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峰
摘 要:好的作文教學應該擁有足夠多的方法與策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保持作文教學思維清晰、思想開闊,老師也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積蓄新力量。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閱讀;思考;技巧
對于作文教學,不少中學語文老師一直深感困惑,也一直在思索與探索。如何才能有效地開展作文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
一、 閱讀是基礎(chǔ)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睆V泛的閱讀,是提升見識、促進寫作的有效措施。
葉圣陶先生的長子葉至善先生曾說,在他小時候,葉老要求子女每天要讀些書,每天要寫點文字。具體寫什么,沒有加以限制。花草蟲魚,路徑山巒,聽人唱戲,看人相罵……均可收于筆下。
學寫作文必須大量閱讀。讀書是寫作的基礎(chǔ),讀書是一種積累,通過讀書才能吸收心得養(yǎng)分。每周我會用一節(jié)語文課讓學生進行閱讀,推薦學生閱讀《紅樓夢》《目送》《孩子,你慢慢來》《傲慢與偏見》等中外作品,并要求學生每周課下花點時間進行閱讀與摘抄。寒暑假也要求學生選讀經(jīng)典名著和其他優(yōu)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并寫兩篇讀書筆記。
二、 我思故我在
要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習慣。閱讀、辯論、演講、觀察生活等等,都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從而鍛煉思維能力。每天課前我讓學生進行三分鐘演講,讓學生關(guān)注時事,培養(yǎng)學生思考與評論時事的能力。每個學期我也會組織學生進行辯論賽,辯題有“長生不老是不是一件好事”等,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每周的周記里,學生也記載了自己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一個學生在周記里提到對生活中暴力事件的思考:“我們得學會寬容。有時別人或許只是不小心做了一件惹你不高興的事,如果你不管不顧想要還回去,想讓自己心里高興,可能反而會引起新的爭端,會讓自己更加不高興,所以不如學會寬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p>
三、 掌握考場作文技巧
周記可以自由發(fā)揮,考場作文還是需要把握一定技巧:如審題。
(一) 審題準確,切合題意是考場作文的首要要求。如果作文一旦判為偏離題意或立意不當,最多只能得10多分。因此,審題準確,切合題意是寫作必須走好的關(guān)鍵的前兩步。
我的做法是先按作文的類型讓學生看中考作文原題,進行審題練習。然后給出題目,讓學生寫,再師生共同評價文章優(yōu)劣,然后修改。最后,再做同類型的模擬試題。
(二) 由表及里,立意深刻。
作文要立意深刻,就不可流于表面,不可就事論事,而要深入本質(zhì)進行分析。
1. 由表及里,深入挖掘。
由表及里,深掘文題是指文章在立意上層層深入,寫作時注意挖掘出事情蘊涵的思想內(nèi)涵。我的一個學生由住院的感受而寫到對生命的感悟:“世界上多少美好的事物不斷變化著,就像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浩渺星空,可當病魔來臨時,總會將其中的點點星光無情掐滅。而我期望未來的某一天,這美好的世界,將會是病魔所觸及不到的地方,永再無病魔的困擾,生命之光永恒……”
2. 關(guān)注生活,立足高遠。
好的文章往往離不開立意高遠。文章立意高遠,需要作者有博大的胸懷,用長遠的目光去看待生活。由個人到集體到國家,立意要對現(xiàn)實社會的關(guān)注,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 辯證思考,富有理性。
作者要辯證地思考,用全面的、發(fā)展的、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事物。一個學生在作文《讓后半輩子停下來》中的觀點就有思辨色彩。文章指出:“一個人會掙錢并不是件壞事,而是件好事。這能說明這個人驅(qū)動性能好,有能力開快車。但在快車飛速疾馳之際,我們的心不能跟著它一起飄飄然起來。讓后半輩子停下來,停下對金錢、權(quán)利、地位的過多欲望,去感受生活,呵護友誼,體味親情。這是一種豁達,也是對物質(zhì)生活追求的一種制動。”作者能辯證地看待問題,體現(xiàn)了開闊的思維和深刻的見解。
(三) 文貴創(chuàng)新,不落俗套。
文章忌諱千篇一律,立意新穎尤其重要。這就要求考生能察他人之未察,悟
他人之未悟。
1. 見解獨到,不同凡響。
作文立意最忌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庸俗的文章往往會使閱卷老師心生厭倦。在符合題意的基礎(chǔ)上,考生可放棄大家都寫的第一立意與第二立意,選擇第三立意,不落俗套,從而博得閱卷老師的青睞。如:一個學生的作文《聞聲識校園》,在大家都千篇一律寫陽光校園中經(jīng)歷的人與事時,她卻從聲音的角度寫校園,“聲音是個很美妙的東西,它無形卻又有形;摸不著卻又看得透;不懂它卻又能引起我們的共鳴。也許這就是聲音的魅力,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有人說,聞香識美人,所以香水是美人的標志; 而聞聲識校園,那么聲音就是校園的標志! ”
2. 反彈琵琶,觀點新穎。
學會逆向思維,在材料沒有明顯感情傾向的情況下,敢于逆向思考,大膽設(shè)想。但要注意不是所有材料作文都可“反彈琵琶”。
一學生的作文《當東施遇上西施》是一篇反彈琵琶的佳作。文中指出“雖然東施沒有西施的美貌,雖然東施只是一粒小小的塵埃,但她也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給這個世界帶來溫暖和美好。我相信,世界不僅因為西施而美麗,也更因為東施而驕傲!”這篇議論文在材料許可的情況下,大膽采用反向立意,具有一定感染力。
此外,還可有序地進行結(jié)構(gòu)、語言等其他方面作文技巧的指導,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四、 贊美與鼓勵。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育不在于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作文教學,首先要喚醒學生對寫作的熱情,讓學生樂意寫。贊美與鼓勵則是喚起學生寫作熱情的有效方法。
記得我的一個已經(jīng)畢業(yè)邁入大學校門的學生曾說:我是他最喜歡的語文老師,我對他作文的贊美,讓他對寫作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美國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老師提出的建議之一是:“應鼓勵學生對各種目的的寫作充滿信心,建立自己鮮明的且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寫作風格,意識到對所寫內(nèi)容認真投入的重要性?!彼?,我欣賞不同風格的學生作文,每周學生寫的作文,我都會認真及時地批改,找出每個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并在作文課上表揚誦讀。作文講評不宜把戰(zhàn)線拉得太長,否則就違背了及時反饋的原則,也很難談得上高效。
“好的教育是用50個辦法教育1個孩子;壞的教育是用1個辦法教育50個孩子?!蓖瑯拥?,好的作文教學應該擁有足夠多的方法與策略?!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保持作文教學思維清晰、思想開闊,老師也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積蓄新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