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學英語,語言輸出的問題一直沒解決好。原因有很多,比如說過于注重機械輸入,沒有語言環(huán)境、沒有良好的輸出渠道等等。追究起來,教學中沒有創(chuàng)設有效的學用情境是學生語言輸出能力差的重要原因。要優(yōu)化學生的語言輸出,就要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
一、有效教學情境的理想境界
新課標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也就是說讓學生達到“能做某事”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一堂課上得好不好,學生學得好不好,最終要看學生能不能用所學的語言去完成相關的事情。要做事就離不開生活,離不開真實的情境。而我們的課堂只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不可能涵蓋生活的全部。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在英語課堂中去創(chuàng)設情境,把生活場景搬到課堂上來,不能照搬也要盡可能地模擬出來,再現出來。課堂上有了情境,學生也就有事可做了。要做事就離不開語言,可不會語言怎么辦?那就會想辦法去學。學會了語言就可以做事,在做事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能力,陶冶情操,生成智慧,也可以從中體驗到快樂,體驗到成功。這樣,學習語言本身這個時候已經不是學生的目的,參與活動,能夠做事、把事情做好才是他們所追求的,語言只是他們做事的工具。學習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學習。在做中學,在學中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其實就是我們英語教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的方法
1.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
愛做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游戲能給小學生帶來無盡的歡樂,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把英語教學活動變成一次游戲活動,讓學生沉浸到游戲的世界里。想參與游戲就會主動學習語言,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自然地運用語言,讓語言學習變得生動活潑,其樂無窮。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各種知識、各種技能的學習融入游戲中,把知識和趣味融在一起,使學生在玩中學習,在樂中生成語言能力。
2.模擬生活情境
語言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運用語言進行生活交際。幫助學生用真實的方式來應用所學的知識,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認識他們所學知識的意義和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尋找教學內容與生活的結合點,模擬較為真實的生活情境,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充分利用教學媒體和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營造一個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踐語言的環(huán)境,讓學生學會運用英語于真實的交際場景中,激發(fā)學生交際的欲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展現故事情境
生活和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是故事迷,聽故事、講故事、演故事是小學生特別愿意做的事。在英語教學中,通過展現故事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到學習活動中。在聽故事、讀故事的過程中輸入語言,在講故事、演故事的過程中自然輸出語言。故事教學是最為容易被兒童接受的教學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精心創(chuàng)設多種故事情境,讓學生在聽故事、講故事的同時,不知不覺地掌握英語。
曾聽過這樣一節(jié)四年級的英語課,該課教授的目標語言是詢問感覺的句型“What’s the matter? I’m…”以及表示感覺的形容詞“cold, hungry,thirsty,ill,tired,hot”。教師在教學中引入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找奶奶”這一故事情境,讓學生和小女孩一起經歷從“I’m cold.”、“I’m hungry.”、“I’m thirsty.”、“I’m ill.”到“I’m tired.”,再到夢見了奶奶和奶奶一起坐在火爐邊取暖,品嘗美味的食物時感覺到“I’m hot.”。學生們在這一故事情境中體驗、學習、建構新的語言知識,仿佛走進和小女孩一同找奶奶的童話故事中,帶著同情和關心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用英語詢問、表達感覺。最后,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在情境音樂的渲染下,運用英語的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情感得到了升華。
4.體驗文化情境
學習一門語言,不可能脫離這門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學習英語亦然。當教學英語文化時,教師除了直接向學生介紹以外,還應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文化習得環(huán)境,給學生提供更多接觸英語文化的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英語文化,并運用所學的英語進行交際,親自感受比較真實濃郁的文化氛圍。小學英語的文化體驗可以從小學生所熟悉的一些節(jié)日文化入手,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節(jié)日情境,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節(jié)日氛圍,學習節(jié)日文化,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每次教三年級的時候,我總會在萬圣節(jié)到來前,和同年級的老師一起把英語活動室布置起來,放好稻草人,擺上南瓜燈,掛上海盜服,備好各種動物面具,把10月31日的英語課就都安排在活動室來上。在Halloween的音樂聲中,把學生引進活動室。當學生在驚訝聲中坐定后,我穿上巫師服,夸張地用“Happy Halloween!”向學生問好。接著用大屏幕播放關于萬圣節(jié)的圖片介紹和視頻,讓學生了解萬圣節(jié)的由來和相關活動。然后讓學生分組學做南瓜燈,并一起玩咬蘋果的游戲。最后,讓學生每人選一個動物面具,向老師討糖果?!癟rick or treat?”的討糖聲和歡笑聲充滿整個活動室。這一天的英語課成為了學生最難忘的課,也讓學生更喜歡上英語課。
通過這節(jié)日文化氛圍的創(chuàng)設,不僅讓學生學習了文化知識,更是讓學生感受了英語的魅力,讓每一位學生都增強了學好英語的信心。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qū)外國語藝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