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亞
一邊是距離縣城60多公里的偏遠農村學校,一邊是當前最熱火的創(chuàng)客教育。如果將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安化縣長塘鎮(zhèn)克明學校給了我們意想不到的答案。
兩年前的克明學校,是一所名不見經傳的薄弱學校,硬件設施落后,師資、生源雙雙流失,被人戲稱為“雙流學?!薄赡曛?,還是這所學校,卻已揚名安化、益陽,甚至在省級信息化特色學校中占有一席之地。
改變,緣于一次大膽的嘗試。
2016年1月,學校選送信息技術教師姚林翼參加全省中小學生電腦制作和機器人競賽培訓。這次培訓讓姚林翼大開眼界,基于學生興趣,以項目學習的方式開展的創(chuàng)客教育深深吸引著他。培訓結束后的寒假,姚林翼沒有休息,他通過互聯(lián)網自主學習Scratch等編程軟件。姚林翼天天在電腦前搗鼓,他的兒子,克明學校三年級學生姚銘翔就坐在一旁觀看。一天中午,姚林翼正在午休,姚銘翔竟然在爸爸的電腦上用Scratch軟件做一款小游戲“小貓追球”。這讓姚林翼既驚訝又興奮。“農村孩子的天賦不一定比城市孩子差嘛!”姚林翼受到了啟發(fā),他又自費購買了一臺教育機器人,于新學期在自己班上組建了Scratch創(chuàng)意編程興趣小組和機器人教育興趣小組。
沒想到,參加兩個興趣小組的同學學習熱情很高,也很快出了成果。2016年5月,學校派出2名學生參加湖南省第十三屆中小學生機器人競賽,1人獲得中鳴超級跑道三等獎,克明學校在創(chuàng)客教育方面嶄露頭角。7月底,又傳來喜訊,姚銘翔的作品《吹?!吩诘谑邔萌珖行W電腦制作活動中榮獲小學組計算機程序設計(創(chuàng)意編程)一等獎。
捷報紛紛傳來,校長廖志中異常興奮,“看來,這就是擺脫辦學困局的突破點!”新思路謀定,廖志中積極向各級部門爭取經費。當年9月,學校斥資10萬余元添置4臺教育機器人、一臺3D打印機和一臺無人機等設備,創(chuàng)建了益陽市首家校園創(chuàng)客空間。借助于創(chuàng)客空間,學校采取普及加特長的教學方式,給具有興趣和特長的學生不同層次的創(chuàng)客教育。如今,3D建模、創(chuàng)意編程、電子電路和科技創(chuàng)新制作已在該校四到九年級中普及。
2016年12月,在湖南省第一屆中小學機器人教學競賽中,姚林翼脫穎而出,獲得機器人教學設計一等獎和現(xiàn)場教學二等獎。2017年5月,蔣佳宇、姚銘翔、廖逸帆、廖煥坤4名同學在湖南省青少年機器人大賽中,分別獲得了金牌、銅牌的好成績。2016年,克明學校獲評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中小學生‘創(chuàng)客教育實踐探索”試點項目校,2017年學校申報的課題“中小學校創(chuàng)客空間的建設應用與研究”成功獲批為省級重點課題。依托創(chuàng)客教育,近兩年時間,克明學校的學生先后捧回國家級、省級、市級各類獎杯、獎狀50多個,學校的各種榮譽也紛至沓來,引得同類學校羨慕不已。
創(chuàng)客教育,讓克明學校的辦學特色不斷凸顯,不少外流的師生又紛紛轉了回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