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效榮
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控制措施與方法
張效榮
建筑物的強度、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基基礎的強度、耐久性。因此,必須在經(jīng)濟合理的原則下,對地基基礎的質量提出嚴格的要求。若建筑地基基礎工程出現(xiàn)質量問題,將會導致整個建筑沉降、偏斜,甚至引發(fā)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的損失。采取何種措施來提高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質量,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本文主要對建筑地基基礎質量的控制措施以及方法加以探討。
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控制措施;方法
地基是建筑的根本,地基基礎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建筑的安全質量。多高層建筑質量問題,很多都與地基基礎有關。因此在地基基礎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須對地基基礎進行詳細勘測,設計合理的地基施工方法,保證建筑物的質量,節(jié)約投資。
施工過程是高層建筑施工質量控制的基礎,地基基礎工程是建筑質量的關鍵。整體工程的施工質量直接受地基基礎工程的影響。當前,我國高層建筑地基基礎的工程施工情況并不樂觀:建筑施工企業(yè)出于對工期的要求,在天氣情況不佳的情況下工程施工常常照常進行,并且并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保障工程施工質量。加強建筑地基基礎施工的管理,建設優(yōu)質工程,地基基礎質量控制是核心。
現(xiàn)在很多大型建筑都運用樁基礎技術建設地基,樁基礎技術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將建筑的重量附加到深層的堅硬土層上,避免建筑重量壓在淺層松軟的土層上,避免了地基變形等問題。采用樁基礎時,我們要在地基土層上打樁,傳統(tǒng)的打樁技術噪音很大,現(xiàn)在很多建筑都在城市中心,人群密集處,噪音會對人類生活產(chǎn)生極大影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發(fā)明了靜壓力樁法,靜壓力樁技術是將較高的靜壓力施加到固定的樁上,由于靜壓力作用,樁節(jié)被緩慢壓入地基中,這種方法大大減輕的施工的噪音問題。
由于打樁時應用的設備體型巨大,重量大,不方便運輸,所以很多建筑采用震動沉樁方法,此方法是利用振動器振動,產(chǎn)生振動力,在振動力作用下,使樁節(jié)周圍土層松動,樁體就可以慢慢下沉了。此方法用到的設備簡單,質量輕,方便運輸,有更好的安裝適應性,且運營成本低,從而越來越受到現(xiàn)代建筑行業(yè)的青睞。
灌漿就是用高壓設備將配好的水泥漿注入到地基底層,水泥凝固后,可以改良土質,起到加固作用,在應用此方法時要對施工地的土質物理結構有一定了解,在注漿過程中也要遵照規(guī)程,不然由于操作失誤可能起不到加固地基的作用,還會破壞土層。
如果建筑工程使用材料的質量不符合規(guī)定或者不合格,直接影響整個工程建筑的質量,難以保障工程建筑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因此,應當加強對建筑工程材料的控制,從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①應當對材料供應商進行必要的審核,選擇具有一定資質的供應商。②應當對施工現(xiàn)場的材料加以檢查,確保施工現(xiàn)場材料的合格率,不但應當對材料的外觀進行檢查,而且應當對材料進行理化檢驗等,通過一系列的實驗確保工程材料的質量。
①從規(guī)劃設計就開始加強地基基礎質量的控制,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不但重點加強建筑工程的組織管理,而且切實保障工程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按照施工規(guī)范嚴格規(guī)劃方案;②應當堅持地基質量負責制度,將基礎質量控制落實到個人,按照各負其責以及各司其職的原則,完善科學管理以及規(guī)范施工機制;③原材料的價格以及使用數(shù)量,應當按照整體規(guī)劃設計進行選購。對所有的地基施工應當采取招標方式,從而全面保障我國的建筑地基基礎規(guī)劃設計的科學性以及有效性。
4.3.1 強夯法的質量控制。
①要測量定位。由地基基礎施工單位根據(jù)試夯時確定的夯點布置圖,逐一地測量放置夯點。測量定位必須準確,這是關系到用強夯法施工的效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②用推土機預壓兩遍進行場地平整后,對場地高程進行測量,確定夯點的布置是否符合測量放線的確定點。如果地下水位較高,應該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具體狀況采取降低地下水的措施,或者在基礎表面鋪0.5~2m厚的中砂,粗砂或是砂石進行墊層,防止設備的下陷。再次,進行分段施工,從緣向中央強夯,從基礎的一邊向另一邊進行。每完成一遍,用推土機進行場地的平整,放線定位就可以接著進行下一輪的夯擊。強夯法的加固也是有順序的:先深后淺,也就是按照先深層士,然后中層土,最后表層土的順序進行加固。在夯嗇完最后一遍,最好采用小夯錘再低能量進行一遍滿夯。夯擊時遇到含水量大的地段,鋪砂石后進行夯擊;每完成一遍夯擊,要將夯擊坑用新土或者是周圍的土將坑填平,再進行下一輪的夯擊。
4.3.2 注漿法的質量控制。
①安排專人對現(xiàn)場鉆孔記錄表上進行如實地記錄;②為防止?jié){液上冒,用硅化加固的土層上面要保留1m厚的不加固土層,必要時要打灰土層或是填土夯擊;③注漿法要注意灌注漿液的壓力范圍,一般開始時0.2~0.4MPa和結束時是0.8~1.0MPa;④一般用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土的加固,但是如果隨著深度增加,土的滲透系數(shù)增大,則應該用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加固。如果相鄰涂層的土質不同,對于滲透系數(shù)比較大的土層應該先進行加固;⑤對于漿液配比及性能指標、注漿孔位、注漿順序、孔深、孔徑以及注漿過程的壓力值等進行定期抽查,檢查是否符合要求,并將檢查結果與記錄人員的記錄核對;⑥對已注漿孔位在孔位平面圖上進行及時標記并注明日期,避免出現(xiàn)漏孔的情況;⑦在注漿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地面變形或是附近的建筑物變形的狀況,應該立即停止工程,分析原因,找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
(1)建筑地基質量控制應當完善監(jiān)督管理體系,全面加強對地基基礎質量的控制以及管理。施工單位不但應當對施工過程進行必要的質量監(jiān)控,而且應當進行全面的監(jiān)督管理,進一步加強我國地基規(guī)范化建設。(2)應當發(fā)揮施工巡視作用,對施工過程中的錯誤應當及時糾正,從而避免發(fā)生重大的安全事故。(3)應當堅持施工的責任層級推進制度,就是在施工過程中,前面的一道施工環(huán)節(jié)的質量沒有合格,不可以進行下一道環(huán)節(jié)施工,確保每道施工環(huán)節(jié)都達到施工規(guī)范。(4)積極檢查施工機械以及設備,保障設備以及機械的使用率以及完好率。
任何建筑物的施工都離不開可靠的地基和基礎,而跟地基緊密相連的基礎是相互依存的建筑工程結構,所以不科學的地基基礎施工質量通常都會造成建筑工程的質量低下,需要我們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質量監(jiān)督控制措施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
[1]王占鋒.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控制措施與方法分析[J].低碳世界,2016,01:118~119.
[2]裴寒蕊.淺談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控制措施與方法[J].改革與開放,2012,16:131.
張效榮,身份證號:15012319790318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