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應用文寫作》是財經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課,它以提高學生的財經應用文寫作水平為主要教學目的,因此,培養(yǎng)學生寫作財經應用文的技能技巧是本課程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一般說來,技能技巧是靠練出來的,怎么多練了也不能取得好效果呢?我認為,除了練得不科學不認真之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對例文的閱讀教學重視得不夠,影響了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以及感性經驗材料的積累,不能為技能技巧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常來看,寫作的技能技巧是靠練成的。怎么說財經應用文的寫作技能也自讀中來呢?對于這個問題,本人擬從教學的實際具體加以闡述。
一、研讀例文,發(fā)揮橋梁作用
所謂技能,是指運用知識和經驗順利完成某種任務的一種活動方式或智力活動方
式。要形成某種技能,必須要有相應的知識和經驗作為前提條件,如一個剛學寫字的小學生,他要形成寫字的技能,必須首先掌握筆順、筆劃的知識,并知道握筆和運筆的方法。財經應用文的寫作技能是一種智力技能,要形成這種技能,必須掌握這方面的有關寫作知識,積累一定的感性經驗。《財寫》固然要向學生傳授有關的寫作知識,但它是一門交叉的邊緣學科,內容涵蓋面廣,學生受知識結構的限制,對有關內容的理解較費力,不能較快地理解和消化,這樣就導致了學生不能較好地用有關的寫作基礎知識指導寫作實踐。特別應指出的是,就財經應用文本身來看,它除了具有一般應用文的特點之外,還有自身的特點。首先,它有很強的政策性。例如,簽訂經濟合同,一定要根據國家的政策、法規(guī)。在撰寫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過程中,必須以黨和國家的有關路線、方針、政策作為依據,才能正確評價企業(yè)的經濟活動,從而肯定成績,找出差距,明確方向。其次,財經應用文是以財經實踐活動為反映對象的,它還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在寫作中,它既涉及到大量的專業(yè)知識,又涉及到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經驗。正是因為財經應用文的專業(yè)性很強,就決定了它在語言上大量運用專業(yè)術語,如資金、資本、產量、產值、成本、利潤、購買力、市場占有率、銷售額、預算等等。教學實踐表明,學生不熟悉有關的政策法規(guī),缺乏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實際的業(yè)務經驗。這種狀況,是培養(yǎng)財經應用文寫作技能的最大障礙。就算勉強完成,也只是格式較完整正確,從內容上看,則生搬硬套,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財經應用文的寫作練習,如果長此以往,就會陷入非常尷尬的格式教學的境地,嚴重挫傷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技能的培養(yǎng)就無從談起了。因而,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克服相關的知識和經驗不足的問題,就成為《財寫》課教學培養(yǎng)技能的一個關鍵性問題。這個問題除了通過加強專業(yè)知識的教學和通過參加社會實踐加以解決以外,在《財寫》課上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導學生研讀例文。財經應用文例文,絕大多數都是財經實踐活動的產物,有很強的真實感。通過具體例文的研讀,不僅可以從中學到或鞏固一些專業(yè)知識,還可以了解別人是怎樣運用業(yè)務知識來解決有關問題的,可以開闊視野,間接積累運用專業(yè)知識處理實際事務的經驗,在某種程度上彌補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經驗的不足。
二、研讀例文,扎實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財經應用文寫作》課,其理論基礎知識較為抽象枯燥。如果沿用空對空的傳統(tǒng)教法去講授,往往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覺得索然無味,久而久之就失去學習的興趣。講者滔滔,學者昏昏,學習的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研讀例文,并結合例文精講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有了具體可感的例文,教師就可以靈活地運用多種的教學方法(如比較法、討論法、啟發(fā)點撥法等等)來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既可調整課堂節(jié)奏,活躍氣氛,又可以加快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進程,使之較為全面、準確,牢固地掌握有關的寫作理論知識,獲得成功的愉快體驗,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具體說來,例文教學的效率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以例促記,以例促寫,盡快提高財經應用文的寫作能力。
經驗表明,形象記憶比抽象記憶更為深刻長久。在《財經應用文寫作》學習中,例文相對于基礎理論知識而言,則要形象直觀得多,因而對例文的記憶相對來說也就是形象記憶。有時我們對有關文種的基礎理論知識早已忘了,但其例文仍能在格式、結構和主要內容等方面以較完整的印象保留在我們的腦海里,甚至依靠例文還能幫助我們總結或回憶起有關的理論基礎知識來。因而加強例文學習,可避免出現(xiàn)猴子掰包谷,邊學邊忘,最后空空如也的現(xiàn)象,為提高寫作能力打牢基礎。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相當一部分學生課外閱讀很少,更別說對財經應用文的閱讀了。財經應用文對他們來說是十分生疏的。大腦中不貯存一定數量的例文,在寫作練習時就沒有參照模仿的對象,無從著手。即使勉強為之,也寫不好。若學生認真研讀了例文,并把它深印在腦海里,以之作為參照模仿的對象來進行強化練筆,就會熟能生巧,形成較強的寫作技能。因此,引導學生研讀例文是非常必要的。學生頭腦中積累的各種例文,會對學生的寫作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例文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引起質的變化,使學生悟出范文的某些寫作技巧?!