次為古裝大作《夜宴》原聲音樂制作的譚盾,采用了顛覆性的嘗試,結(jié)合了中國電影音樂和民族音樂,是古代與現(xiàn)代、古典與流行、東方與西方的完美融合,但所有不同年代、不同風格、不同地域地碰撞最后在音樂中的展現(xiàn)是融為一體的??缭?、交流、沖擊,打破時空界限的主題,是譚盾一直以來對于電影音樂的定位,他追求未來感的電影音樂,崇尚以簡單的方式表達最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這些都表現(xiàn)在馮小剛導(dǎo)演扛鼎之作《夜宴》的電影音樂中。[2]馮小剛導(dǎo)演的大膽創(chuàng)作更是給了音樂無限的創(chuàng)作空間,這些都是電影《夜宴》中的音樂誕生的基礎(chǔ)。
二、《越人歌》
1.騰格爾演唱版本
在影片開頭時就是騰格爾演唱的《越人歌》,“今夕何夕兮”,他粗獷低沉的嗓音悠然而起,空曠、荒涼,畫面從蕭瑟寂靜的竹林到狂風四起,殺氣乍現(xiàn),從輕到重劃開一地的寧靜,由此拉開故事的序幕。[3]在一片腥風血雨中,太子舞的寂寞輕柔,好似提線木偶般毫無感情,白色面具下只能看到空洞的雙眸,既無喜樂又無苦悲。寧靜的竹林向觀眾展示了他歸隱的世外桃源,寂寞的舞蹈則映照著他歸隱后的生活,渾渾噩噩如同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越人歌》將影片節(jié)奏演繹得十分緩慢,激烈的廝殺打斗都顯得異常舒緩,纖毫畢現(xiàn)的刀光劍影讓人如芒刺在背,不寒而栗,緩慢的音樂反襯下的氣氛更加讓人緊張窒息,同時也放大了太子無鸞的軟弱。他不向往至高無上的皇位和萬人之上的權(quán)力,他只是個重情重義但是膽怯懦弱的普通人,當愛情與親情發(fā)生沖突時,他唯有充耳不聞,藏于林中寄情于歌舞。這時的音樂,將騰格爾壓抑的抽噎時放大,更為太子平添幾分苦澀,騰格爾在演唱這首《越人歌》時,每一句都處理得十分細膩,在劇中也有著強烈的反差,讓人覺得騰格爾不是演唱的愛情抒歌而是愛情仇(愁)歌,仇在對國家對政治的無力回天,愁在對愛情對生活的無可奈何。
《越人歌》放在影片的開頭,為電影注入了悲劇色彩的靈魂,奠定了全片的情感基調(diào),細細品味,騰格爾的嗓音演繹的《越人歌》有幾分英雄寥落之感,一個孤獨的人唱著寂寞的歌,唱出了太子無鸞內(nèi)心深處的吶喊,歸隱是歷經(jīng)世事的無可奈何,只因一段不能終成眷屬的感情。
2.周迅演唱版本
《越人歌》的第二次出場是在電影的結(jié)尾處,由周迅為她所飾演的青女歌唱,青女深愛著太子無鸞,一如洞庭劃槳的越女對王子子皙的愛慕,然而無鸞心中只有青梅竹馬的皇后婉兒,她只能在卑微的角落里苦苦仰望,她甘愿為他放棄一切,哪怕是生命。青女飲下毒酒后的一曲《越人歌》,配合著扭曲乖張的詭異舞蹈,仿佛是靈魂的哭訴,聲音里的寂寞與愛毫無掩飾,蒼白的畫面感讓人心底生出一股涼意。女生版的《越人歌》聽起來凄苦哀憐,青女看起來卻心如止水,恬靜淡雅,因為她清澈的眼中唯有所愛,別無他想。強權(quán)政治,鉤心斗角皆與她無關(guān),她只想默默陪在無鸞身邊,此刻她像落入凡間的精靈,純凈無瑕。
