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 畢巖 陳冉
基于ANSYS的臥式加工中心靜剛度分析
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 畢巖 陳冉
為了滿足我國汽車、模具、航空航天及國防軍工等行業(yè)的裝備需要,我廠自主研發(fā)出一款臥式加工中心HMC50e。此款機床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剛性的特點,靜剛度是金屬切削機床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所以提升機床的靜剛度更有利于提高機床的效率、加工精度和表面加工質(zhì)量。
本文通過ANSYS有限元分析軟件對HMC50e臥式加工中心進行靜剛度分析,并尋找機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有限元分析方法是簡單有效的剛度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將結構進行有限元離散化,各個單元之間通過有限元節(jié)點連接,根據(jù)有限元基本理論建立有限元總體平衡方程,最后求解分析。
HMC50e的有限元模型依據(jù)其三維SolidWorks模型建模,包括主要的基礎大件和傳動部件。首先對模型進行簡化,去掉機床外圍件,如水箱排屑器、氣動液壓潤滑件;忽略機床內(nèi)外防護件,刀庫本體(因刀庫本體有地腳支撐);保留床身、立柱、主軸箱、轉(zhuǎn)臺及交換臺站等;保留傳動部組件。如圖1和圖2所示為簡化前后機床結構對比圖。
圖1 簡化前的機床模型
圖2 簡化后的機床模型
然后將簡化好的三維模型傳送到ANSYS中,開始進行單元的選擇、實常數(shù)的確定、材料特性的確定、網(wǎng)格劃分。最后劃分的模型由240596個單元,522713個節(jié)點組成,如圖3所示。
圖3 有限元模型
在做HMC50e臥式加工中心整機的剛度分析時,需要確定主軸工作時刀具端在各個自由度方向的變形,同時還要確定工件端各個自由度方向的變形,從而確定整個機床的剛度。
首先進行只受重力狀態(tài)下的整機變形情況,然后分別在刀具端和工件端的對應面上施加X、Y、Z三個方向的模擬切削力觀察機床整機的變形情況。
機床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的變形情況,如圖4所示。刀具端的最大位移為0.082mm,工件端的最大位移為0.036mm。
機床在X方向10000N切削力作用下的變形情況如圖5所示,刀具端的最大變形為0.20854mm,工件端的最大變形為0.0946mm,得到工藝系統(tǒng)的剛性為,kx=Fx/Δx=10000/(0.20854+0.0946)=3N/μm。
圖4 重力作用下的變形情況
圖5 Fx作用下的變形情況
機床在Y方向10000N切削力作用下機床的變形情況如圖6所示,刀具端的最大變形為0.173mm,工件端的最大變形為0.011mm,得到工藝系統(tǒng)的剛性為,kz=Fz/Δz=10000/(0.099+0.162)=38N/μm。
圖6 Fy作用下的變形情況
機床在Z方向10000N切削力作用下機床的變形情況如圖7所示,刀具端的最大變形為0.099mm,工件端的最大變形為0.162mm,得到工藝系統(tǒng)的剛性為:ky=Fy/Δy=10000/(0.173+0.011)=54N/μm。
圖7 Fz作用下的變形情況
綜上,情況如表1所示,Y軸方向的剛度最大,X軸和Y軸方向的剛度稍低。接下來再根據(jù)各個關鍵件的最大變形量以及所占比重來查找機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表1 臥式加工中心整機變形和剛度
數(shù)控機床工藝系統(tǒng)是一個機床、刀具、工件組成的串聯(lián)系統(tǒng),工藝系統(tǒng)剛性低于整機中剛性最低的部件,因此分析各部件對工藝系統(tǒng)剛性的影響,找出薄弱環(huán)節(jié),提高機床剛度。
根據(jù)有限元分析的數(shù)據(jù),總結HMC50e臥式加工中心各部件在X、Y、Z方向分別作用下所引起變形的影響,分析各部件引起機床的位移值,如圖8所示;分析各部變形在整個系統(tǒng)中變形的比重,如圖9所示。
通過圖8和圖9得知,床身對X、Y方向的變形影響較大。由此可通過改進床身件,可提高機床整體剛度。
圖8 機床各部件變形引起工藝系統(tǒng)變形的真實值
圖9 機床各部件變形在工藝系統(tǒng)變形的比重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應用ANSYS軟件對HMC50e臥式加工中心進行有限元分析,計算機床在三個方向切削力作用下的靜剛度,找到機床床身件為整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這種有限元軟件分析機床整機的剛度比較準確和簡便,有利于快速修改設計缺陷,減少設計成本。這對于提高機床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技術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機床整體靜剛度是機床抵御恒定載荷的能力,是機床的重要性能指標之一。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軟件,分析研究HMC50e臥式加工中心整機剛度,尋找機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對整機的結構改進提供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