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蕙特別強調,目前為止近視眼是不能治愈的,但是要控制近視發(fā)展。目前為止,國際上公認的控制近視發(fā)展的第一個選擇就是戶外活動,每天大于兩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第二是角膜塑形鏡和低濃度阿托品;第三是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閱讀習慣。一定要注意每個近視眼的孩子都要到醫(yī)院進行正規(guī)的驗光,要做散瞳。
戶外活動時既要“目”浴陽光,也要防止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因為紫外線傷眼比傷皮膚更厲害”,因此,遲蕙建議學生們在上午十點左右以及下午四點左右兩個時間段內活動,其他時間,尤其是中午陽光最足時不要安排太多的戶外運動,如果必須在這個時間段完成,就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比如配戴太陽鏡、遮陽帽等,以免眼睛受到太多的傷害。
“預防近視的發(fā)展首先要有一個很好的閱讀習慣,比如正確的姿勢,合適的閱讀距離、閱讀光線,還要注意眼睛經常遠眺。”遲蕙指出,學生要做到“三cyT2xfYIpXVFsO1hC5nLP6vKpeevf0GB7zQjWCBrs2M=個一”。第一個就是做到握筆一定要一寸,筆尖到手指是一寸的距離。如果握得很低,開始寫字的時候,手就會擋著視線,所以歪著看,歪著看會導致雙眼視力不一樣。第二是胸口離桌子要有一拳遠,不能靠著,不能斜著。第三是眼睛到紙的距離是一尺。這三點看似簡單,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遲蕙希望家長、孩子共同努力,把外界因素對眼睛的傷害控制得越低越好。
因此,專家一致認為,中國近視眼防控任重道遠,青少年近視眼防控必須建立綜合防控體系,需要全社會參與青少年近視眼的防控工作,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教育部門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以及家長的配合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