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工作專業(yè)倫理是指導社工正確履行責任和義務并預防道德風險的行為規(guī)范。對社會工作實踐的指導作用和對社工的制約和影響上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社工常常處在各種矛盾關系之中,面對多元化的倫理困境,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作出艱難的倫理抉擇。因此,面對社會工作實踐的倫理困境,如何恰到好處的做出與此適應的正確的倫理抉擇,是值得我們探討的重要課題。
1 社會工作倫理的概念框架
曾經(jīng),美國的一個社會工作權威機構對社會工作倫理困境的定義是:“所謂倫理的困境是當專業(yè)核心價值中對專業(yè)人員要求的責任與義務發(fā)生相互沖突的情形,而社工作者必須決定何種價值要優(yōu)先考量。
“倫理問題在社會工作實踐中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的是價值的矛盾性和多元性——當社工面臨兩個或多個互相沖突的價值時,倫理困境就必然會產(chǎn)生,諸如公正與平等、服務效用與效率或能力與平等?!?/p>
倫理困境是帶有倫理特性的、發(fā)源于價值觀沖突的誘發(fā)倫理抉擇的、訴諸道德責任感的困難和問題。
2 通過案例分析倫理困境及抉擇
小明,5歲,身體虛弱,一天被送到醫(yī)院時滿身血跡,已喪失知覺。 小明父親說孩子是從二樓樓梯上滾下來摔的,經(jīng)過救治,小明雖脫離生命危險,但大腦受到嚴重損害無法恢復。他的父母在他就診期間只到醫(yī)院來匆匆看過他一眼就走了。 他的主治醫(yī)生將小明轉(zhuǎn)介給醫(yī)院社工L來處理。 社工L與小明媽媽了解情況時,發(fā)現(xiàn)小明媽媽和其丈夫正在接受某機構的婚姻家庭輔導課程。社工L找到了為他們做婚姻家庭輔導課程的社工M,想進一步了解小明父母的情況。當兩名社工見面時,社工M表示,因為他正在試圖與這個家庭建立專業(yè)關系,雖然他已經(jīng)意識到這個家庭可能存在虐待兒童事件,但具體虐待情況的程度不了解,怕建立關系受到影響,就沒向相關機構匯報。
在這種“案中案”的情況中,既要保護當事案主的信任,也要保護其家庭成員的安全, 在這個不確定的因素中,“尺度”的把握尤其重要。假如預計的傷害并沒有出現(xiàn),社工卻將案主的信息公開,那么案主就會對社工失去信任,而且也會給案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然而一旦社工沒有向有關部門匯報預計的傷害,當傷害真正發(fā)生時,社工就會因“玩忽職守”的罪名受到社會的譴責。
那么該怎么把握這個“度”的問題呢?社工應當用專業(yè)的經(jīng)驗作出恰當及時的判斷,或者采取在不透露服務對象隱私的情況下,與機構里的督導和同事談論這個案例。預估這個案例的所有可能性選擇以及采取措施,評估采取措施后產(chǎn)生的各種后果。挑選最符合邏輯也最合乎常理的進行實施。
3 應對倫理困境的措施
(一) 美國社工倫理守則相對權威
美國社工倫理守則的倫理標準包括:1、社工對服務對象的倫理責任(如對服務對象的自決權、承諾、隱私和保密、知情情況下授權等)2、社工和同事之間的倫理責任(如尊重、跨學科合作、保密等) ;3、社工對工作機構的倫理責任(如督導、咨詢、培訓、教育、服務評估等);4、社工自身的專業(yè)倫理責任(如能力、功勞歸屬等);5、社工對社工專業(yè)的倫理責任(如評估和研究、專業(yè)誠信等);6、社工對社會的倫理責任(如公眾參與、社會福利、社會和政治行動等)。
(二)社會工作價值序列
庫少雄的《社會工作實務》一書中提出了社會工作的價值序列:1、保護生命;2、維護獨立性、自主性和自由;3、營造平等的機會;4、提高生活質(zhì)量;5、保護每一個社會成員的隱私權;6、講真話,并開放所有的信息;7、根據(jù)自愿原則行動。社工要牢記這些價值序列,在遇到倫理困境時,排在價值序列前面的要優(yōu)先考慮。
(三)謝莒莎學者對社會工作倫理抉擇的原則闡述
社會工作的倫理抉擇應遵循以下五項道德原則:(1)自主性。 案主有自我決定的權利和自由。(2)無害性。社工在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時,要避免服務對象出現(xiàn)傷害和危險。(3)獲益性。專業(yè)社工提供的服務要不斷地促進服務對象適應文化和社會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不斷發(fā)展和成長。(4)公正性。對待服務對象一定要體現(xiàn)公平和公正,對待不同的服務對象要平等,社工和服務對象間也要平等。(5) 誠實性。社工要切實履行對服務對象的承諾。掌握了這些原則,能使社工在遇到倫理抉擇的困境時有所選擇。
4 走出兩難困境的實質(zhì):倫理抉擇
為保證社會工作中道德倫理問題、倫理困境順利解決,社工要遵循如下步驟:
1.首先要清楚所面臨的倫理問題和倫理困境,以及相互之間的利益關系,社工要全面搜集各類問題的相關資料,搞清楚哪些問題是與案例本身相關的,并清楚社工在倫理沖突起到的作用。
2.社工不僅要思考表面問題,更要找出其深層次的關系與問題,聯(lián)系其相關的利益和各方的需求,充分考慮方案的利弊,平衡各方關系。多次評估后開始實施。
3.在遇到復雜難控的情況下,社工要及時求助外部的資源,結合實際情況,做出最合理的抉擇。同時,社工還要對自身進行有效的保護,最后進行各方的評估,給出最恰當?shù)姆桨赣媱潯?/p>
4.要對案例的過程進行評估和檢測,檢測其案例活動過程中的有效性,并記錄整體信息及倫理信息,以保護和促進當事人的利益,也使社工在案例中獲得專業(yè)知識的快速的成長和發(fā)展。
5 結論
倫理困境的產(chǎn)生主要是因為倫理本身的相對性、情境間的復雜性以及個體間的差異性。倫理困境的情境存在多樣性的特點:一方面體現(xiàn)在客觀情況變化多樣。另一方面,社工與服務對象的價值觀念存在多元化。社工陷入困境時常以一般抉擇模式,來進行社會工作的倫理抉擇。這就要求社工本身要有一定的知識文化及經(jīng)驗,還要有一定的素養(yǎng)等。同時要有團隊意識,在進行棘手的案例中,協(xié)調(diào)整合多方資源,找到突破口。社工要解決倫理困境問題,就要熟練掌握相關的理論基礎知識,并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判斷,幫助案主,更好的提高服務質(zhì)量和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本土社會工作實務的倫理困境與倫理抉擇——基于上海青少年社會工作實踐的質(zhì)性研究[J].沈黎.社會工作.2012(02)
[2]社會工作價值沖突原因分析[J].王玉香.東岳論叢.2011(09)
[3]社會工作倫理困境及其解決方式[J].謝莒莎.社會工作下半月(理論).2009(06)
[4]西方社會工作倫理在中國本土化的探討[J].孫健.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3)
[5]社會工作中的倫理困境和價值沖突[J].江婭.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01)
[6]社會工作實務中的倫理困境[J].羅肖泉.廣西社會科學.2003(09)
作者簡介
李金玉(1986-),女,漢族,雙遼,學生/助理社工師,碩士,長春工業(yè)大學,老年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