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壘
摘 要:新課程改革目標是教學要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學生從 “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要實現(xiàn)改革的目標,需要一些可行的平臺來支撐,“樂學平臺”就是其中一個,在長久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筆者覺得三個因素可促進學生的“樂學平臺”的構建:動機、興趣、成敗。
關鍵詞:物理教學;樂學;動機;興趣;成敗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課程實施過于強調(diào)接受學習、機械訓練的舊狀有所改變,但新的教學模式還是服務著“應試教育”,而“倡導學生樂學”還沒有完全做到。尋找影響“樂學”的要素,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可以緩解“中考”對學生的壓力。
一、 樂學的基本解讀
1. 樂學概述:學習有三種不同的境界:知道—喜歡—樂在其中,“知道”偏重理性,只是被動學習知識,不能把握自如;“喜歡”則觸及情感,發(fā)生興趣,喜歡學就學,不喜歡就放棄,不能長久;“樂在其中”才是“樂之者”的境界,學習起來非?!巴度搿?,幾乎“陶醉”,學得輕松。
2. 我的思考: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提倡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注重實驗探究”。初中物理教學更有讓學生樂學的基石。在長久的物理教學過程中,筆者覺得三個因素影響學生的“樂學”?!緞訖C】動機是人類的性格特征之一,學習動機是學生認知過程的前提和條件,學生有良好的學習動機才能使學生達到樂學的目的,學習動機有兩種:內(nèi)部學習動機(如學生的認知興趣、求知欲等)、外部學習動機(教師的評價、獎勵等)?!九d趣】興趣也是人類的性格特征之一,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法寶,一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表現(xiàn)出快樂、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境蓴 啃抡n程改革后的教學倡導自主學習,科學探究。學生自由度高了,成敗也就多了,成功不言而喻,學生會有喜悅感。認知過程中的失敗和錯誤通過反思、糾正、教師幫助、學生互助,逐步走向成功,獲得成功的喜悅。喜悅便是快樂,學習中的快樂便是“樂學”。
3. 構建模式:動機構建樂學平臺的思路,分內(nèi)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兩部分。內(nèi)部動機大致有三類:歸屬感、自主感、能力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動力所在。外部動機的促進因素有:關愛、理解、表揚、獎勵等,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采用的手段。興趣與構建樂學平臺的關系:興趣是構成樂學的主要因素。興趣的來源主要有:直覺興趣、操作興趣、關注興趣、因果認識興趣、概括認識興趣、應用興趣等。成功與失敗是構建樂學平臺的次要因素。決定成敗的因素有:能力、運氣、任務難度等。三個因素對于構建樂學平臺的關系:它們不是獨立的,是相輔相成的。例如:學習興趣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學生對學習的內(nèi)容感興趣的最積極的內(nèi)部動因。
二、 教學實踐
以蘇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六章第三節(jié)為例:1. 教學內(nèi)容: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電動機;2. 教學片段的設計。引入部分:課本中是以“活動16.6 觀察玩具中的小電動機”開始學習的,只是觀察,沒有動手,沒有目標,沒有動機,也就沒有快樂。改進:以課本第4題為基礎設計一個課前動手作業(yè)——“制作一個簡易電動機”,把漆包線繞成矩形,一端把漆全部刮去,另一端刮去一半漆,放在支架上,下方放磁體,通電,稍微用手撥動線圈,觀察現(xiàn)象。(電動機對于學生來說神秘、高級,動手做一個電動機,操作的興趣、挑戰(zhàn)—自主的內(nèi)部動機—樂學)。新課引入階段,學生展示作業(yè)(成功、失敗—樂學)。新課部分:根據(jù)引入的展示,觀察,回答問題:簡易電動機由哪幾部分組成?你認為線圈轉動需要哪些條件?線圈轉動說明磁場對什么有力的作用?動手操作:改變電流方向,觀察線圈轉動;改變磁體磁場方向,觀察線圈轉動。學生總結:磁場對通電導體有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動手操作:把簡易電動機刮去一半的漆全部刮去,觀察現(xiàn)象?自主閱讀:直流電動機的原理,解釋上述現(xiàn)象。結尾部分:根據(jù)今天所學的知識,小組合作進一步探究自制的簡易電動機、查找課前作業(yè)沒有成功的原因,課后改進。獎勵:學生展示、簡易電動機歸學生(獎勵、成功感—外部、內(nèi)部動機—樂學)
三、 價值透析
1. 明確學習動機,形成樂學的基礎
學習動機是學生由于學習需要而產(chǎn)生的動力因素,有了明確的學習動機,學生便樂于學習,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制作一個“簡易電動機”,就給學生一個學習動機。學生對于電動機很陌生,自己能做一個,樂學的基礎便建立了。學習動機也是根據(jù)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的,中學生心理動力主要表現(xiàn)為:好奇心、求知欲、求成欲。教學實踐中的制作一個“簡易電動機”其實從實際教學看成功率大概是70%,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學生的求成欲使得他們勇于探索,為后面的樂學奠定了基礎,對于失敗的同學,我們在承認個性差異的同時,激發(fā)他們的求成欲,他們的學習動機會更加凸顯,反而會比成功的同學上課更積極,興趣更濃。
2. 激發(fā)學生興趣,使樂學永葆青春
構建主義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要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習者積極主動的構建他們自己的知識。這個“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就是讓學生對于學習的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樂學”的狀態(tài)得以延續(xù)。教學實踐引入中,把“觀察玩具中的小電動機”改為“制作一個簡易電動機”,從動手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制作中有成敗,除了明確學習動機外,還能給學生自由思考、發(fā)展的空間,調(diào)動了他們的熱情。教學實踐中的新課部分和結尾部分,都是與學生的動手思考相結合,特別是結尾進一步研究自制的簡易電動機、查找制作中失敗的原因并改進、獎勵,是把樂學進行到底,使樂學永葆青春。
現(xiàn)代教學倡導的是 “以人為本”,那么構建一個樂學平臺,便是最好的體現(xiàn),對于樂學,可以研究的方面很多,我們要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和科學方法,使學生樂于學習,勇于探索,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蘇明義.初中物理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3):9.
[2]沈艷琳.在激趣樂學中培養(yǎng)初中生的物理學習能力[D].華中師范大學,20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