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永所 趙云薇
摘 要 隨著中學階段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普及推廣,以及信息化進程的高速推進,大學計算機基礎多年以來執(zhí)行的教學綱要,在教學供給側方面已經嚴重滯后。整個教學綱要及教學過程,遠不符合信息化建設新思路新要求,必須進行必要的改革探索研究。這里將從信息化形勢下,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以及供給側新要求出發(fā),逐一破解教材陳舊,內容形式單一,供給側嚴重不足等難題。首先從教材改革入手,圍繞信息化建設萬眾創(chuàng)新思路,從教材、教法、教學思路、組織教育模式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探討,既要保證基礎內容的全面教學,又要保證教學內容符合信息化時代新思路、新要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出符合信息化建設新要求的教育模式供給側改革。
關鍵詞 供給側 信息化 計算機基礎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8.012
Research on the Supply Side Reform Model of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ZI Yongsuo, ZHAO Yunwei
(Kunming Metallurgy College, Kunming, Yunnan 650033)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basic knowledge in middle school, and the rapid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process, the teaching outlin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has been seriously lagging behind in teaching supply side for many years. The whole teaching outline and the teaching process are far from meeting the new idea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e necessary reform and explora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Here from the information situation,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and supply side of the new requirements, one by one to crack the old textbooks, content, form of a single, the supply side seriously inadequate and other problems. Starting from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novative ideas 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people, all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ideas, organization and education mode, both comprehensive teaching basis to ensure the content, but also to ensure the teaching content with new ideas and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but als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put forward the supply mode of education comply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side of reform.
Keywords supply side; informatization; Basic Computer
1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供給側存在的問題
隨著中學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普及發(fā)展,以及信息化新形勢對計算機基礎教學提出新要求,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已經遠遠滯后于市場需求,滯后于學生需求,就整門課程而言,供給側已經存在許多問題。
1.1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材滯后
關于教材滯后問題,若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來徹底改變這個問題,幾乎是不大可能的。因為一般教材的編寫過程是,首先是教材編寫者熟練掌握在市場已經全面應用的東西以后,再編寫教材,接下來再運用到課堂教學。這個過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由于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所以導致許多知識點,在教材編寫完投入使用之前就已經落后于市場。導致學生學習到的內容是落后于市場的內容,再加上好多教材一用就是好幾年,更進一步導致了教材的滯后。
1.2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嚴重滯后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嚴重滯后,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教學內容滯后,尤其在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學校,教學內容陳舊,比如辦公軟件還停留在很老的菜單式版本(Office2003),操作系統(tǒng)也還在使用Windows xp版本教學,從每年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的時候,還沿用老版本考試的學校數(shù)量上,就足以看出許多學校存在教材內容嚴重滯后。endprint
1.3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單一
因為學生在中學階段學習到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參差不齊,而絕大多數(shù)學校沒有搞分級教學。再加上教學綱要的基本要求,所以學校的教學內容一直都是按照一個辦公平臺加上一個模塊的教學模式統(tǒng)一教學。這對于中學教學條件相對較好的學生,辦公軟件部分的教學就屬于重復教學,所以對于整個教學供給側要求而言,課程教學內容顯得單一,不符合學生的學習要求。
1.4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不符合信息化發(fā)展要求
由于綱要的限制,教材就只能按照綱要而編寫,只能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活動。在目前信息化新形勢要求下,再繼續(xù)按照這個綱要來進行教學,已經遠遠不符合信息化建設新思路的要求。這個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綱要不符合,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模式不符合,教學內容不符合等諸多方面。
1.5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供給側嚴重不足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目前執(zhí)行的教學綱要,就是一個平臺(辦公軟件平臺),再另外加上一個模塊(根據(jù)學生專業(yè)大致選擇數(shù)據(jù)庫或者網頁以及圖形圖像處理模塊)的教學模式安排教學。
