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設施農(nóng)業(yè)工程研究所所長 溫祥珍
設施內(nèi)果菜類蔬菜生產(chǎn)關鍵技術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設施農(nóng)業(yè)工程研究所所長 溫祥珍
第六十一講
(接上期)
3.播種。
(1)貼小芽法。將芽長0.3~0.5厘米的發(fā)芽種子直接播于澆過透水的營養(yǎng)土方或缽的中央,每1土方(缽)播1粒種子,胚根向下,播種后覆過篩土2~3厘米,并用營養(yǎng)土封嚴畦面。為加快出苗,在苗床覆蓋地膜,以增溫保溫。幼芽頂土時及時撤除地膜。此法育苗簡單,但寒冷季節(jié)出苗時間長,不整齊,甚至造成幼苗子葉畸形與爛籽,而溫度高時易徒長。
(2)包衣種子育苗法。目前市售的國外種子和國內(nèi)新品種多采用包衣種子,提高幼苗的抗逆性。包衣的種子不能催芽,否則會影響發(fā)芽率。為了育出整齊一致的幼苗,一般先將包衣種子播于澆過透水裝有細砂、爐灰或蛭石的育苗盒內(nèi),覆土后蓋上塑料薄膜,然后將育苗盒放在溫室中較溫暖的地方。幼苗出土后除去塑料薄膜,將發(fā)芽的種子移到營養(yǎng)土方或缽中,澆少量水。該法也可在寒冷季節(jié)地溫低、出苗困難情況下浸種催芽用。
4.苗期管理
(1)溫度管理。 播種至出苗,應保持較高的溫度,白天溫度在28℃~30℃,夜間18℃~20℃,3~5天幼苗可出土。子葉展平后,應及時降溫,白天 20℃~25℃,夜間 10℃~15℃,以防幼苗徒長,第一真葉完全展平到定植前7℃~10天,白天溫度適當提高至 22℃~28℃,夜間8℃~13℃,地溫保持在15℃以上,一方面可促進根系生長,另一方面較大的晝夜溫差可促進花芽分化和防止幼苗徒長。
夏秋季育苗,苗期溫度管理的關鍵是遮陰、降溫、防蚜蟲,以免發(fā)生病毒病。
(2)光照管理。冬春季保護地育苗日照短,有利于雌花分化,但光照弱不利于幼苗的健壯生長,在光照調(diào)節(jié)上應以增強光照為原則。首先在保證溫度的要求下,草苫應早揭晚蓋,以延長光照時間,經(jīng)常保持塑料薄膜清潔,以提高透光率。其次,溫室、塑料大棚育苗,可在苗床北側(cè)張掛反光幕,提高苗床的光照強度。第三采取人工補光措施,補光的燈源可用白熾燈、日光燈、農(nóng)用高壓汞燈等。光源的高度以距幼苗頂部60~70厘米為宜。
夏季育苗時,自然光照時間長,不僅幼苗易患病毒病,而且不利于雌花分化。育苗時應遮陰降溫,防止病毒病的發(fā)生,并人為縮短光照時間,即在早晨人為縮短光照1~2小時,以促進雌花分化。
(3)水肥管理。播種前澆透水,苗期一般不必再澆水;若苗期床土過干,可在晴天適當噴點水。為促進幼苗生長和雌花分化,可進行葉面追肥,一般苗期根據(jù)幼苗生長情況,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或0.3%的尿素以及其它微量元素溶液1~2次。
(4)病蟲害防治。幼苗期容易發(fā)生蚜蟲和白粉虱危害,應及時用樂果乳油、吡蟲啉等進行防治。在第一片真葉展開后噴施83增抗劑100倍液,每7天一次,連續(xù)2次,以防病毒病的發(fā)生。
四、定植
1.定植前的準備
