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白云一再壓低。藍天透出些許神性的隱示。
藏地七月,冰川看緊寒涼,凍土搬動淺草。
佇立山頭的禿鷲,是雪山最為堅定的守護者。
海拔五千米之上:峰巒胸懷若谷。大地無限鋪展。經(jīng)幡用彩色的萌動,將生命的謎語數(shù)度點破。
奔跑中的火車,盡量調(diào)小音量。
在可可西里輕微顫動的脊背,幾只謹小慎微的藏羚羊,即將穿過沉默的鐵路橋,融入漸濃的暮色。
而火車的喘息與高海拔的風來回滾動,就像冥冥中伸出的一雙手——
一萬次地翻開經(jīng)卷。
一萬次地,將高原內(nèi)心的燈盞點亮。
陽光下,事物醒目,鐵軌并立。
三分鐘的???,無法說明愛是什么。比如一列火車轉瞬就會開走,一只小憩的麻雀迅速驚飛。
或許,一路追著海拔綻放的油菜花,情感相對恒定??墒牵磺薪k爛之美,都會在夏天結束。
那曲火車站的上午,陽光從車廂表面鋪展開來。
三個趕火車的藏族青年,臉上蓄滿光線的硬度。一位手持轉經(jīng)的婦人踟躕而行,向供奉于內(nèi)心的佛,小聲說出善良的言辭。
鐵軌靠著三分鐘的陰涼打盹。
正如藏匿于皮革的鋒芒,大地從不改變固有的內(nèi)心——
離天空近了一寸,透徹心扉的寒意就多一分。
摩肩接踵的人群,盡量屏息靜氣。
事實上,眾多凌亂腳步,未能完全卸下散淡浮塵。
大殿肅立。寧靜中的氣息,有著絳紅色的寬厚、淡然,一任浮生輕薄、來去匆匆。
酥油燈不溫不火。邊緣閃跳的,是伴生千年的光影。
與數(shù)不清的信徒一樣,添酥油的那位老人,先是用上萬次的虔誠跪拜,贖去肉身與內(nèi)心的原罪。
每一次,佛都用仁慈與肅穆,原諒了身不由己的人們。
蘆葦、蒿草、浮萍……
置身其中,會誤以為人在江南。
不同的是,這里的陽光更明媚,天空更蔚藍;遍地水草吐出的氧氣,更加滋養(yǎng)心肺。
城市在生長,喧囂日漸稠密。幸好,高原古城保留了這樣一方水土,為現(xiàn)代文明守住清潤的底線。
水在呢喃。植物在呼吸。浮游生物在徜徉。斑頭雁、黑頸鶴在自由飛翔。
口吐蓮花的藏族少女身邊——
百靈鳥歌聲悅耳,似在婉轉表達藏語的美。
熙來攘往的背影、面容,塞滿千米長街。
玉石,銀器,唐卡,香料……從不同國度到來的器物,帶著各自的口音和體溫。
去瑪吉阿米酒館小坐。將一身的疲憊,交給一杯濃香的酥油茶或青稞酒。
醉意微醺之際,陽光掀簾而入,就像等候中的美麗卓瑪,匆匆趕來與我相遇。
從酒館出來,已是傍晚時分。
而大街熱鬧依舊——
穿白袍的藏北,盤英雄結的康巴,滿眼新奇的內(nèi)地漢人……從四面八方朝圣而來的藏胞,開始沿著順時針方向轉經(jīng)。
行走在轉經(jīng)道上,隔著浮世繁華,我與他們之間,有一段遙不可及的距離。
青藏高原的玄機,跟著夏天的淺草,在風中搖曳。
神祇的光芒閃爍,樹葉輕微搖晃,遠處的雪峰欲言又止,上山的霧氣保持緩慢……
風過處,所有景象秘而不宣,像神的指間漏下蔚藍色的翻動。
高原之上,一撥又一撥浮世喧囂,從四面八方蔓延過來。
經(jīng)幡發(fā)出細密的響聲。而瑪尼堆兀自巋然,仿佛對身邊一切了然于心。
我相信,草的根部會有露水被驚擾、滴落,猶如雪山被迫交出經(jīng)年的秘密。
云層無聲浮動。在世界屋脊——
多少可愛的事物,擁懷著風吹不滅的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