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蘭花
摘 要:在外語教學中,“說”的作用十分重要,不僅可以讓學生提升外語運用能力,而且學生發(fā)音標準性也可有效提升。韓國語作為外語的一種,在其基礎教學中應同樣重視“說”的教學,以達到教學目的,本文在分析標準發(fā)音在基礎韓國語教學中作用的基礎上,探討了以發(fā)音為主的基礎韓國語教學方法,為基礎韓國語實際教學的開展提供參考,促進教學質量的升高。
關鍵詞:發(fā)音;基礎韓國語教學;方法
前言
現代外語教學中,對口語訓練、說能力的培養(yǎng)越來越注重,以能有效地提升實際運用外語的能力,實現外語教學的目的。對于基礎韓國語教學來說,更應重視“說”的培養(yǎng),避免母語負遷移影響的產生,保證學生能夠標準地說出韓國語,有效地跨越到會說階段中,為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實的基礎。鑒于“說”的重要作用中,基礎韓國語教學中必然要以訓練學生的發(fā)音為主。
一、 基礎韓國語教學中發(fā)音標準的作用
(一) 提升讀的能力
韓國語實踐中,第一步即為讀,一個單詞給出后,應先能將其準確地讀出來,之后再準確地理解該單詞的含義,但從實際教學情況看,仍有一部分學生無法讀出,或無法標準地讀出,這與學生發(fā)音不標準等因素密切相關,而在教學期間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標準發(fā)音后,有利于學生標準地讀出各個韓國語單詞,連詞成句,進而提升自身的韓國語閱讀能力。
(二) 提升聽的能力
教學期間,當教師讀出韓國語時,部分學生會表示聽不懂,而利用課件展示后,學生會出現恍然大悟的表情,因為學生是比較熟悉或掌握教師讀出的韓國語的,那么造成學生聽不懂的根本原因即為自身發(fā)音不標準,記憶單詞時,受到發(fā)音不標準的影響,不僅不能聽懂別人,別人也無法聽懂自身,出現韓國語交流障礙。相反,學生若能掌握單詞標準的發(fā)音,教師讀出后,學生立即就可以反映出單詞的含義,便于教學的有效開展,而且學生聽韓國語的能力也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三) 提升交際能力
之所以進行韓國語教學,除了讓學生掌握相應的韓國語知識外,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利用韓國語交流,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相關問題。學生利用韓國語交流過程中,只有標準、流暢地說出韓國語,才能將自己的思想與意圖充分地表達出來,而且對方在聽完學生表述后,能夠準確地理解學生所表達的含義,順利地完成交流,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的提升,實現最終的教學目的。
二、 以發(fā)音為主的基礎韓國語教學方法
(一) 確保發(fā)音階段的課時長度
在韓國語教學中,基礎教學的開展可有效地奠定學生有效學習韓國語的基礎,因此,發(fā)音教學期間,教師應讓學生知道發(fā)各種音時舌頭的位置,并親自演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掌握正確的發(fā)音技巧,并避免韓國語中的某些發(fā)音混淆漢語。此外,教師還可以采用播放視頻的方式,立體地展示出標準發(fā)音技巧,降低發(fā)音技巧理解時的抽象程度。韓國語學習過程中,發(fā)音階段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應投入比較多的時間,通過反復練習的開展,保證學生能夠標準地發(fā)音。大一階段時,基礎韓國語課程每周共設置10節(jié),每節(jié)課時長50min,需歷經4周完成發(fā)音階段的學習,即40課時,經40課時的學習之后,學生韓國語的讀音基本比較標準,而且對變音規(guī)則也能夠較為熟練的掌握。若未能以充足的時間開展發(fā)音階段教學,不僅會影響學生發(fā)音的準確性,而且以后各階段的學習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在后期教學中需要教師花費較多的時間對學生的發(fā)音做出糾正,導致教學進度受到極大的影響,而且相關的教學內容可能無法完成,不利于學生掌握完整的韓國語知識,進而影響實際運用情況。
(二) 基礎教學階段不倡導學生背誦課文
外語教學中,背誦課文是比較常見的現象,通過背誦,促進學生語感的增強,有利于學生更為深入的理解語法,提升教學效果,但對于基礎韓國語教學來說,背誦課文的做法并不提倡使用。原因包含兩個方面:第一,韓國語教學與母語教學并不相同,母語教學期間,多數名篇名作均需要背誦,例如孟子的文章、李白與杜甫詩篇等,背誦之后,學生文化水平得到切實的提升,而且學生能夠有效地了解、理解本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但韓國語教學屬于新接觸的事物,學生并不具備背誦的基礎,背誦一味的開展之后,反而可能影響韓國語的發(fā)音效果及教學效果;第二,韓國語教學與英語教學并不相同,因英語屬于全球范圍內通用的語言,因此,英語通常被稱之為“大語種”,與英語相比,韓國語的使用范圍相對較小,屬于“小語種”,同時,學生進入大學之前,英語教學已經開展多年,起點水平比較高,但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基本未接觸韓國語的學習,起點比較低,如果剛開始學習就背誦,發(fā)音標準性的關卡比較難以突破,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谏鲜鰞蓚€方面的原因,并不提倡在基礎教學階段讓學生背誦課文,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基礎韓國語學習中,準確地掌握各單詞的發(fā)音為重點學習目標,并引導學生仔細地、慢慢地熟讀每個單詞,了解單詞的發(fā)音技巧,從而形成正確的發(fā)音,奠定后續(xù)學習的扎實基礎。