(1)設施準備。初建棚或于棚外育苗的,要與定植前15天扣好棚,以提高棚內(nèi)氣溫和地溫。老棚內(nèi)有前茬作物的,要及時滅茬,之后要閉棚滅菌。要利用溫室夏閑空擋,進行土壤晾曬和高溫閉棚滅菌。當上茬作物收獲后,立即清除殘枝殘葉、雜草等地表所有雜物,然后深翻暴曬,并于定植前7天閉棚用煙霧劑熏蒸滅菌,以減少棚內(nèi)墻縫、地表、支架物上附著的病原菌存在。
(2)整地、施基肥、做畦。西葫蘆根系發(fā)達,入土較深,植株生長快,生長期長,產(chǎn)量高,因此種植西葫蘆應選擇疏松肥沃的日光溫室,在土壤空閑時應深翻,深度30厘米左右,按無公害西葫蘆栽培對肥料的要求,施入符合規(guī)定的優(yōu)質(zhì)有機肥,每畝施廄肥10 000千克,將2/3撒施地面,再深翻細耙一次。做畦時,將剩余的1/3農(nóng)家肥與過磷酸鈣100千克,硫酸鉀30千克混合均勻后,結(jié)合起壟做畦施入畦內(nèi)并摻勻耙平。
起壟時多采用大小行起壟,畦寬1.8~2.0米,大行寬 1.2~1.3 米,小行寬 0.6~0.7 米,大小行相間排列。在小行上做壟,壟高12~15厘米,株距50~60厘米,兩行交錯定植。起壟栽培能加厚土壤耕層,土質(zhì)疏松,通透性好,營養(yǎng)集中,并有利于土壤增溫。起壟栽培還有利于排水灌水,避免土壤板結(jié),也有利于田間通風透光,提高光合能力,同時也比平畦栽培便于覆蓋地膜和搭架吊蔓栽培。
2.定植
定植前10~15天扣地膜。定植要選擇晴天上午進行,要選擇健壯苗,并把大小苗分開。大苗栽到東西兩端和前部,小苗栽到溫室中間。定植時按株距用刀片在地膜上劃十字刀口,然后開穴,把苗坨放入穴中,填土圍坑,并用細土封嚴地膜上的刀口。定植后,順溝澆大水,以滿足植株緩苗和結(jié)瓜前植株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五、定植后的管理
1.植株管理
(1)苗期管理。主要措施是控制徒長。定植后遇高溫晴朗天氣,在肥水充足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xiàn)徒長,要做好準確的預測和正確的判斷。如果發(fā)現(xiàn)徒長可用多效唑(PP333)進行控制,但必須注意準確的濃度和使用劑量,一旦超過用量極易造成危害,難以解毒。正確方法如下:用2克藥液兌水15 000千克(正好是噴霧器的1桶),加藥前先往噴霧器中加水5 000千克然后再加藥,混均勻后加水至15 000千克,50米長日光溫室只需一噴霧器,且要全棚均勻用藥,也可旺長部分多用,不旺長部分少用或不用。噴藥的第五天之后,葉片明顯變黑,即已起作用,一般情況下只能用一次,不可連續(xù)使用。
(2)蘸花技術。進入結(jié)瓜期重點是正確涂抹激素以保證成瓜的商品性和防止瓜秧、瓜葉過旺生長,協(xié)調(diào)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以保證幼瓜迅速膨大。
西葫蘆正常年景第一花是雌花,如果讓此瓜座住,生產(chǎn)上座瓜激素是2.4一D,保果寧等。使用濃度一是與溫度的高低有關,在高溫情況下,濃度宜小,低溫情況下濃度宜大;二是與植株長勢有關,長勢旺時,濃度宜大,長勢弱時,濃度宜小。使用激素涂抹幼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選晴天上午9~10時涂抹,陰雨天或下午一般不涂抹,否則不僅座瓜率低,而且還易出現(xiàn)各種畸形。二是嚴格掌握用量,不可超量應用。三是注意涂抹方法。最好的涂抹方法是:用毛筆沾藥,一瓜一沾,第一筆快速輕涂柱頭一下,第二筆在幼瓜身上由尾部向瓜把方向輕抹一筆。按以上順序涂抹的瓜,采收時瓜條順直,細長,商品性好。四是涂抹的時間應在該瓜雌花開放時或開放前1天。五是撕去部分花瓣作標記,只涂一次,不可重復涂抹。六是根據(jù)植株長勢,每株選留不同大小3~4瓜沾花,其余瓜在瓜胎時去掉,以防消耗養(yǎng)分。
