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艷利,華荷鋒
(1.無錫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53;2.河海大學,南京210098)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yǎng)策略研究
鮑艷利1,2,華荷鋒1
(1.無錫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53;2.河海大學,南京210098)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給我國旅游發(fā)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給旅游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面對“一帶一路”旅游發(fā)展中的旅游安全、文化沖突、旅游產品和客源結構等挑戰(zhàn),國際化旅游人才應具備“熱愛祖國、吃苦耐勞、誠信守法”的職業(yè)道德素質;有“英語+小語種”的語言溝通能力,熟悉沿線特殊文化;有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掌握信息技術;有國際化視野和開拓創(chuàng)新素質。相關院校要調整旅游專業(yè)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策略,培養(yǎng)“一帶一路”建設中迫切需要的高素質國際化旅游人才。
“一帶一路”;國際化旅游人才;人才培養(yǎng)
2013年國家提出了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構想。2015年國家三部委發(fā)布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這標志著“一帶一路”倡議正式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將增進沿線各國人民的交往,有效促進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旅游業(yè)大發(fā)展迫切需要具備專業(yè)知識、技能和國際化戰(zhàn)略思維并能使用外語與沿線人民進行溝通交流的國際化人才[1]。因此,如何應對“一帶一路”對國際化旅游人才帶來的挑戰(zhàn),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是我國旅游專業(yè)相關高校面臨的重大問題。
現(xiàn)階段,“一帶一路”倡議對國際化旅游人才的要求、人才培養(yǎng)機制等方面尚未完全厘清[2]。因此,本文將從“一帶一路”倡議視角出發(fā),剖析這一倡議對我國國際化旅游人才素質的特殊要求,提出調整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yǎng)的策略建議,為我國旅游院校助力“一帶一路”倡議提供參考。
“一帶一路”倡議給我國旅游業(yè)帶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從而為國際化旅游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舞臺。從本質上來說,“新絲綢之路”本身就是旅游之路,它匯集了世界最精華的旅游資源,集中了80%的世界文化遺產[3]。國家旅游局數(shù)據(jù)顯示,2014—2016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三年多來,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雙向旅游交流規(guī)模已超過2500萬人次[4]。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國際化旅游人才也將作為“主角”推進與各國的旅游合作[5],因此,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質、通曉國際規(guī)則、掌握多國語言的國際化旅游人才助力“一帶一路”旅游大發(fā)展。
1.旅游安全挑戰(zhàn)?!耙粠б宦贰毖鼐€涉及一些環(huán)境復雜的中亞、南亞國家,他們的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各有不同,思想文化差異明顯[6],沿線民族問題與安全問題將會是旅游人才面臨的重大難題[7]。
2.文化沖突挑戰(zhàn)?!耙粠б宦贰背宋覈恍┏鞘泻偷貐^(qū)以外,沿線包括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涉及44億人口。這些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參差不齊,思想文化差異較大,各國有各自的特殊文化。有些國家由于開放較早,與我國交往十分頻繁,我國人民對其文化并不陌生。然而,有些國家由于開放度不高或地理位置離我國較遠等原因,與我國交往不夠密切,我國人民對其文化并不熟悉,與其產生文化沖突在所難免。
3.產品營銷挑戰(zhàn)?!耙粠б宦贰必灤﹣?、歐、非三大陸,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擁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以這些豐富的資源為基礎的異域風情旅游產品復雜多樣。對國際化旅游人才來說,開發(fā)、推廣和運營這些特色旅游產品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
4.旅游服務挑戰(zhàn)?!耙粠б宦贰鄙婕?0多個國家,44億人口,各地區(qū)宗教信仰、社會風俗和所處階層差異較大[8],勢必給接待和服務人員造成較大的壓力。國際化旅游人才將面對復雜的旅游客源,掌握他們的語言、了解他們的文化和社會習慣、洞悉他們的旅游需求,這些會比接待來自單一客源國的游客復雜得多。
學界將國際化人才內涵與旅游崗位職業(yè)特點相結合,對國際化旅游人才進行了內涵界定和素質能力分析。學者們普遍認為國際化旅游人才應具備國際旅游知識、國際視野、外語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9-10]。盡管現(xiàn)有文獻從思想、文化、能力等多方面對國際化旅游人才的素質進行了分析,然而,“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國際化旅游人才不是一種泛國際化人才[11]。他們應具有針對性,其素質和能力應該能勝任“一帶一路”旅游交流活動,克服旅游安全、文化沖突等問題。因此,需要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和當前國際旅游趨勢變化,分析國際化旅游人才素質的特殊性,尋找勝任“一帶一路”國際旅游服務工作的核心素質。
綜合以上學界對國際化旅游人才內涵的研究成果以及“一帶一路”倡議中國際化旅游人才即將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本文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國際化旅游人才在職業(yè)道德素質、語言文化素質、職業(yè)綜合素質和開拓創(chuàng)新素質等方面應具有其特殊性:
1.職業(yè)道德素質?!耙粠б宦贰北尘跋聫氖聡H旅游服務,將面臨復雜的政治、社會環(huán)境和各種誘惑,只有熱愛祖國,忠于祖國,才能抵御各種誘惑。此外,“一帶一路”沿線有些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惡劣,交通不發(fā)達,只有能吃苦耐勞的旅游從業(yè)人員才能克服各種困難,在這些地區(qū)從事旅游服務活動。另外,國際化旅游人才思想道德方面還必須誠實守信。一旦出現(xiàn)為了眼前利益坑蒙拐騙消費者的現(xiàn)象,就會造成消費者對整個旅游公司,甚至是某個旅游目的地的不信任,進而影響我國旅游服務業(yè)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整體形象和口碑。