(三) 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入手進行語音教學
外語學習中,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即為興趣,當學生具有濃厚的興趣時,可調動其學習外語的積極性,相反,學生若興趣缺失,會喪失外語學習的動力。所謂興趣,是指開展某項活動或探究某種事物時的積極傾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先進行示范性地講解,隨后讓學生模仿性地練習,且練習需要反復的進行,語音階段教學完成后,教師可將多種方式適當地引入教學當中,例如使用學生耳熟能詳的韓國歌曲,讓學生邊聽邊學習韓國語的發(fā)音,促使學生逐漸地形成標準的發(fā)音。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其文化可通過影視音樂反映出來,而語言與文化之間密不可分,語言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對語言對象的文化背景并不了解,語言的學習效果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近年來,韓國的流行文化不斷地掀起各種“韓流”,其所制作的影視作品、文化作品等受到我國很多學生的歡迎,而喜愛韓國的影星也成為部分學生學習韓國語的主要原因。教師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地利用學生的此種心理,通過恰當地引導,讓學生將對韓國的喜愛轉移至韓國語的學習當中,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
(四) 充分利用韓國歌曲教學
基礎韓國語教學過程中,電視節(jié)目、電影、音樂等均屬于比較好的教學輔助資料,但如果選用韓國電視節(jié)目、電影等,對于初學韓國語的學生來說,對白具有過大的難度,而且劇本比較難以找到,因此并不適合教師選用。實際上,歌曲為比較適合的選擇,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選擇使用的歌曲,之后將歌詞打印出來,發(fā)放給每名學生,邊播放歌曲,邊讓學生跟著學習韓國語發(fā)音,此種方式既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逐漸地形成標準的韓國語發(fā)音,一舉兩得。教師在具體選擇使用教學的韓國歌曲時,應遵循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則:第一,歌曲內容健康;第二,歌詞優(yōu)美、舒緩,且具有清晰的發(fā)音;第三,歌曲中的時代氣息應比較濃,并廣受大學生群體歡迎。另外,教師發(fā)音教學中利用歌曲時,還應注意,部分歌手會個性化處理某些發(fā)音,以使歌曲情感抒發(fā)適當,此時的發(fā)音并非是標準的,應讓學生理解此種變化的原因,避免學生隨意模仿。
結論
基礎韓國語教學過程中,發(fā)音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在充分認知的基礎上,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正視發(fā)音教學,并激發(fā)出學生發(fā)音學習的積極性,促進發(fā)音教學效果的提升,使學生準確的掌握單詞發(fā)音,實現教學目的,為日后韓國語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有效地提高韓國語表達與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新建,馬會霞.韓國語基礎漢字詞的特點[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02):103-107.
[2] 馬香閣.基礎韓國語教學改革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8):216-217.
[3] 王秀偉.“以學生為中心”的基礎韓國語教學模式改革[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07):170-171.
[4] 李海燕.試論如何通過基礎韓國語課程改革培養(yǎng)大學生語言應用能力[J].亞太教育,2016,(29):14.
[5] 池美英.對韓國語初級詞匯的統(tǒng)計研究——以《基礎韓國語》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2):143-144.
[6] 胡翠月.漢語對中國學生習得韓國語發(fā)音的負遷移研究[J].昆明學院學報,2015,(04):129-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