(3)植株生長勢的調(diào)整。主要是通過吊秧的方法,去葉的多少,采瓜的早晚以及噴施矮豐靈等措施來調(diào)節(jié)。①關于去老葉的問題:西葫蘆長勢旺盛,在不加任何激素控制的情況下,葉片肥大,采完第二瓜后立即出現(xiàn)封壟現(xiàn)象,葉片大,葉柄長,光照惡化,嚴重影響座瓜時,就要適當去掉一部分老葉。去老葉時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選晴天上午去葉,去后加強放風排濕,使傷口干燥早愈合。二是只去葉片,保留葉柄,使葉柄中空部分不暴露在空氣中,待溫室內(nèi)干燥后自然變黃枯萎。三是每次去葉數(shù)量一般單株在1~3片葉內(nèi),一次性去葉過多時影響長勢和產(chǎn)量。四是去掉葉片后的單株最少應保持在8片成年葉以上,否則緩秧困難,瓜條畸形。五是采瓜或去葉造成莖上有傷口時,應用多菌靈,綠亨一號等殺菌劑及時涂抹防治,阻止病菌侵入危害。六是將去掉的老葉清出棚外深埋,防止病菌的傳染。②關于吊秧問題:吊秧是調(diào)節(jié)長勢,增加生長空間,合理利用光能,增產(chǎn)增效的一種新的栽培措施。生長勢強,后期不衰,正常采收期可達3~4個月,根據(jù)當?shù)卦耘嘈枰墒掌诔^2個月需要吊蔓栽培。在吊秧栽培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鐵絲架設要高,要求離開棚膜30厘米,架設矮了空間利用率降低。二是所用吊繩必須選擇抗老化的聚乙烯高密度塑料線,保證全生育期不老化,否則,一旦因老化而折斷,將造成損秧毀葉而影響產(chǎn)量。三是通過吊繩可調(diào)節(jié)瓜秧的長勢,當出現(xiàn)徒長而座瓜困難時,應將生長點向下彎曲,當瓜秧偏弱生長時,可將生長點夾在吊繩縫中讓其直立生長,另外,不論瓜秧高矮是否一致,通過吊秧,盤秧等措施,要使瓜秧的生長點由南到北成為稍微傾斜的斜線,達到北高南低,相差20厘米左右,以使受光均勻,產(chǎn)量一致。四是在吊法上吊繩的下端用一活扣固定在植株上或用死扣系在葉柄上,上端用活扣系在鐵絲上并應多余一部分,以便后期落秧時隨秧一起下落。五是可通過鐵絲及吊繩的來回擺動,調(diào)節(jié)植株的株距及行距,做到合理擺布,充分見光,爭取最高產(chǎn)量。③通過座瓜及采瓜來調(diào)節(jié)植株的長勢:一般來講,澆水是在采瓜以前進行的,這樣做有兩大好處,一是增加了瓜條的重量,二是不容易使植株因徒長而座果難。另外,瓜秧特別旺時,可同時單株留瓜3~4條 (對有同時結(jié)瓜特點的品種而言),并適當推遲采收(采大瓜);如果瓜秧生長偏弱時,可留單瓜生長,并及時采收。遇特殊情況出現(xiàn)花打頂現(xiàn)象時,應及早就頂端幼瓜去掉,保證正常的生長優(yōu)勢。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