此曲一開始是人聲清唱著直接進入,配樂只采用了古琴相輔,用按弦的演奏技巧輕輕撥彈進行點綴,撩拂而過的古琴之音,隨意幾筆、輕輕撥彈整個音樂畫面顯得空靈寥落,如山巒身側(cè)的絲絲煙云,像在一片平靜的湖面斜投一枚小石子,泛起陣陣小小的漣漪,這個配器聽起來好像似有若無,實則放大歌曲的蒼涼寂寞之感,與人聲相得益彰,綿延不絕。周迅演唱的《越人歌》是青女為緬懷太子而唱的,是青女飲下毒酒將死之時忍著劇痛茍延殘喘帶著嘶啞嗓音的悲愴絕唱。演唱時吸氣明顯,呼氣冗長,完美契合了電影與音樂的意境?!敖裣蜗Α奔儼硕鹊拇筇?,跨度巨大,似青女聚集力量奮力一搏的掙扎。曲終人散,只留下青女為愛守護的無望與失落。整曲沒有過多花哨的炫技,簡單卻直擊人心,周迅本色自然的演繹,將青女個人單純美好的形象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整首歌曲的高潮部分,也就是結(jié)尾處,青女明知酒中有毒卻還要將毒酒飲下,低沉帶著嘶啞的聲音中充滿了對吳鸞的留戀與絕望的愛,可是在最后她毒發(fā)即將逝去之時卻得到了吳鸞一句“有了你,我便不寂寞”的回答,這讓青女走時不帶遺憾。青女為愛情甘愿放棄一切,卻成為了權(quán)勢斗爭的犧牲品。
在《夜宴》的原聲大碟上,周版的《越人歌》后面標注了一個小標題,名作:寂寞。也是映襯青女一心一意為愛付出,可是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無力感、凄涼感。在搜索《越人歌》時,網(wǎng)上一段話讓我難以忘懷:“你是這般金貴之身,我卻如螻蟻忙碌其生;縱使千般喜愛皆成真,也不抵現(xiàn)實殘忍?!?/p>
三、《我用所有報答愛》
《夜宴》的另一主題曲《我用所有報答愛》也是撐起這部鴻篇巨作的又一砝碼,它變奏的靈活使用,使得音樂形象更為鮮明生動。比如婉后對無鸞道明真相的那一場戲,音樂的流轉(zhuǎn)好像為這對迫于現(xiàn)實不得不分開的愛人的嘆息,為他們的深情相擁營造氛圍,而最后,無鸞好似突然清醒,推開了婉后,音樂在這時也適時停止。婉后在那一瞬間明白,她與無鸞之間橫亙了無數(shù)的阻礙,這一巨大鴻溝他們無論如何也跨越不了。依靠任何人也不如自己變得強大,婉后猩紅的眼里除了憤怒之外,還有一種叫“欲望”的東西正在悄然滋長。在影片結(jié)尾處,不知從何飛來的劍,刺穿了婉后的身體,音樂從四面八方涌來,鉆進人的心底,抓得心臟刺刺的疼。婉后生來不凡,原本可以在后宮錦衣玉食、相夫教子過一生,然而命運從不眷顧他,她的一生是凄苦的,先是被迫嫁給心愛的人的父親,而后又被逼嫁給殺害自己丈夫的仇人,最后唯有以鮮血祭奠自己與日俱增的欲望。
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讓觀眾驚愕的同時,主題曲《我用所有報答愛》緩緩響起,張靚穎的語氣委婉,欲說還休,將心中的哀怨向世人娓娓道來。歌曲由糾結(jié)、掙扎的輕聲吟唱進入,第一段的副歌部分一直在傾訴、情感醞釀,比如“歲月”二字,采用了輕嘆式的演唱,訴說著女主在深宮圍墻中心中的萬般無奈,在第一個小高潮“風雨”過后,交響樂團的伴奏才集體出現(xiàn),氣勢恢宏,把旋律推向高潮,歌曲中采用了大量的流水式鋼琴琶音伴奏來形成主旋律,間奏是合唱團的人聲伴唱,與交響樂伴奏形成與主題十分貼切的音響效果。尾聲部分“風雨”的旋律漸漸進入了明朗化,演唱者的聲音不斷減弱,暗示著女主為了所追求的愛付出了,最后也升華了。一切終歸是一場夢,縱使有萬般無奈,唯有為愛而歌?!爸粸橐恢Ц瑁粸橐粓鰤?,只為一顆心,只為一滴淚”層層遞進,畫面層次感強烈,音樂情緒逐步疊加推進。張靚穎多用“氣聲”,“我用所有報答愛”之“用”字,“只為一支歌”之“為”字,用氣聲嘆出,具有空靈柔美之感,似愛而不得的低聲嘆息之聲,欲語還休的深情。第一段末句“風雨”如夜幕瞬間綻放的煙火,高音出現(xiàn)得炫目。