2.語言文化素質。語言文化素質是“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化旅游人才參與新絲路旅游貿易、提供國際化旅游服務的基礎。
(1)國際化旅游人才必須具備“英語+小語種”跨文化交流能力。在“一帶一路”沿線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東南亞和中東歐國家的英語普及度較高,基本可以使用英語與之進行旅游交流活動。然而,在中西亞國家大多數(shù)當?shù)厝瞬⒉簧瞄L甚至根本沒有學過英語[12]。在這些地區(qū)進行旅游活動,僅僅使用英語是不夠的,還必須能使用小語種。
(2)國際化旅游人才要熟悉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特殊文化。旅游業(yè)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多個方面,所需知識面非常寬泛[13]?!耙粠б宦贰睋碛胸S富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和絢麗多姿的自然景觀。只有掌握豐富的旅游文化知識,才能給中外游客帶來豐富的旅游體驗。除此之外,“一帶一路”國際化旅游人才還要了解和尊重主要客源國家的特殊文化,了解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悠久歷史文明,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價值觀,還要對這些國家的文化禁忌、宗教信仰、生活習慣深入了解。這樣才能避免文化沖突和不必要的矛盾,保障旅游活動安全順利進行。
3.職業(yè)綜合素質。國際化旅游人才職業(yè)綜合素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獨立工作的能力。作為旅游服務工作者,國際化旅游人才經常需要獨立帶團,前往自己并不熟悉的國家和地區(qū),因此必須具備過硬的獨立工作和應變能力,留心當?shù)氐慕煌?、安全、食宿、景點等方面的最新信息,及時做出判斷和應對。
(2)團隊合作精神?,F(xiàn)階段,我國旅游企業(yè)還處于進軍“一帶一路”旅游市場的初期階段,旅游環(huán)境不熟悉,旅游線路還處于探索階段,客源組織、旅游交通、食宿和活動安排更需要企業(yè)員工群策群力,相互配合,沒有團隊合作精神的旅游從業(yè)者即使個人能力很強也很難被企業(yè)所接受。
(3)現(xiàn)代信息技術。隨著信息技術、物聯(lián)網技術和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我國旅游業(yè)的設施設備和服務技術也不斷升級和更新。國際化旅游人才必須緊跟行業(yè)發(fā)展和城市信息化的步伐,掌握好信息技術,向世界展示我國旅游業(y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和服務水平。
4.開拓創(chuàng)新素質。國際化旅游人才除了具備一般的知識和能力以外,還要能突破地域、文化和時代的限制,開拓創(chuàng)新[14],具備國際視野,對國際旅游發(fā)展趨勢保持敏銳的嗅覺,不斷創(chuàng)新旅游項目。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化旅游人才素質結構如表1所示。
表1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化旅游人才素質結構
旅游職業(yè)道德養(yǎng)成貫穿人才培養(yǎng)過程始終??梢赃\用情境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的旅游服務精神,加深學生對旅游職業(yè)道德認同感[15]。還可以選取導游服務實際工作中出現(xiàn)的正、反面案例來強化職業(yè)道德,讓學生感受到作為國際化旅游人才具備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性,并學習和模仿案例中的正面榜樣,從而將良好的旅游職業(yè)道德內化為個人信仰。
提高旅游專業(yè)學生的外語能力,首先要讓他們了解外語學習的重要性,并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使他們對外語產生濃厚的興趣??梢栽O置外語演講、職業(yè)情景外語對話、外語辯論和游戲、英美影視片段配音或模仿表演等環(huán)節(jié),增強課程的趣味性和可參與度。高校旅游管理專業(yè)還應積極開設雙語教學的專業(yè)課程并增加外語方面的選修課。除英語外,小語種交流能力也是國際化旅游人才不可缺少的本領。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中,所覆蓋的官方語言有40多種,必須開設小語種課程,培養(yǎng)國際化旅游人才的小語種溝通能力。然而,許多高校旅游專業(yè)并不具備小語種教學所必需的師資,可以通過外聘的方式緩解師資短缺的矛盾。
“一帶一路”沿線聚集了大量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是旅游資源的寶庫。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開設有關“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綜合課程,編寫專門教材,將“一帶一路”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社會政治、歷史、文化、風俗、禁忌等知識融入課堂教學,讓學生了解和學習這些文化綜合知識,有助于他們未來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開展旅游業(yè)務。
“一帶一路”建設中會開拓新的旅游市場,統(tǒng)籌安排旅游線路、交通食宿、娛樂活動等,這需要較強的職業(yè)綜合素質。為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綜合素質,可以通過項目教學,例如進行旅游活動策劃和組織導游服務大賽、酒店服務大賽等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下提升自身職業(yè)綜合素質。
“一帶一路”國際化旅游人才必須具備信息技術及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運用能力,學會使用微博、微信、臉書、推特等中外主流的社交軟件,將其轉化為便捷的旅游服務平臺。我國高校應積極探索與網絡公司、旅游服務網站平臺企業(yè)等機構合作,建立智慧旅游綜合實訓場所,為學生提供專業(yè)必需的信息化實訓條件。通過實際運用,提升學生使用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進行旅游服務的能力。
近期我國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全面推行“一帶一路”倡議。我國相關院校應利用好國家“一帶一路”相關的國際教育合作交流政策,開展國際交流,讓師生能走出國門,開眼看世界,前往相關國家和地區(qū)訪學或進行職業(yè)崗位實踐,在新的環(huán)境下體驗國際化的旅游職業(yè)氛圍,拓寬國際視野。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例如世界遺產資源、宗教旅游資源、特色物產資源。應結合這些旅游資源,開設相關的專題學習,培養(yǎng)他們針對國際旅游市場進行“一帶一路”特色旅游活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能力,設計出“一帶一路”特色的海洋旅游、購物旅游、主題公園旅游、養(yǎng)生旅游、生態(tài)旅游、宗教旅游等旅游休閑產品。
