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菊芬
(安徽省安慶市精神病醫(yī)院七病區(qū),安徽 安慶 246003)
精神病患者由于思維障礙、行為紊亂,若管理看護不到位,極易發(fā)生出走等意外事件,給患者及社會帶來巨大安全隱患[1]。為此如何有效避免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出走行為,消除其出走意念,成為精神科關注的重點。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的原因較多且較雜,除了受到疾病本身心理因素的驅使外,還與住院環(huán)境、管理制度、護理態(tài)度等密切相關[2]。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行為的主要原因,再針對性采取防范措施至關重要。本次研究主要對我院發(fā)生出走行為的22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出走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護理對策,現(xiàn)總結如下。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發(fā)生出走行為的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22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其中,年齡21~69歲,平均(38.53±1.45)歲;其中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阿爾茨海默病、抑郁癥及其他精神類疾病分別有11例、3例、3例、4例、1例;其中有13例患者是外出檢查或戶外活動趁機出走,7例患者是直接從病區(qū)大門出走,2例患者是從病區(qū)窗戶出走。
根據(jù)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并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初步列出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的最可能原因,如心理因素(是否安心住院、是否感到枯燥無聊、是否有恢復期的心理負擔、是否受到病態(tài)心理驅使等)、環(huán)境因素(大門破舊、窗戶破損)、工作人員因素(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對患者病情不了解、與患者溝通不良、工作態(tài)度較差等)、管理因素(外出檢查時管理疏忽、安全檢查不到位、陪護制度不完善等),并通過查看各病區(qū)上報的出走事件報告及原因,結合患者的個人資料,加強與工作人員及患者的交談,對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的最主要原因進行歸類、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的最主要原因依次為患者心理因素、工作人員因素、管理因素及環(huán)境因素,分別占主要原因的40.91%、27.27%、18.18%及13.64%,見表1。
表1 2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的最主要原因分析(n,%)
近年來,由于眾多因素的影響,精神類疾病的發(fā)病率在不斷增高,使得住院精神病患者屢屢上升,隨之而來的出走事件的報道也越來越多,有調查顯示[3],高達57%的住院精神病患者曾有過出走意念,且有28.41%的住院精神病患者曾發(fā)生過出走行為,嚴重影響精神科安全管理質量。為此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發(fā)生出走行為的原因十分重要,本次調查顯示,住院精神病患者發(fā)生出走行的最主要原因依次為患者心理因素、工作人員因素、管理因素及環(huán)境因素,分別占40.91%、27.27%、18.18%及13.64%。為有效降低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出走事件發(fā)生率,需加強對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出走防范管理力度,制定針對性護理對策,具體如下:
①加強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鼓勵患者積極訴說內心疑問,并及時給予解答,讓患者安心配合治療。若患者病情穩(wěn)定,恢復自知力想要出院時,需加強對患者的疾病宣教,告訴患者后續(xù)鞏固治療的重要性,以免病情再次發(fā)作。若患者想家,可讓家屬來院探視,給患者足夠的精神支持,讓他們安心住院治療。②豐富院內生活:為避免患者住院期間生活過于單調,可鼓勵患者多參與一些集體娛樂活動,了解患者的特長,并適當安排其參加一些工娛活動,使患者的院內生活豐富多彩。③加強管理:對病情較嚴重,自知力缺乏者,需加強對患者的疾病宣教,定期檢查患者身上的危險物品,并完善交接班制度,加強病房巡視?;颊咄獬鰰r,需安排專人陪護,對有出走意念的患者,需重點防范,加強管理。此外組織患者進行戶外活動與檢查治療時,需確保戶外活動場所的封閉、安全性,且場內不宜有危險物品,患者在出入病區(qū)大門及活動前后都要及時清點人數(shù),保證工作人員的足夠。④門窗安全管理:門窗是患者出走的主要途徑,需做好門窗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交接班時,需仔細檢查門窗是否破損,對有破損的門窗及時修補,對已上鎖的門需妥善管好鑰匙,若遺失,需立即尋找,或更換新鎖。⑤出走后護理: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出走后,需立即上報,并告訴門衛(wèi)鎖好大門,避免患者走到院外,通知患者可能前往的家屬及親戚朋友,請他們協(xié)助留人,同時組織病區(qū)工作人員在室內有關車站及輪渡等處尋找。若24 h沒有出走患者的信息,則上報轄區(qū)派出所,若有出走患者的信息,則組織人員派車接回?;颊邭w院后,需加強對其心理護理,切忌過度責備,將其作為重點防范對象,避免再次出走,并了解其出走原因,對病區(qū)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開會討論,并給予改進。
[1]鄒麗宇.精神科住院患者出走行為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6,24(09):83-84.
[2]張雪芹.精神病患者出走行為21例分析與護理措施[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21):2775-2776.
[3]曾德志,顧桂英,樊學文,饒俊華.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意念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08):1131-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