第二段再現(xiàn)升調(diào)后,音樂色彩也隨之變得強烈,與第一段想成鮮明的對比,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顯得整首歌曲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從純凈的女聲過渡到交響奏鳴曲,自然而隆重,將意境表達的酣暢淋漓?!澳:硕鞒稹敝岸鞒稹甭暰€驟收,再逐步打開,似吶喊酣暢淋漓。強與弱,失與得,動與靜,小愛與大愛,壓抑與釋放的拉扯和碰撞,音樂在其中衍生出鮮活的生命力?!皬拇瞬灰婏L雨”似吶喊,喊出心中所愛,心中所想。強大氣息的支撐,真聲的推動,將情感抒發(fā)得淋漓盡致?!爸粸橐活w心”之“一顆心”節(jié)奏采用的是三連音,“只為一滴淚”之“一滴”采用的是附點。在節(jié)奏中三連音和附點節(jié)奏型具有強大的推動力。張靚穎在歌曲中的聲線如同慢條斯理的吶喊,歌詞“只為一支歌”“只為一場夢”“只為一顆心”到“只為一滴淚”范圍由大到小,情感卻從細膩到大愛,利用一種反差使歌曲更豐富,緊扣劇情,描繪了國仇、家恨與凄美愛情,讓人心靈為之震撼,她用獨特的海豚聲線加以大氣磅礴的旋律線條如同海浪般一波又一波直擊人心。
影片完成了由揭露人性丑惡面到呼喚美好事物的偉大轉(zhuǎn)折。音樂以短短67個字展示了極強的敘事功能,升華了全片的主旨,道出戲中人物至終追尋的目的,除了永無止境的欲望之外,還有最真的愛。
結(jié)語
音樂可以呼喚過去,也可以憧憬未來; 它擁有那樣巨大的感染力,可以道出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寂寞,也可以將悲劇升華,由欲望的毀滅轉(zhuǎn)化為欲望的創(chuàng)造,最終引出愛的主題?!兑寡纭分黝}曲《越人歌》和《我用所有報答愛》增加了劇情的表現(xiàn)力,烘托了場景氛圍,起到了鋪墊和宣泄的作用,代替了話語,從而達到情景交融,把矛盾推向高潮,使整個故事得到藝術(shù)的升華,在《夜中宴》,音樂與電影的結(jié)合無疑是完美的。[4]
[參 考 文 獻]
[1] 薛蓮.析《夜宴》人性主題 品音樂無限魅力[J].電影文學(xué),2011(12):143—144.
[2] 靳娟.電影《夜宴》音樂特色研究[J].電影文學(xué),2012(23):129—130.
[3] 凌偉.淺議《夜宴》中的電影音樂——《越人歌》的運用[J].電影文學(xué),2008(09):155.
[4] 侯寶才.電影中音樂的情感鋪墊與宣泄——以《夜宴》為例[J].電影文學(xué),2009(13):128—129.
[5] 鄭由敏.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亦知——淺析譚盾于電影《夜宴》中的音樂創(chuàng)作[J].音樂創(chuàng)作,2014(10).
[6] 樓徐燕.《夜宴》配樂——譚盾制造的又一次聽覺盛宴[J].中國集體經(jīng)濟(下半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