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爽 葉國鳳
[摘要]骨肉瘤由成骨細胞、骨樣組織所組成,為起源于成骨組織的惡性腫瘤。治療為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需行大塊根治性切除,特別要強調器官切除的概念,以避免因管道或腔隙傳播而導致局部復發(fā)。2016年7月25日本科室收治一例上頜骨骨肉瘤術后復發(fā)的患者,在我科行左顱底、口咽、鼻腔、上下頜骨、眼眶惡性腫瘤擴大切除+眶內容物摘除+顳肌筋膜瓣轉移修復+顱底重建術,術后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患者恢復良好出院,現(xiàn)將護理報告如下。
[關鍵詞]上頜骨骨肉瘤;根治性切除;護理
1病例簡介
患者,女,45歲,因“骨肉瘤術后3年,復發(fā)2月”于2016年于7月25日收入院。查體:左側上頜竇術后缺如,口內可見,左側下牙齦、左側鼻腔可見新生物,質軟,有出血,壓痛(+-)?;颊咦髠妊矍蛲怀觯笱垡暳Σ患?,左眼眶有一瘺道與鼻腔相通,有膿性分泌物。患者既往于19年前,患“骨肉瘤”在他院行手術治療,于3年前復發(fā),在他院行“左上頜骨腫物擴大切除+左頸淋巴結清掃+左胸大肌皮瓣轉移修復術”治療。入院后完善各項術前檢查,因患者再次手術難度及風險極大,主治醫(yī)生召集全院進行了大討論,制定了手術方案,于2016年8月4日在全麻下行左顱底、口咽、鼻腔、上下頜骨、眼眶惡性腫瘤擴大切除+眶內容物摘除+顥肌筋膜瓣轉移修復+顱底重建術,術后轉入ICU,次日轉回普通病房。治療期間,嚴密檢測生命體征,觀察傷口出血情況,早期營養(yǎng)支持,加強呼吸道管理,做好心理支持,患者術后恢復良好,于8月22日出院。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
患頜面部惡性腫瘤對患者是一次強烈的身體和情感沖擊,患者術后面部畸形明顯,影響其以后的生活、社交。對治療與結果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感到生命是走到盡頭,極易引起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心緒不良表現(xiàn)。該患者手術意愿強烈,對病情知曉程度高,但因手術存在的風險大,患者對手術及預后存在焦慮、擔憂的情緒,缺少信心,平時話語少。從患者入院開始護士就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給予患者認同和鼓勵,用親切溫和的語言和真誠的態(tài)度主動與患者溝通,向患者及家屬耐心介紹治療方案、疾病預后及注意事項,正向引導患者,為患者及家屬樹立信心,解除患者的焦慮情緒;患者入睡困難時,遵醫(yī)囑給予安眠藥口服,保證患者充足的睡眠;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要求家屬24小時陪護,鼓勵家屬陪伴患者去醫(yī)院綠化區(qū)散步,放松心情?;颊咄ㄟ^護士及醫(yī)生耐心的溝通和不斷的鼓勵,逐漸對手術有了信心,正向思考接下來的治療和今后的生活,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手術,更樂于與家屬及醫(yī)護交流,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2.1.2術前準備
營養(yǎng)支持: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易消化飲食,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及術后恢復能力;表達方式的訓練:患者術后不能用語言表達意愿,備好方便書寫又能多次利用的兒童磁性寫字板,以便術后利用書寫形式表達自己的意愿;清潔口腔:術晨用0.5%pvp碘消毒口腔。
2.2術后護理
(1)嚴密觀察患者傷口有無滲血,保持靜脈通暢,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若有出血,及時告知醫(yī)生。
(2)保持呼吸道通暢:該患者行氣管切開,按氣管切開術后護理:生理鹽水5ml/h持續(xù)氣道濕化,51/min氣切處吸氧,按需吸痰,生理鹽水氧氣霧化bid。術后7天更換金屬套管并試堵管,觀察48小時,患者無胸悶不適,痰液可經口腔咳出,拔除氣管套管,患者呼吸平穩(wěn)。
(3)早期營養(yǎng)支持:張興安、譚小堯等人研究結果表明,早期營養(yǎng)支持能有效提高口腔惡性腫瘤患者術后營養(yǎng)狀況及免疫功能,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嘲患者術后不能經口進食,予留置胃管,鼻飼流質。因行上頜骨及鼻腔切除,鼻中隔部分缺損,為防止傷口出血、保證胃管插入順利,我們選擇經口留置胃管,插管過程順利。因食堂提供的流質營養(yǎng)有限,醫(yī)生開予安素營養(yǎng)粉,并指導家屬提供高蛋白、高熱量的流質。至8月22日出院時患者體重及BMI指數(shù)較術前變化不明顯,電解質及血生化指標無明顯異常,拔除胃管,經口進食流質,無嗆咳不適。
(4)口腔護理:給予個體化口腔護理,王新蘭,張志秀等人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個體化的口腔護理方法后,明顯降低了口臭、口腔炎、真菌感染等的發(fā)生率,且患者感覺舒適。該患者每天予兩次生理鹽水棉棒擦洗口腔,配合濃替硝唑漱口水含漱,清潔效果患者滿意,未出現(xiàn)感染。
(5)安全護理:患者術后左眼摘除,對視物造成影響,增加了墜床、跌倒的風險?;颊吲P床休息時,予雙護欄保護,定期翻身,防止皮膚長時間受壓;囑患者穿防滑鞋,保持地面干燥,把患者生活用品放于易取之處,給予相應的生活協(xié)助。
3小結
上頜骨骨肉瘤惡性程度高,手術范圍廣,對患者生理心理均有較大影響。護理上注意傷口觀察、保持氣道通暢及口腔清潔、早期營養(yǎng)支持、做好心理護理及生活協(xié)助,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