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僅有的兩家市值超過30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騰訊和阿里巴巴的新一季財報中充滿了“閃亮”的數字。
2016/2017財年第四季度(2017年1月份到2017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團總收入同比增長60%,達到385.79億元,全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為1582.73億元,同比增長56%。2017年第一季度,騰訊總收入為495.52億元,同比增長55%。凈利潤為144.76億元,同比增長58%。以最新一季收入計算,兩家公司合計每天收入達9.8億元。
除了兩家“領頭羊”之外,京東首次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實現盈利,微博月活躍用戶達3.4億,超過推特成為全球用戶規(guī)模最大的獨立社交媒體公司,網易在線游戲業(yè)務單季收入首度超百億元……隨著信息消費的不斷擴大和深化,它們同樣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答卷。
在這些“缽滿盆盈”的真金白銀之外,各家互聯網公司新一季財報還透露了什么信息?又為我國消費升級和信息消費進一步擴大給出了怎樣的提示?
核心業(yè)務高速增長
中國互聯網公司靠什么賺錢?核心業(yè)務提供了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在騰訊方面,游戲、社交和廣告依然貢獻著收入的“大頭”。2017年第一季度,在騰訊接近500億元的營收中,增值服務占了71%,包括228億元的網絡游戲收入和123億元的社交網絡收入??紤]到社交網絡收入中包括游戲的虛擬道具收入,加上這一部分,網絡游戲一共為騰訊貢獻了270億元,網絡廣告收入則達到69億元。與此同時,微信也繼續(xù)攻城略地。
在阿里巴巴方面,作為核心業(yè)務的電商也依然保持高速增長。2016/2017財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團核心電商業(yè)務收入315.70億元,同比增長47%;全年收入同比增長45%至1338.80億元。阿里巴巴延續(xù)高速增長,創(chuàng)下自IPO以來最高季度收入增幅。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和網民規(guī)模增速放緩,中國互聯網產業(yè)已摸到市場“天花板”的說法不絕于耳。在此背景下,騰訊和阿里巴巴的核心業(yè)務如何保持高增速?
從財報數字和對財報的解讀來看,互聯網對傳統(tǒng)產業(yè)的滲透不斷深化,“互聯網+”正體現出蓬勃活力。騰訊方面表示,通過升級微信朋友圈基于位置服務的本地推廣廣告功能,廣告主可更精準定位附近的客戶,“該功能尤其受婚慶服務及家居裝飾等廣告主歡迎”。不久前,微信小程序還上線了“附近的小程序”功能,加速了微信連接線下入口的進程。
在阿里巴巴方面,新零售對商業(yè)模式的重構正在釋放能量。過去一年多時間,阿里先后投資布局銀泰、百聯、蘇寧和三江購物。自2015年8月份阿里和蘇寧開展戰(zhàn)略合作以來,雙方已按計劃在電商、物流和增值服務方面推動協同效應。在手機淘寶方面,個性化數據提升了消費者的高頻互動,帶動了活躍用戶尤其是移動端月度活躍用戶的強勁增長。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坦言:“由于線上規(guī)模和用戶、數據的優(yōu)勢,線下零售店對與阿里巴巴合作都非常感興趣,希望提高到店客流量,增加單位面積銷售額,將實體店的成本更好地應用到運營中來,提升營業(yè)額?!?/p>
消費升級同樣是中國互聯網產業(yè)保持增速的動力之一。網易財報顯示,體現網易增長勢能的郵箱、電商及其他業(yè)務,在網易考拉海購和網易嚴選高速增長的拉動下,在行業(yè)淡季實現63.2%的同比激增,該業(yè)務板塊2017年一季度凈收入達24.60億元。以網易考拉海購為例,其迅速發(fā)展體現了中國消費者對跨境電商的熱衷??祭Y彿矫姹硎?,除去此前已在德國、荷蘭、法國等地運營的海外倉,網易考拉海購年內還會在歐洲地區(qū)增設6個海外倉,進一步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新興業(yè)務尋求突破
盡管大方向保持不變,但新業(yè)務在兩家巨頭財報中也占據了不小的位置,技術優(yōu)勢也被視為未來攻城略地的關鍵。
阿里巴巴財報顯示,阿里云2016/2017財年營收達66.63億元。自2015/2016財年第一季度以來,阿里云已經連續(xù)8個季度保持超過100%的高速增長。財報還透露,阿里云用戶已經從互聯網企業(yè)拓展至大型企業(yè),覆蓋金融、媒體、零售、制造、能源、醫(yī)療等行業(yè)。
作為新零售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提升的科技增值服務在2016/2017財年第四季度中繼續(xù)得到加強。從2015年11月份起,阿里巴巴平臺開始應用人工智能,通過聊天機器人來處理海量消費者查詢。與此同時,阿里云的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也為醫(yī)療行業(yè)帶來了新的可能性。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表示:“阿里云現階段的首要目標是保持對新技術的投資,并將在亞洲市場的領先優(yōu)勢擴展至全球?!蹦壳埃⒗镌圃诿绹鞑?、美國東部、歐洲、中東、新加坡、香港等全球14個地域設有數十個飛天數據中心,覆蓋全球主要互聯網市場。
騰訊同樣對技術突破寄予厚望。數據顯示,其“其他業(yè)務”收入同比增長高達224%,這一業(yè)務主要受來自支付相關服務及云服務收入增加的推動。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騰訊將云計算看作公司整體業(yè)務發(fā)展的戰(zhàn)略篇章,提供相關基礎設施以支持更廣泛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建設和互聯網滲透。他還表示,騰訊將人工智能看作一種“核心能力”,“人工智能有潛力與騰訊現有業(yè)務建立更好聯系,提升受眾定位能力,幫助客戶基于社交圖譜鎖定合適的用戶。進一步開發(fā)人工智能將有利于騰訊核心業(yè)務發(fā)展,還能讓騰訊在未來挖掘新業(yè)務”。
目前,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這樣的新技術,也已開始為更多中國互聯網公司提供核心競爭力。
據搜狗財報顯示,在人工智能領域,搜狗深耕自然語言理解,應用于產品,并取得了堅實成績。在語音識別方面,搜狗手機輸入法目前的語音輸入日頻次已突破2.4億次,比一年前增長1倍以上。搜狗手機輸入法用戶較一年前增長了60%以上。2017年3月份,手機輸入法上線中譯英語音翻譯功能,用戶無需切換程序,便可實現在對話環(huán)境中的翻譯。搜狗CEO王小川表示:“目前搜狗的人工智能技術以自然語言處理為核心,在語言的基礎上做自然交互和知識計算。在這個體系下,搜狗會著力于翻譯、對話和問答等方向的技術創(chuàng)新,切實推進產品的落地。”
在百度方面,百度今年第一季度研發(fā)支出高達28.35億元,同比增長34.9%。百度CEO李彥宏表示:“我們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是一個長期行為,人工智能也已經在我們現有平臺上發(fā)揮出強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