隨著中學階段將辦公軟件基本內容納入教學,大學計算機基礎目前的教育綱要,在辦公軟件教學方面,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教學供給側要求。盡管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因為中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不同,而存在一定的供給側需求。比如來自城市和來自山區(qū)的學生,學生實際掌握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是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就整個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綱要和實際教學內容而言,存在嚴重的教學供給側不足問題。
2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針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目前存在的教材滯后、內容單一、知識陳舊,教學思維模式固化等一系列問題,逐一提出改革思路和方案。
2.1用互聯(lián)網+高校云方案彌補教材滯后問題
伴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新思路、新要求,許多行業(yè)興起了以信息化建設為指導思想的新投入,以教育為中心的行業(yè)也不甘落后。比如金智教育與阿里云、華為、騰訊四方共同參與的 “互聯(lián)網+高校云”生態(tài)推進計劃概念的提出,就是以解決課堂教學知識陳舊問題為研究思路的。一旦這個平臺能成功推進,那么大學計算機基礎教材嚴重滯后問題就能得以有效解決,將帶來全新的教學模式,學生和教師可以同時以學習者的身份,通過云平臺獲取最新的知識?;ヂ?lián)網+高校云平臺的搭建,是解決教材滯后問題的有力武器。
2.2用信息化建設思維解決內容單一問題
為了解決教學內容單一問題,我們可以在教材里面增加幾個動態(tài)學習模塊。起到畫龍點睛的教學效果,內容可以自由安排。
第一,可以增加一個常識性的信息安全模塊,這個模塊只需要提綱,這個模塊專門用于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和網絡收集信息安全方面的最新內容,接下來教師組織學生共同討論和學習信息安全常識。只需要一兩個開放、寬松的討論課時,即可達到教學要求。
第二,可以增加一個計算機技術未來發(fā)展展望模塊,讓學生結合自己所學專業(yè),去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得出一個可能的推斷,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這個教學模塊中,教師或許因為不熟悉學生所學專業(yè),只可能是課堂的組織者,雖然只需要花費兩個學時,但是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完全能夠開啟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第三,可以增加一個信息化動態(tài)模塊,用于總結和搜集信息化在當前在各個領域的最新應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讓學生關注各個領域信息化方向的最新動態(tài),這個模塊的教學,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化在各領域的新思路。有利于開拓學生的眼界,并擴大知識面。
第四,可以增加一個很接地氣的微信、QQ模塊。要求學生學會過濾垃圾信息和無效信息,提取各類有效信息,從海量內容里面獲取充滿正能量的知識。
以上諸多內容模塊的內容,雖然看起來有點多,但就整個教學要求而言,增加的課時量不會超過八個學時。但是帶來的教學效果或許令人驚喜。
2.3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我們通過增加上述各個教學模塊,使得教師和學生獲取知識的平臺是完全開放和相同的。所以教師在這些模塊的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擔當好組織者的角色,并實現(xiàn)教學相長,從學生的身上學習更多的新東西、新思維。因為最前沿的新事物,以及最新領域動態(tài),學生往往會因此而將知識掌握得更豐滿更全面。所以整個教學過程中,一定不能局限于傳統(tǒng)教學思維模式,也不能限制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因此,教材應增加幾個點睛式的教學模塊,但是這些模塊是否能達到創(chuàng)新模式新要求,組織者的組織模式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用培養(yǎng)信息化建設者的新思路,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4用信息化思維教學模式解決供給側矛盾
在整個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思維模式一定要有根本轉變,必須用信息化新要求下的教學思維模式,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供給側嚴重不符合信息時代新要求的問題。
學生畢竟由于時代背景和成長閱歷等的局限,以及受多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傾向于依賴教師。因而要用信息化思維教學模式改變教學供給側問題,要達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的組織能力便顯得非常重要。
2.5用創(chuàng)新思維模式引領專業(yè)課程教學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能力之外,還擔負著另外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有效幫助學生在后續(xù)課程學習中,凡是涉及計算機應用軟件課程,都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掌握框架性學習方法。
另外,通過該課程的各個附加教學模塊的組織討論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尤其是對專業(yè)課程的后續(xù)發(fā)展預測模塊的教學,將對后續(xù)的專業(yè)課程學習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
3 結語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因為其教學涉及學生面廣泛,所以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供給側改革模式研究,擔負著全面培養(yǎng)信息化建設者、基礎工程建設者的重任。搞好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供給側改革,符合國家推動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思路要求。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供給側改革是符合信息化進程新要求的。
課題項目名稱: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供給側改革模式研究,編號:云高計教201607
參考文獻
[1] 李愛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的應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11.
[2] 胡樂樂.論“互聯(lián)網+”給我國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5.12.
[3] 王少華.供給側改革:城區(qū)社區(qū)教育面臨的新課題[J].社區(qū)教育,2016.5.
[4] 黃劍.論創(chuàng)新驅動理念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6.9.
[5] 胡楊.地方高校云計算應用實踐探究[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