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課程簡介
微課程并不是一個孤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而是一個完整的教學系統(tǒng)。它不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截屏,而是圍繞某個知識點進行教學設計后開展的教學活動,微課程包括課堂教學的全部因素: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師生互動、教學資源等,將這些教學因素以高度凝練的方式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視頻即形成微課程。
微課程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以視頻為呈現(xiàn)方式;二是突顯微課程的“微”。這里的“微”是微小,碎片化,能讓學習者借助移動技術和設備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學習?!拔ⅰ笔俏⒄n程的靈魂,可從三個方面理解:一是資源容量較小,每集只針對一個知識點或一個具體問題;二是微課程教學時間短,一般在5-8分鐘以內,這種視頻時長符合學生的視頻駐留規(guī)律和學習認知特點,能讓學生在短暫的零碎時間中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而不會感到疲勞和注意力分散;三是微課程視頻形式生動活潑,趣味性強.
二、微課程的教學設計
Word文檔的排版是計算機基礎課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項目四—-項目投標書長文檔的制作是教學中的難點,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課堂的實際操作進行演示教學。在實際應用中,尤其大三學生在撰寫畢業(yè)論文時,很多學生對奇、偶頁頁眉頁腳的設置、目錄的生成存在很大的問題。。我們針對長文檔的設置中的知識點碎片化,分解成多個小的知識點,每一個小的知識點為一個微課選題,制作出一系列微課。教學設計包括確定教學目標與思路,確定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過程設計,撰寫腳本。制作腳本是對微課開發(fā)前的一個規(guī)劃,根據教學的內容和教學過程來進行腳本的編寫。腳本的編寫是把每一個知識點的表現(xiàn)方式,如畫面組成,出現(xiàn)順序,出現(xiàn)方式等進行具體的安排,為微視頻的制作提供最直接的依據。在腳本的設計中,要充分結合學科的特點及教學要求,以教學大綱的要求為基礎,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內容、畫面、配音配樂上要充分加入創(chuàng)意,迎合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三、微課程的實踐
1、視屏錄制
撰寫好腳本之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錄屏。錄屏就是用錄屏軟件對教學過程進行錄制。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安裝錄屏軟件Camtasia Studio,錄制時教師只需要將精心準備的腳本在屏幕上演示出來,選擇好錄制的視音頻格式,軟件就會全程錄制教師的屏幕操作和講解,整個過程操作簡單,方便易行。
2、后期加工
后期加工主要包括片頭、片尾、提示性畫面或音頻的插入。片頭主要是顯示標題、作者使用對象、所屬學科、教材、單元等信息,片尾主要是制作單位、人員鳴謝、日期等。提示性畫面或音頻的插入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用電腦或移動設備進行微型學習的學習者,由于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和學習時的隨意心理,往往參與度不是很高。所以在后期加工時,要加入督導環(huán)節(jié),借用鮮明的提示性畫面或警示性音頻素材,回籠學生的注意力,強調學習的重要內容。
3、進階練習的制作
進階練習是微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微課視頻配套,一般采用在線測試方式,用于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知識能力目標的掌握程度。進階練習與一般常模測試不同,是一種基于課程標準的查缺補漏學習過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微課視頻學習-練習-重復學習微課視頻-再練習。
四、總結
將微課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相結合,對我們教師和學生都存在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學生可以在課堂外通過微課實現(xiàn)自主學習,強化鞏固練習,從而達到最優(yōu)的學習效果,并能夠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xiàn)隨時隨地地學習。目前,微課仍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微課的設計、制作及應用會面臨很多挑戰(zhàn),這都需要思考研究以及長期的實踐積累經驗,同時也需要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進而制作出更多更優(yōu)質的微課資源。
(作者單位:湖南城建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