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剛剛從東方露出了笑臉,我和媽媽就來到九凰山的山腳。抬頭望去,山上樹木密密層層,就像綠色的海洋。
沿著石階走幾步,出現(xiàn)在你眼前的是一座古老的橋。這座橋看起來歷史非常悠久,上面爬滿了青苔。走上橋,橋的兩側(cè)有石欄,欄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綻開的荷花,大方展示自己的美;有的刻著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害羞地躲在荷葉后面不敢露出自己的臉……這座橋在風風雨雨中屹立了許多年。啊,這座橋可真是堅固呀!
再慢慢地往上走,滿目的樹映入眼簾。樹有高有矮,高的樹枝葉茂盛,像把撐開的大傘,矮的樹就比小草高一點點。不同的樹葉子各不相同,有的像水滴,有的像手掌,有的像小扇子,真有趣!一陣風吹來,樹葉“沙沙”地響,聲音時高時低,連綿起伏,真像是在彈奏一首美妙的鋼琴曲。
來到半山腰的平臺,最吸引我們眼球的是那一叢叢、一簇簇的蒲公英花。它們在微風中跳起了優(yōu)美的舞蹈。我摘下一朵,深吸一口氣,使勁一吹,“呼——”蒲公英的絨毛向四處飛散,飄落在花叢中,飄落在樹葉間,飄落在土壤中……我想:明年在花叢的土壤中會長出更多的蒲公英?;▍才缘目盏厣希夏耆嗽诖蛉?,青年人在吊單杠。孩子們有的在各種體育器材上大顯身手,有的在追逐玩耍,還有的在玩“捉迷藏”游戲呢!他們的笑聲在山中久久回蕩!
接著我和媽媽加速前進,不一會兒就到達了山頂。站在藍天下,我們大口大口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深深陶醉在九凰山的美景中。
【林老師的話】
這篇文章最大的特點就是采用“移步換景”的方法來寫?!皝淼缴侥_”“沿著石階走幾步”“再慢慢往上走”“來到半山腰”“到達山頂”,讀著這些句子,我們仿佛跟隨著小作者在攀登九凰山,隨著腳步的移動,眼前的景物也在不斷地變化。用這樣的方法來寫文章,非常有條理。在寫九凰山具體的美時,小作者的寫法也很有變化。在寫“橋”和“樹”時,抓住橋上的“青苔”、橋“欄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樹的“高”和“矮”、樹葉的“不同形狀”以及樹葉在風中發(fā)出的“沙沙”聲。寫出了細致的觀察和大膽的想象。在寫“半山腰的平臺”時,則重點寫了人們在這里的快樂活動,讓人感受山的美。
當然,文章也還有進步的空間,比如在第二自然段寫“橋”時,要想一想怎么集中語言寫出橋的古老和美麗,這段的最后兩句話可以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