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娜/遵義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淺談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聽力技能訓練
楊 娜/遵義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大學英語教學有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如果學生的聽力基礎差,對教師的授課內(nèi)容便不知所云。這種情形導致學生無法清楚完整的吸收英語知識,教師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這樣的被動局面阻礙了師生之間的知識交流,因此,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聽力技能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前提。
]大學英語 聽力訓練 精聽 泛聽 閱讀
人類通過語言進行社會交際和社會活動,聽力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聽、說、讀、寫在語言活動中所占時間的比例分別為聽45%,說30%,讀16%,寫9%。由此可見,人類語言交際活動中聽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無論是英語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重視英語聽力訓練。
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前由于受不同學習背景和特殊地域限制,有的從未接受過正規(guī)的聽力訓練和實踐,英語聽力理解水平與經(jīng)過良好聽力培訓的同學有一定的差距。聽力基礎好的學生很快能聽懂教師的課堂英語,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很長時間內(nèi)仍不適應正常的課堂教學。
英語聽力作為英語專業(yè)的一門主要基礎課,要求學生在經(jīng)過兩年專門系統(tǒng)的聽力技能訓練基礎上,聽、說、讀、寫各項技能全面發(fā)展。使學生從進校時僅能聽懂簡單的課堂英語及日常生活用語,過渡到能熟練掌握并運用英語。聽的過程是迅速地把語音信息與原來儲存在大腦中的語音、語法、文化背景等知識進行對比的過程。是一個從聽不懂到聽得懂、從聽懂甚少到聽懂較多的過程。聽力技能是指語音方面的綜合技能,如分辨音素及語流中的省略、連讀、同化、不完全爆破,區(qū)分強讀式和弱讀式,捕捉句子中的重音等。
英語聽力技能訓練要求學生在訓練后具備辨析容易混淆的音素、單詞、句子結構的技能。能在聽的訓練過程中選擇關鍵詞與句子并歸納文章大意,掌握文章細節(jié),推測其內(nèi)在含義。在課文聽音練習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快速聽記數(shù)字、時間的能力。對一些詞匯量多,難度大的時事新聞具備釋義并復述的技巧。簡言之,就是要帶動聽力差的學生,幫助他們縮短聽力上的差距。通過有效的聽力強化訓練,培養(yǎng)學生聽音、辨音、理解音、記憶音的能力。在進行聽力訓練時,除了練習聽音、跟讀、模仿、回答問題外,還要求學生做大量的口頭或筆頭訓練。要求以教師為中心,擴展到學生由淺到深的參與來達到知識交流的目的。只有在學生聽力過關的基礎上才能實現(xiàn)這種知識的交流。教師都希望學生能聽懂自己教學的內(nèi)容,能用流暢的英語表達吸收英語知識的深淺程度。但這種相互間對說話聲音所表達意義的理解是以雙方聽力過關為前提的。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聽力教材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生的反應情況對教學作出相應的調(diào)整。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由簡到繁,逐步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從而縮短師生知識交流的差距。注意精聽泛聽結合。精聽材料讓學生反復聽,直至聽懂所聽的內(nèi)容。采用聽寫,聽后復述,聽后答題等訓練方式來達到目的。在訓練之初,精聽是主要方法。泛聽只要求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抓住關鍵信息即可。泛聽的材料很多,如VOA、BBC、CRI等各種英語廣播節(jié)目??傊?,讓學生接觸不同的聽力材料,熟悉各種語境,培養(yǎng)對英語的感知能力。只要常聽不懈,一段時間后,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聽力訓練一般是通過電教手段來完成。如果聽力材料清晰度不高,語速較快,在經(jīng)過數(shù)遍精聽及泛聽實踐后,仍有部分學生聽不懂,跟不上。一味應付課堂練習。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使訓練進程受到很大阻礙。教師要重視并改變這種現(xiàn)象,除了在課堂上進行大量、具體、集中的聽力訓練外,也要給學生安排機會,督促學生進行課外聽力訓練活動。
許多學生由于缺乏進校前聽力訓練的實踐背景,進入大學后一接觸到這種正規(guī)系統(tǒng)的訓練方式便會感到束手無策,無法適應這種以電教手段進行的聽力訓練。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幫助學生做好聽前準備,明確聽力活動的要求和目的。引導學生注意圍繞要求和目的有選擇地聽,在聽的過程中學會抓要點,重點。培養(yǎng)學生在聽音中的聯(lián)想意識也是聽力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聽力訓練不是單一聽力技能提高的訓練活動。視聽說三者有著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用。因此,聽力課堂不僅要讓學生聽,還要組織學生說。播放一些好的國外影片,同學之間的會話等不失為很好的輔助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的熱情。在交流的過程中,通過交際的運用,從聽和說兩個方面訓練了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語速、組詞和造句,逐步把語言知識變成語言能力。
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后很少甚至從不朗讀。其實朗讀是一種潛在的聽力訓練,朗讀時若能正確處理好連讀、失去爆破、縮略、弱音、語句重音、輔音連綴、濁化、變音等語音問題,多次反復之后,聽覺會變得靈敏。所以,重視并經(jīng)常朗讀有助于提高聽力水平。
眾所周知,聽音要以一定數(shù)量的單詞作基礎,詞匯量不足是聽力的一大障礙。研究證明,廣泛閱讀是積累詞匯量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方法。經(jīng)常閱讀不僅能擴大詞匯量,還可拓寬知識面。因此,在平時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養(yǎng)成收看英語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習慣,指導學生閱讀有關英美社會文化歷史方面的書籍,擴大背景知識面,加強詞匯的積累,為聽力訓練作必要的準備。
另外,課堂英語教學中常涉及大量的句型操練或對話練習內(nèi)容。這類課堂練習對英語聽力技能的培養(yǎng)和提高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不應作為主要手段。因為只要學生了解教師的意圖和要求,模仿教師所給的同一句型進行操練就可完成。其不利因素是學生不必動腦筋聽講,只需在看材料的基礎上,等教師講完,自己作出相應的回答即可。這樣的操練形式對學生的聽力有一些幫助,但不能勢其為嚴格正規(guī)的訓練手段。
聽力是多種能力的綜合,教師在進行英語聽力教學中,選擇一套實用的教材,運用現(xiàn)代化的語音設備和電教手段,與學生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和知識面,以及課后的大量練習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聽力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需要進行大量的、持之以恒的多方面訓練和實踐,通過師生共同努力,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Rubin,J.Improving Foreign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Washington,DC,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88
[2]黃國文.語篇分析概要[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楊娜(1966-),女,遵義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