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敏嬌
打破藩籬 面向未來
——專訪荷蘭駐華警務參贊韓森
文/本刊記者 張敏嬌
記者:韓森參贊,您好!感謝您接受《現(xiàn)代世界警察》雜志的采訪邀請。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荷蘭執(zhí)法機構的情況以及特點。
韓森:感謝邀請我作為《現(xiàn)代世界警察》雜志的采訪嘉賓。荷蘭是個擁有一千八百萬居民的小國,因此,警察的組織結構很簡單。我們有一支警察力量,一位警察總監(jiān),十個警區(qū)。我屬于荷蘭國家警察的中央部門,這個部門負責跨國犯罪調查、國內反恐、物證鑒定以及全國的數(shù)據(jù)庫。執(zhí)法部門除了荷蘭國家警察還有荷蘭皇家憲兵,他們負責邊境管理、移民以及荷蘭皇室的特殊保衛(wèi)任務等。除此之外,荷蘭稅務機構也與國家警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打擊國際犯罪層面,他們會與我們合作迫使偷稅漏稅者補繳稅款。除此之外,荷蘭國家警察還與財政部門聯(lián)手組成聯(lián)合行動組打擊跨國洗錢犯罪,這與中國緝私警察由公安部和海關共同管理類似。
記者:荷蘭駐華警務聯(lián)絡辦公室是在何種情況下成立的呢?
韓森:荷蘭駐華警務聯(lián)絡辦公室的歷史并不長,成立于2006年,那時荷中兩國都認識到了要在警務方面有更多戰(zhàn)略上的合作,兩國警務機構還可以互相學習,因此成立了警務聯(lián)絡處,我是第三任荷蘭駐華警務聯(lián)絡官。同時,按照荷蘭與比利時、盧森堡的多邊法律協(xié)助協(xié)議,警務聯(lián)絡處同時代辦這兩國與中國的警務合作事宜,其中比利時與中國的警務合作事宜較多。
在成立之初,由于兩國法律的不同,在合作時遇到了一些困難。經過這些年的發(fā)展,我們的合作越發(fā)成熟。
201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時任公安部長郭聲琨訪問荷蘭,并會見了荷蘭公共安全與司法大臣,雙方簽署了會議紀要。他們表示兩國已經有了深入的彼此了解,現(xiàn)在我們需要把了解轉化為行動。
用行動保護民眾安全是警察的職責所在,也是兩國社會都關注和期待的。荷中雙方都意識到,沒有合作,兩國警方在打擊跨國犯罪中會迷失方向,過去,現(xiàn)在,未來,我們都需要彼此。犯罪分子和犯罪從來都沒有邊界。作為警察,我認為政治上的差異應該放在一邊,縮小我們的差異,在行動上緊密合作。這是我個人的想法,我想中國公安部的同行也會同意。
記者:您剛提到了荷中雙方可以互相學習,在您看來,荷蘭警方在哪些方面的做法值得中國警察參考?
韓森:說到這個話題,我腦海中首先想到的是荷蘭警察在打擊環(huán)境犯罪、化解環(huán)境危機方面的豐富經驗值得中國警察學習。眾所周知,荷蘭鹿特丹是歐洲最大的港口,荷蘭警察和海關在打擊違禁、污染品買賣運輸犯罪方面的經驗非常豐富。
之前,我們就與中國警察、海關合作,打擊了一起從以運輸廢紙為名,運輸垃圾至中國的案件,今后荷中兩國警察和海關可以在這個領域加強聯(lián)系和合作。
除此之外,我認為荷蘭在打擊網(wǎng)絡詐騙方面的經驗非常豐富。據(jù)我了解,中國已經成立了相關機構可以投訴網(wǎng)絡詐騙。我舉一個例子,說明荷蘭的做法。一名荷蘭人花了一千塊錢在網(wǎng)站上買了荷蘭嬰兒奶粉,而最終他什么都沒有拿到,他就可以向荷蘭警察相關機構投訴,荷蘭警察查清事實后會關閉網(wǎng)站或者在網(wǎng)絡用戶搜索“荷蘭嬰兒奶粉”時,提示用戶該網(wǎng)站存在虛假信息,不要點擊。
荷蘭警旗
街頭執(zhí)勤的荷蘭警察
記者:最近一則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荷蘭警察因為得到相關恐怖襲擊情報而取消了一場演唱會。近年來,歐洲恐怖襲擊不斷,荷蘭作為人口密度較大的國家,至今沒有發(fā)生嚴重恐襲事件,荷蘭警察是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的?