“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國國際化旅游人才提供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更多的可能性。為實現(xiàn)“一帶一路”宏偉愿景,國際化旅游人才必須具備旅游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綜合素質,掌握英語及特定小語種,充分理解沿線主要國家和地區(qū)的社會文化、宗教、習俗。國際化旅游人才還應順應我國“一帶一路”國際化趨勢,拓寬國際視野,在更廣闊的平臺上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發(fā)展。因此,為了給“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輸送大量高素質的國際化旅游人才,我國旅游院校應采取具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yǎng)策略,更好地提升國際化旅游人才的素質和能力,使之與“一帶一路”倡議相契合,更好地助力“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推進。
[1]郭福春,王玉龍.“一帶一路”建設與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10):121-124.
[2]陳相芬.“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院校協(xié)同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6(4):42-45.
[3]劉增濤,趙鳴.江蘇“一帶一路”旅游產業(yè)發(fā)展對策研究[J].城市,2016(1):9-15.
[4]曾博偉.奏響“一帶一路”旅游四重唱[N].中國旅游報,2015-06-12(004).
[5]辛越優(yōu),倪好.國際化人才聯(lián)通“一帶一路”:角色、需求與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6(7):79-84.
[6]張響.“一帶一路”新戰(zhàn)略下我國國際旅游服務貿易的機遇與發(fā)展策略分析[J].中國市場,2015(11):178-180.
[7]林雪.“一帶一路”戰(zhàn)略與旅游業(yè)的互動關系[J].旅游縱覽,2016(11):173-174.
[8]吳淑娟,李文丹,王純陽.“一帶一路”旅游愿景下地方高校旅游人才培養(yǎng)改革研究[J].對外經貿,2016(8):148-149,16.
[9]李盈慧,李領娣.國際化旅游人才核心能力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5(8):267-268.
[10]張睿,張僑,金海龍.國際化旅游人才的內涵及特征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12(2):77-78.
[11]張兄武,謝冉.服務“一帶一路”戰(zhàn)略建設工程的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研究[J].教育探索,2016(11):96-99.
[12]謝金艷.“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高職旅游英語專業(yè)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yè),2016(22):99-101.
[13]范德華.論旅游人才素質結構[J].學術探索,2013(5):154-156.
[14]趙立憲.什么是國際化人才的關鍵特征[J].國際人才交流,2013(7):55.
[15]楊桂霞.以就業(yè)為導向的高職大學生職業(yè)道德培養(yǎng)[J].中國成人教育,2014(3):96-98.
How to Tra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j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AO Yan-li,1,2HUA He-feng1
(1.Wuxi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Wuxi 214153,China;2.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bring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and practitioners involved.Being confronted with the challenges of tourist safety,cultural conflicts,tourism products and tourist structure in BRI countries,international tourism personnel are supposed to be like this:they keep high moral and ethic standards that they love their motherland,work hard,behave honestly and comply with laws;they can communicate in both English and one minority language;they are familiar with the cultures of BRI countries;they are good at both teamwork and independent work;they can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they possess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innovative abilit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djust their strategy for training international tourism students to meet the ne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international tourism professionals;student training
F 590
A
1671-4806(2017)06-0089-04
2017-09-17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基于網絡能力的旅游企業(yè)服務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路徑研究(2016SJD630074);無錫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科研課題“‘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旅游企業(yè)開放式服務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WXCY-2017-KZ-01);2016年無錫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教改課題“高職酒店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
鮑艷利(1981— ),女,湖北武漢人,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職業(yè)教育、旅游教育;華荷鋒(1980— ),男,江蘇無錫人,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技術經濟及管理。
(編輯:丁宗勝 張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