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有所悟就有所得,得而增能,寫作水平就不斷提高。筆者曾在教學中布置學生寫過一篇學習本課程的總結,許多學得較好的同學在總結學習經驗時都不約而同地講到了仔細研讀例文對學好這門課的重要作用。記得一位著名作家曾經說過:文章怎么寫,我說不出來,但讀的多了,也就學會了寫。這也正好給我們的《財寫》例文閱讀教學作出了有益的啟示。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若能恰當地引導學生研讀例文,則起到的效果更加明顯。從目前來看,在有關《財經應用文寫作》教材的例文中,正面的范文較多,而供學生分析為什么不應該那么寫的例文少之又少,同時由于教材改版更新較慢,很多例文相對陳舊,所以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對有關的例文作適當補充。若能找到最新而又在內容上涉及到當前的焦點和熱點問題的相關例文則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在組織有關行政公文的教學時,就找了一些真實的文件來供學生課堂研讀。例如在講通知、函、報告這些公文時,就利用網絡的官方門戶網站分別找了當地省、州或有關縣市人民政府的一系列最新的官方文件。這些文件由于非常真實,涉及的內容又是學生較熟悉和關心的,學生非常樂于研讀,教師在引導研讀時,只要適當地補充有關的寫作背景、寫作目的,他們就能認真鉆研,并領會這些文件在寫作的技法、方法、語言運用等方面的特點,取得了舉一返三,觸類旁通的效果。有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寫而不應該那樣寫,我還從往屆學生習作或《應用文詳析》等參考書找來一些失敗的例文幫助學生對比研讀,使學生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從而在實際寫作中減少失誤。
教學實踐充分表明,研讀例文是較快提高財經應用文寫作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我們不可忽視。
(二)以例文作依托,啟發(fā)思維,增強思維能力。
文章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在反映客觀事物時,由于思維能力不同,運用的思維方法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也就有很大差異,因而文章的水平也有高低之分。從這個角度來看,寫作與思維是密切相關的。要提高寫作技能,離不開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培養(yǎng)思維能力,也可以通過研讀別人的文章進行。因為文章是思維成果的載體,我們可以通過研讀別人的文章,去追溯別人的思維過程,學習別人的思維方法,從而培養(yǎng)思維能力。財經應用文,主要是運用抽象思維進行寫作,通過研讀財經應用文,我們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增強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引導學生認真研讀例文,才能在《財寫》課中將思維訓練落到實處,避免簡單的格式化教學。通過例文的研讀,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就會在財經應用文寫作的教學中做到常教常新,突破應用文程式性的特點對教學的束縛和負面影響,學生也就會興味盎然,學有所得,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以進一步發(fā)展,從而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能靈活思考,寫出有針對性、實用性的應用文來,適應實際工作解決具體問題的需要。反之,如《財寫》課只重視對基礎理論的闡述和講解,而忽視例文的研讀,學生的思維就不能得到良好的鍛煉和發(fā)展。例如,就《財寫》教材中的行政公文來說,其正文部分的內在結構模式由憑(目的、依據)、事(事項)、斷(要求、結論)、析(分析、解釋)等要素構成。我們在講每種公文時,若都反復空洞地講其正文開頭寫依據、目的,而不結合具體的例文內容去講它寫什么樣的目的、依據,為什么要寫這樣的目的、依據,就不能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實際進行思維,就不能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他們今后面對實際問題進行寫作時,就會感到無所適從。
(三)以例文作范本,學習語言,培養(yǎng)平實、準確、簡明的書面表達能力。
財經應用文是財經領域中用來溝通信息、交流經驗、處理事務的文書,它運用的語體是事務語體,在語言的運用上有其不同于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的特點,不論是遣詞,還是造句,都有嚴格的要求??傊笳Z言平實、準確、簡明。我們經常引導學生研讀例文,可以使學生結合具體的語境理解、積累財經應用文常用的詞語、句式,掌握敘述、說明、議論等表達方式的靈活運用,形成財經應用文的良好語感,把握事務語體的特點,從而在寫作財經應用文時,更好地使用語言工具來反映財經實踐活動。事實證明,對財經例文研讀得多的同學,在具體寫作時,駕馭語言的能力遠遠強于讀得少的同學。
三、研讀例文,學習閱讀的技能技巧,養(yǎng)成研讀財經應用文的興趣和習慣
財經應用文是應用文的一種,有其約定俗成的寫作程式,在特定的格式里,什么內容寫在什么地方都是相對固定的,作者在正文的寫作中要按一定的思路來安排內容層次。再從具體的表達上來看,它又常常用撮要句提煉一部分內容的要點,“立片言以居要”。這樣,就為我們閱讀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就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地運用精讀、略讀、速讀等等閱讀技法,使學生掌握閱讀的技能技巧,培養(yǎng)學生閱讀財經應用文的能力,為今后在工作中更好地閱讀財經應用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經常研讀財經例文,理解力增強,其他方面的收獲也會越來越多,這樣,就自然容易產生閱讀的興趣,并自覺堅持閱讀,長期如此,就形成了閱讀的習慣。有了閱讀的興趣習慣,一旦在報刊雜志上發(fā)現(xiàn)好的財經應用文,如市場調查報告、經濟預測報告、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等等,就會認真研讀,從而不斷鞏固所學的知識,吸收新知識,使自身的知識結構更加合理,認識不斷提高,寫作素質和能力也就日益增強。經過長期的“修行”,過硬的寫作本領就可以練成。
(作者單位:黔南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