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信息化社會的我們,無論是學校還是企業(yè)均在不斷引入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對于中職學校而言,以往組織共青團活動時隨意性過強,無法真正發(fā)揮出共青團活動的作用,本文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基礎,對共青團員組織活動資源的制作原則以及途徑進行分析,以期發(fā)揮組織共青團活動的意義。
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部門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共青團活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共青活動的舉行的次數(shù)呈現(xiàn)增多趨勢。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共青活動展開卻并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好的,其會受到客觀或者主觀因素的影響,其資源的確定以及制作均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因此需要慎重選擇活動資源,以確保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對中職校學生共青團活動資源的制作原則進行分析
在中職學生對共青團活動進行制作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制作原則予以支持,防止制作成功的共青團活動資源偏離教育意義,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造成不良影響。具體的制作原則如下:
第一,確定活動資源的主題。在進行相關資源制作的過程中,首先應該確定其主題,即活動的指導思想,宗旨以及目的和要求,通過最凝練的概括以及精煉的表述,從而統(tǒng)領整個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且始終貫穿于共青團活動中。
第二,遵循積極向上的活動內容原則,在活動制作富哦成中,其內容主要整個活動主體部分,為了使活動更具有教育意義,其應該確定鮮活的主題,同時還應該選用恰當?shù)膬热菖c相關連續(xù)活動以進一步體現(xiàn)共青團的主題,讓活動達到預期效果。
第三,制作形式需要有主題與內容,其是整個共青團活動制作的載體,無論是多好的主體和活動內容,若是沒有合適的形式予以表現(xiàn)的話,則無法增加共青團活動的效果。
除遵循上述的活動制作原則之外,還應該對其他方面的內容進行思考與策劃和安排,其中包括團員以及時間等,需要注意的是將共青團活動中的主體意識調動出來,進而達到提升學生參加活動積極性的目的。對于活動時間的確定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驟,在什么時間開展什么樣的共青活動,而不同種類的活動則需要考慮時間的問題,而確定的地點則需要挑選同活動相吻合的恰當?shù)攸c。
二、中職校學生共青團活動資源的發(fā)展趨勢
其一,能夠進一步創(chuàng)新理念,樹立新的價值取向。思想一相都是行動的導向,處于信息化時代下的我們,做好共青團活動工作,首先應該解放思想,將新的觀念融入到組織活動中,樹立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的工作理念,同時也是順利開展共青團活動的首要任務。對于活動資源的來與途徑,一般可以從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尋找到思路,例如:各級共青團在五四青年節(jié)的幾天內開展“紀念建團87周年,五四運動90周年黨團知識競賽”活動,以增加學生對黨以及團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
其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拓寬了學生知識渠道的來源,同時也為學生了解社會以及整個世界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載體。為了進一步加大及教育力度,共青團可以在網上搜索關于先烈的事跡,并下載下來開展共青團活動。例如:開展“學雷鋒、樹新風”活動,可以組織志愿者到當?shù)氐母@?,為老爺爺和老奶奶帶去慰問,幫助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物,借助這一系列的特殊學校義務勞動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無私奉獻的精神。
其三,可以從在禁毒日以及等入手,開展共青團活動資源的制作。例如:在禁毒日可以組織團員進行主題黑板報的比賽,內容為毒品對人體的傷害,讓團員進行自由發(fā)言。又如在艾滋病日到來之際,組織學校舉辦相應的防艾活動,通過發(fā)放宣傳認識艾滋病危害等材料,以警示中職學生,同時可以進行簽名活動,在正確認識艾滋病的同時珍愛自己,傳播正能量。
三、中職校學生組織共青團活動的意義
在中職學校組織共青團活動,一方面是開展團工作的最基本方法,同時也是共青團完成各相關任務的重要途徑之一;另一方面通過組織共青團活動能夠有效促進廣大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課堂。
對于共青團而言,其應該是善于創(chuàng)造活動的一個組織。而豐富多彩的共青團活動能夠起到引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對其形成正確社會觀察結論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是培養(yǎng)其積極健康等思想意識的重要路徑與載體。通過不同的團活動能夠發(fā)揮各個學生的組織能動性,為許多中職學生提供了革新、創(chuàng)造的舞臺,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除此之外借助共青團活動的策劃與組織,可以達到張揚學生的個體個性,同時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能夠接受到團的思想引導,并且堅定理想的信念,為日后學生的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
結束語:
由本文可知,開展共青團活動需要具備主題、內容以及載體,進而有效發(fā)揮舉辦活動的意義,促進中職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本文系2016年江蘇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課題《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中職校學生班級共青團活動資源建設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2016-R-48268)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無錫技師學院(立信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