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孫寶國 北京工商大學
健康食品是食品的發(fā)展方向
文丨孫寶國 北京工商大學
實施食品安全戰(zhàn)略,要從源頭治理。安全食品首先需要安全的原材料,安全的原材料需要安全的生產環(huán)境,美好安全的環(huán)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這就是既要金山銀山也要青山綠水。
近幾年,健康、美味、方便、實惠是中國乃至世界食品發(fā)展的大趨勢。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全國衛(wèi)生健康大會上談到“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會上,李克強總理也談到,要引導和支持健康產業(yè)發(fā)展,尤其要促進與養(yǎng)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的五大融合”。
健康食品是發(fā)展方向,但健康食品不是特殊食品。健康食品是與一般食品共生,它能調節(jié)機能、有益人體健康,健康食品既適合特定的人群,也適合普通人群。
西方一位醫(yī)學專家曾表示,要把食品當藥吃,而不是把藥當飯吃。藥用來治病,食品用來養(yǎng)人,功能是不一樣的?,F在一些食品人尤其是做功能食品的人,總是愿把食品與藥品相比,這不能比,也不允許。
色、香、味是食品的靈魂,三者缺一不可。對絕大多數人講,享受食品的色香味是人的本性,但也不排斥有人為了健康,全然不顧口味。所以食品的研發(fā)生產要堅持風味和健康并重,食品第一要可口,第二要有益健康。
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實施食品安全戰(zhàn)略,讓人民吃得放心”。實施食品安全戰(zhàn)略,要從源頭治理,源頭帶來的污染不亞于食品加工過程中可能帶入的。安全食品首先需要安全的原材料,安全的原材料需要安全的生產環(huán)境,美好安全的環(huán)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這就是既要金山銀山也要青山綠水。如果青山綠水的環(huán)境遭受污染,食品原料也就被污染,食品安全無從說起。鎘大米就是環(huán)境問題造成的,雖然現在鎘大米通過技術可以把鎘提取出來,但畢竟要花大力氣處理。所以一旦環(huán)境被污染,后面很多工作舉步維艱。
食品安全的關鍵在供給側。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質以誠為根”。食品企業(yè)的誠信和自律是食品安全的根基,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這至少包括兩個環(huán)節(jié),一個是原料,一個是加工環(huán)節(jié)。食品安全是底線,是企業(yè)的生命線。食品企業(yè)應加強自律提高食品質量,而不是打“安全牌”,因為安全是食品的底線,不是高線。止步于打“安全牌”的企業(yè)終將被淘汰。企業(yè)只有打質量牌,產品風味好有益健康才能可持續(xù)發(fā)展。
十九大報告講“要讓人民吃得放心”。說明人民還不放心,至少人民吃得還不太放心,心里還不太踏實。怎么樣讓人民心里踏實呢?食品安全問題對人民心理健康造成的傷害不亞于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吃得放心,需要加強監(jiān)管、嚴格執(zhí)法、全民參與、社會共治,最重要的是供給側要有所作為,要加強風險交流和科學普及,讓人民了解食品安全問題,心里踏實。
食品安全需要大家都實實在在地為食品安全做點事,而不是拿食品安全來說事。食品企業(yè)不能打“無添加”來忽悠消費者。食品添加劑的初心是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劑的國家標準也是這樣。很多食品安全問題是食品企業(yè)的問題,而不是添加劑的問題。2011年的染色饅頭是違規(guī)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部分大企業(yè)做廣告“好酸奶不添加”,類似廣告在武漢、杭州機場都有,宣傳沒有香料、沒有防腐劑,但實際上是加了增稠劑,明顯是欺騙消費者?,F在食品生產企業(yè)有一種不好的傾向,仿佛不添加、零添加、不含防腐劑的產品就是高質量。
食品安全需要社會共治,要依靠人民群眾,要人人關心食品安全,共同維護食品安全,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按照食品安全的定義,食品安全應當無毒無害,符合應有的營養(yǎng)健康要求,對人體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殘疾危害。從這里看,食品真實性不屬于食品安全問題,但是食品安全法禁止摻雜使假。歐洲有馬肉風波,我國在2000多年前就有成語“掛羊頭賣狗肉”。目前,大部分食品講“百分之百純天然”,尤其是飲料行業(yè),除了鮮榨的,其他還原飲料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純天然。食品真實性的主要責任在供給方,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也必須符合這個要求。庫爾勒香梨產自庫爾勒,但北京市場很多庫爾勒香梨產自河北,其標上庫爾勒就是欺騙消費者。
食品真實性檢測技術是食品安全的主要支撐。“神說無添加,王婆在賣瓜,到底加沒加,誰來檢測它?”這個典故說明了食品真實性的問題,很多產品表示無添加,但是沒人檢測,食品添加劑會被濫用。
食品溯源技術與監(jiān)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要措施,而不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充分措施。食品溯源并不能夠解決一切問題。溯源是亡羊補牢,把原因和問題找到,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fā)生。比如2010年德國的毒黃瓜事件,據報道病源地是土耳其,后來在德國農場查出是芽苗菜源頭污染問題。把芽苗菜問題解決,讓消費者了解事件的起始,不再擔心此類問題。
人民群眾關心的是食品安全,享受的是食品的美味,追求的是身體健康,安全是健康的基本保證。
食品安全的主要責任在供給側,食品安全需要社會共治,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目前外賣盛行,中國每天有100多萬送外賣人員,以100多萬送外賣人員的送出量來算,需要的一次性包裝數量造成巨大的環(huán)境負擔。少叫一次外賣,減輕環(huán)境負擔,因為最終環(huán)境破壞的結果都要我們自己來承受,要形成人人關心食品安全,共同維護食品安全,全力保障食品安全的社會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