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摘要】教學是離不開老師和學生。老師在教學中扮演著引導者、幫助者的角色,學生的學習在老師的作用下會更加高效。在老師高素質的教育方法模式,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的作用下,教學任務高效完成,教育事業(yè)會更加輝煌。在在長期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本文就對“老師在教育中如何起到好的作用”與“學生在高中英語中如何學習”提出三個大點的想法:1.老師如何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呢?2.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在“聽”“說”“讀”“寫”“譯”這五大塊上齊頭并進?3.老師在教學方法與學法的研究過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項。
【關鍵詞】中學英語 綜合素質 學法
教育就是“教”與“學”。在教育中,離不開老師的作用,老師是教育的重要參與者,更是引導者、幫助者。想要改革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讓學生不是在考試、老師家長的督促下學習,而是在內心對學習真正興趣的驅使下完成教學任務,這一轉變就與老師的舉措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因此,老師要注重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來適應教學的改革。
那么,老師如何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呢?
1.老師在教學時,學校要定期對老師進行職業(yè)培訓、教育理念培訓。老師的知識要根據社會更新而更新,不能保住自己的知識寶庫一成不變、沒有進步、沒有發(fā)展。老師也要認識到自己的這個職業(yè)并不單單只是為了傳授知識,而是要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2.在老師進行教學工作期間,學校要組織老師進行聽課、評課、講課,老師們要互相探討交流、取長補短,不以自我為中心,不斷去進步。
3.老師應該不斷的學習深造,學校要組織老師外出到其他高校學習有名教師的教學方法,身臨其境去感受新教育方法的效果,分析本校學生是否適合這樣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造、進行利用,從而應用到本校的教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老師在課外時間要多看一些關于教育學的報刊、知識等,來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老師除了要研究“教學”外,還要注重對“學習”的研究。
高中英語的學習是具有一定難度性的,除了學習內容難度性增加外,還體現在,高中英語不單單局限于去寫,而是要在“聽”“說”“讀”“寫”“譯”這五大塊上齊頭并進。
1.加強學生“聽”的能力。英語這門國際語言并不是我們的母語,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不經常接觸英語環(huán)境。這對于英語的學習是具有一定的影響,我們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很大部分局限在紙質的接觸。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老師就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英語交流的環(huán)境,減少使用漢語,讓學生投入到英語環(huán)境中。除此之外,老師可以建議學生去看英文電影、小視頻,聽英文歌曲、廣播等等。
2.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學習英語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用流利的英語與他人交流。高中英語的教學,離不開老師對學生“說”的培養(yǎng)。首先,老師要讓學生擁有自信,有勇氣去張口說出來。其次,老師要鼓勵學生每天讀一篇英文小短文,并鼓勵學生之間用英語交流,在相互幫助下,逐漸熟悉英語口語。
3.強化學生“讀”的能力。學生進行好英語“讀”的部分,這依賴于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在一定的詞匯量奠基下,學生在視覺的沖擊的作用下,能夠更快得到單詞詞義的回饋,進而能夠準確快速流利的閱讀文章。學生除了要掌握大量的詞匯量,學生還要對外國的知識背景、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學生明白一定的背景后,在閱讀時會更容易去懂得文章意思。
4.加強學生“寫作”的能力。寫作,可以體現學生的英語水平。它是建立在聽、說、讀的基礎上,學生自我將所學到的單詞、詞組、句型等知識揉和起來共同體現出來的。換種說法,學生在寫作時能夠發(fā)掘出自己學習的不足之處,而這恰恰是一種內動力來趨勢學生自我去學習。寫一篇好的作文,是需要學生積累大量的英語素材,更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英語素質。
5.提高學生“譯”的能力?!白g”指的是英譯漢與漢譯英兩個部分。老師在英語教學時,對于英譯漢老師要教會學生如何拆分長句子結構,并教給學生英文與漢語在句子中短語放置位置的不同處;對于漢譯英,老師同樣要讓學生明白對于一些狀語的放置位置等等。英譯漢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漢譯英的學習能夠加強學生寫作的水平。
老師在教學方法與學法的研究過程中,要注意很多的事項:
1.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每個同學,也就是說,老師要因材施教,即顧及到學習情況不同的每一位學生。做好這一點,老師就要提前熟悉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情況。老師在設置問題、在講課進度等方面都要考慮周全。
2.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反思、總結自己在教學上的優(yōu)點和需改之處,并要與其他老師進行好的溝通交流,相互借鑒學習。只有這樣老師才能實踐到高效的教學模式,從而的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3.老師在講課時不能完全依附課本教材,要讓課堂生活化,將學生的實際生活展現到課堂中,讓學生感到親切感,對課堂充滿興趣,并且能夠活躍氣氛,減少英語課堂干燥、乏味的特點。
4.老師要鼓勵學生學習。對于學習情況不太好的學生,老師不能抱怨、批評他們,反而要更加耐心、更加認真的去教導他們,讓他們知道只要努力就會取得好的成績。對于學習較優(yōu)秀的學生,老師要及時表揚他們,讓他們體會到滿足感,并對自己產生信心,但同時,也要教會他們謙虛,要更加上進學習。
參考文獻:
[1]中英文化間的成語互譯[J].求知導刊,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