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課程改革逐漸深入,對于初中數(shù)學課程效率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加強對學生的重視是現(xiàn)階段重要內容。本文通過對競賽教學方法在初中數(shù)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簡單的探討,進而研究小組競學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對小組競學模式的具體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以此提高初中數(shù)學的課堂效率,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數(shù)學學習中去。
關鍵詞:教學模式;高效課堂;小組競學模式
國家新課程改革中將學生作為核心展開教學改革,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和中心,要求教師做到尊重學生、依靠學生。初中數(shù)學是從小學階段到高中階段的一個過渡,在小學數(shù)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而小組競學模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建立良好的合作學習的習慣,讓學生在合作中獲取知識,擴寬學生的學習途徑,幫助學生提高數(shù)學的學習能力,全面提升學生對數(shù)學課程的興趣。
一、競賽教學方法在初中數(shù)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
(一)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漏洞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教師為重,課堂教學和教材是課堂的主要內容,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能夠傳遞知識,但是這種知識僅能夠應用在應試教育方面,和學生的正常生活嚴重脫節(jié),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已經(jīng)成為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的重要問題。
(二)競賽教學方法的引入
而競賽教學方法的引入,是一種將教師放置在引導者的位置上,教師僅僅通過輔助引導學生的方式,僅作為課堂中的參與者,通過小組競學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競賽的方式收獲知識,鞏固知識,并且將績效制度引入到教學中的一種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
二、小組競學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的主要作用
(一)培養(yǎng)學生敢于展示的習慣
小組競學合作模式通過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到數(shù)學學習的每一個階段,為學生提供知識展示的空間,給學生表達自我觀點的機會,這種競學模式經(jīng)過組內的討論交流,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完善自身的知識,建立正確的知識體系,進而達到提升自我數(shù)學能力的根本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預習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二)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的習慣
在國家的新課改中明確指出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因此通過建立小組競學模式,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敢于對問題提出質疑,這種習慣會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
(三)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小組競學的模式中,要求小組成員必須要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并且要學會傾聽小組其他成員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展開合作。這種學習模式從根本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展示能力和認真傾聽的習慣。
三、小組競學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中的具體方法
(一)班級分組
班級分組是展開小組競學模式的首要任務,也是小組競學中的重要任務,進行分組的過程中不能夠盲目的進行,要對全班同學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進行綜合分析之后,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分組,要讓各小組之間的實力相當,并且通過投票的方式,選出組長,組長是每個小組必須存在的身份,通過對組長的管理,進而對各小組進行管理。在完成分組后,由教師向學生交代組長和組員的任務。比如,某初中教師在進行分組之前,對班級的所有成員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進行分析,保證每個小組中都包含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
(二)自學階段
在教師將任務布置給每個小組后,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對內容進行預習,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網(wǎng)絡、課外書籍等方式查閱相關資料,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也就帶動這學生的學習水平,并且和教師的講解形成了一種復習的狀態(tài),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比如,某初中教師給不同的小組布置了不同的數(shù)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工,并且準備教案、PPT等材料,在課堂上為其他同學進行講解,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對知識形成雙重鞏固,并且自我理解的知識進行傳授的過程中,更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三)練習測驗
但是小組競學模式中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也要針對學生的效果展開一系列的課堂測樣和聯(lián)系,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所掌握和了解。這種測驗方式也不能夠停留在筆試測試階段,需要同步創(chuàng)新,可以以搶答和輪答的模式。比如某教師在每堂課后都會進行隨堂測驗,并且采用媒體中的知識比賽方式,以小組為核心,展開搶答和輪答,答不上來的學生會被淘汰,激勵學生產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
(四)獎懲制度
獎懲制度是小組競學模式的核心也是動力的保證,對于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良好的小組,進行獎勵,對于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個人進行獎勵,并且和期末的總體成績進行合理的聯(lián)系。以某校教師為例,該教師在班級內設立相應的表彰班會,針對一周內表現(xiàn)好的小組進行物質獎勵,對個人記性口頭表揚并且在成績表中列出平時成績,以加分制的方式,將平時成績也作為整體考慮和排名的參考因素。
(五)評價制度
評價的過程也是小組競學模式中最重要的階段,可以將評價分為小組間的評價、教師對小組的評價、小組內部的評價,通過這三方面的評價,全面的覆蓋了教師和學生,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評價體系。比如,教師在學生自主講述課程活動結束后會對學生的講課過程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并且要求其他小組的同學對該組的表現(xiàn)評價,此外要求該組組內的每一個成員都要對今天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提出存在的不足和優(yōu)點,通過這種方式全面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從根本上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全方位的構建高效課堂。
四、總結
綜上所訴,小組競學模式并不是單純的安排小組完成任務,著重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效果,如果只重視形式,那么小組競學模式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因此,教師在開展小組競學模式的過程中,需要對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考量,引導學生參與到這種特殊的合作學習的模式中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吳瑞云.墨子中學開展“小組合作競學”高效課堂展示課活動[J].教育,2015,(02):51.
[2]李麗娜,劉道梁.小組合作競學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運用[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5,(06):48-49.
作者簡介:
王偉(1988.05—),女,山東省棗莊人,本科,畢業(yè)于山東師范大學,現(xiàn)有職稱:中教初級;研究方向:中學數(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