韓森:說到荷蘭反恐的經驗,我不確定是否有什么秘訣,不過可以分享一下荷蘭警察的做法。從預防層面,荷蘭公眾的反恐意識是很強的,非常愿意與警察分享平日觀察到的風吹草動,知道向警察反映情況的渠道。而包括荷蘭警察在內的荷蘭政府部門對恐怖主義也十分警覺。我們有遍布全國各個城市和鄉(xiāng)村的警務網(wǎng)絡,同時有成熟的警情信息分享平臺。
說到警情信息分享平臺,這也是荷蘭警察一個成功的經驗。比如一起入室盜竊案發(fā)生后,警察在勘驗現(xiàn)場后會及時發(fā)布掌握到的信息,如兩名男性嫌疑人逃離現(xiàn)場,他們大致的年齡和著裝。民眾在平臺上以及社會媒體收到信息提示后會關注相關人員,甚至是一個老人都會仔細觀察家周圍的情況,如果有情況,會在平臺上反饋,比如嫌疑人的位置、走向等。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溝通,我們一直保持著與民眾的近距離。
歐洲警察署的總部在荷蘭海牙,因此荷蘭也是歐洲警方信息匯集的中心。至于你提到的案件,是因為我們收到西班牙警方的信息,說有恐怖主義威脅,考慮到英法兩國的前車之鑒,荷蘭警察決定取消演唱會。要是在幾年前,可能會引來民眾的抱怨,而這次,民眾都非常支持和理解,因為他們都知道恐怖主義可能對社會和民眾帶來的傷害。
同時,荷蘭警察還開展了去激進化的行動。對網(wǎng)絡上的激進言論及有恐怖主義威脅國家進入荷蘭的外國人都有著監(jiān)控。荷蘭警察還會去學校、酒吧、公共場所等了解情況。在預防措施上,荷蘭警察的做法是比較成功的。而一旦有了險情,我們也會毫不猶豫地行動。然而實際上,沒有百分之百的安全與成功,荷蘭依然存在激進人士,對這些人我們會扣留他們的護照,凍結銀行賬戶,讓他們無法出國,如果一旦有證據(jù)證明他們將有極端行動,就會將他們繩之以法。對于從敘利亞等地來到荷蘭的激進主義分子,我們也嚴加監(jiān)控,之前就有從敘利亞IS控制地區(qū)回荷的激進分子被判處3.5年徒刑。
在反恐領域,我們與中國公安部開展合作。明年春天,公安部將有代表團訪問荷蘭,那時我們會安排兩到三天的時間向中國同行展示荷蘭警察是如何高效率地工作的。
記者:眾所周知,荷蘭以開放著稱,荷蘭警察如何平衡政策的開放與社會的安全穩(wěn)定之間的關系?
韓森:荷蘭確實是個開放的國家,一些軟毒品在荷蘭是合法的,但是也會嚴格規(guī)定青少年不能吸食,學校附近也不可以出現(xiàn)吸食軟毒品的行為。我個人認為這方面的開放是有一定風險的,荷蘭警察對這方面也一直保持著監(jiān)控。現(xiàn)在已經和十年前的情況不同了,相關法律和政策有所收緊,我們也關閉了一些涉嫌洗錢、人口販賣等犯罪活動的咖啡館。
荷蘭的執(zhí)法部門和機構會用多種渠道讓民眾知道開放背后的風險,大部分的荷蘭民眾都明白什么是緊急情況需要報警,什么是需要注意的一般情況,比如鄰居突然換人等。在荷蘭,每一萬人配備了兩到三名警察,我們用社區(qū)警察等多種方式保證民眾與警察的緊密聯(lián)系,一旦民眾發(fā)現(xiàn)可疑情況會向我們報告,協(xié)助我們維護社會穩(wěn)定。
荷蘭警察召開發(fā)布會
荷蘭警用直升機
荷蘭警車
記者:您如何評價近年來的中荷警務合作?兩國警務合作在哪些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
韓森:荷中警務合作近年來有很大的進展。要知道,我剛來的時候,兩國警務合作因為楊秀珠案件遇到了低谷。楊秀珠是中國公布的紅色通緝令中頭號外逃人員,2005年在荷蘭落網(wǎng),但后來又從荷蘭經由歐洲其他國家逃往了加拿大和美國。那時,中方責怪荷蘭警察讓楊秀珠逃走了,我的工作很難開展。后來,我與中國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局長廖進榮有了一次會面。我問他荷中兩國如何能夠翻過這一頁。他問我荷蘭警方從楊秀珠案中吸取了什么教訓。我回答他我們吸取了很多教訓,這種情況以后不會發(fā)生了。那時,我們認為是時候讓荷蘭警方領導訪問中國了。事實證明,領導人親自訪華的效果比之前的電話、郵件等溝通方式有效太多了。荷蘭警察總局局長訪華時,我們探討了楊秀珠案,同時探討了下一步荷中警務合作如何開展。后來,荷蘭和中國執(zhí)法部門的領導實現(xiàn)了互訪。201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時任公安部長郭聲琨訪問了荷蘭,同荷蘭公共安全與司法大臣范德斯圖爾舉行會談,兩國的警務合作翻到了新的一頁。
每年,荷中兩國執(zhí)法機構都會舉行雙邊會談,為了彌合因為制度和法律不同造成的合作上的障礙,我們共同編寫了一本工作手冊,上面詳細介紹了中國、荷蘭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法律及不同體制,在處理不同案件時的程序等問題。
執(zhí)法合作最終要落實到案件和行動上,而不只是談話的互相理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兩國民眾受益,維護兩國社會穩(wěn)定,在這方面荷中兩國合作還有提升的空間。
記者:您曾有36年在刑偵部門工作的經歷,這對您之后從事國際警務合作工作有何影響?
荷蘭警察街頭巡邏
荷蘭警察街頭巡邏
韓森:我18歲入警時就開始參與犯罪調查信息收集工作,后來在不同崗位工作過,刑偵工作的時間最長。因為長期做刑偵工作,我清楚地知道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會不斷變化,因此我每天都在學習。之前我看到《中國日報》的一篇報道,稱中國將取消比特幣交易。比特幣常與洗錢、毒品交易等犯罪行為掛鉤,因此,取消比特幣交易是一件好事。由于職業(yè)習慣,我隨后想到的是中國取消比特幣之后,比特幣會流向哪里,這一舉措對荷蘭會有何影響。我想這也將是荷中執(zhí)法機構明年會談的一個內容,借此我們也將加強合作。
記者:您曾被派駐德國刑警總局,相比之下,駐華體驗有何不同?
韓森:我在德國刑警總局的任期只有一年半時間,主要與一個荷蘭警察沒有設置的部門對接,加強聯(lián)系。我駐華到今天已有三年多了,代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與中國、韓國、日本以及蒙古國開展警務合作,這兩個職位的職責與任務差異比較大。
德國刑警總局有一個部門共有35人,只負責一件事,那就是放眼未來,研究未來社會發(fā)展趨勢以及可能對警務產生的影響。他們經過研究認為,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將會深刻地影響社會各方面以及警務發(fā)展方向。一般的警務機構只會關注到明年,甚至是明天,而他們領先了十幾年。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采訪手記
在韓森參贊履職不久時我曾與他就采訪進行過郵件和電話溝通,很遺憾他那時沒能接受采訪。兩年后的一次活動機會,我們有過一面之緣,也促成了這次采訪。采訪期間,他開誠布公地說明了他到任初期因為楊秀珠案造成的工作困難,也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當年沒能接受采訪的原因。采訪時,韓森參贊不止一次提到了國際警務合作不同于其他外交,最終是要落實到案子和行動上的,因此,要排除政治的影響,打破障礙,面對事實和案件本身。讓我很直觀地感受到了刑警出身的他務實的工作作風。采訪期間,他并沒有展現(xiàn)自己平時風趣幽默的一面,而是每個問題都會拋出干貨,作為提問者和聽眾會覺得很有收獲。一個小時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似乎我們都意猶未盡,他提議明年可以再約一次采訪。我很期待下一次見面時中荷警務合作譜寫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