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琴
(西藏大學工學院,拉薩 850000)
建筑學專業(yè)《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探索
魏琴
(西藏大學工學院,拉薩 850000)
以西藏大學建筑學專業(yè)建筑《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課程教學實踐為出發(fā)點,根據(jù)建筑師職業(yè)技能及工作要求,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方面探討建筑學專業(yè)《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以期提升建筑學專業(yè)學生的知識技能適應個人發(fā)展需要。
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計輔助建筑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建筑學專業(yè)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專業(yè),兼具藝術與技術結合。建筑師則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職業(yè),其首要責任是以其一技之長服務社會。作為21世紀建筑學設計類專業(yè)人才,必須掌握豐富的電腦繪圖技能以適應產業(yè)現(xiàn)代化及設計工作的需要?!队嬎銠C輔助設計》課程是西藏大學建筑學專業(yè)的專業(yè)方向課之一,該課程強調計算機基礎操作及各類設計繪圖軟件的熟練運用能力。這門課程在建筑學專業(yè)的整個教學體系中既相對獨立又與設計課程緊密連接,借助相關的設計繪圖軟件學生能夠更好的完成建筑制圖、成果渲染、文本編排以及效果演示等等。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能的良好掌握對建筑學學生的技能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目前本校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中,卻仍處于教學內容單一——僅學習AutoCAD繪制工程圖紙、教學方法枯燥——描圖階段,嚴重限制了學生技能的提升。筆者結合多年的設計工作經驗、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方法,依據(jù)建筑師職業(yè)技能要求,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參考教學大綱,《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英文名稱為Computer Aid Design簡稱CAD。從建筑學專業(yè)設置角度出發(fā),在修讀本課程之前學生需要先修讀《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同時,課程教學內容為AutoCAD工程制圖軟件的學習。筆者認為,對于建筑學專業(yè)而言,僅學習使用AutoCAD工程制圖軟件是遠遠不夠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應要突出建筑學專業(yè)的特色——設計先導。建筑學應該是以設計為主的專業(yè),而不應該是制圖為主的專業(yè),若是那樣建筑學的畢業(yè)生就沒有資格叫建筑師而該叫做繪圖技術員。因此,將本課程名稱變更為《計算機輔助建筑設計》即Computer Aid Architecture Design簡稱CAAD,以期本課程真正的發(fā)揮輔助設計的作用,完成從Drawing到Design的轉變。名稱的改變也更貼合課程設計的目的和教學的需要。
建筑學專業(yè)的綜合性也要求建筑師是一個多面手,在建筑表達中平面表達僅是最基本的表達方式,對建筑師而言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好的作品要被人們所接受就必須要被看得懂,這就要求建筑師在表達作品時要用到:建筑制圖、建筑構成、渲染表現(xiàn)、設計構思表達、空間構成、材料處理甚至動畫展示等等。單一的AutoCAD平面制圖已遠遠不能滿足現(xiàn)代設計表達的需要,還需要三維立體表達、設計效果分析、文本編排展示等等。同時,建筑師也不是繪圖技術員。因此,單一的教學內容是不適應本專業(yè)良性發(fā)展的需要。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在課程教學內容改革中加入了Sketch up模型繪制軟件、Photoshop效果圖分析圖繪制軟件、InDesign文本編排軟件等國際上常用三大軟件,基本滿足建筑設計表現(xiàn)與交流溝通的需要,實現(xiàn)三維立體模型制作展示、效果圖渲染及文本制作的全覆蓋。在完成這四大基礎軟件學習的基礎上,學生還可根據(jù)自己的偏好,進一步深化研究天正建筑、ArchiCAD、Lumion、Video maker及Autodesk等輔助設計軟件。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由教師從AutoCAD軟件的產生開發(fā)背景開始,到坐標系、窗口、視口、裁剪、變換等基本概念,再到圖形的生成過程、以及圖形添加、修改、刪除等編輯方法,逐個繪圖命令一一講訴。同時課程安排結構松散,72個學時分為18周完成,每周僅有4學時還要分兩次上。這種教學方法既不能良好的體現(xiàn)教學效果,也調動不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浪費了一半的時間在繪圖命令的重復翻講上。通過一個年級的教學后,筆者認為這樣下去對學生的發(fā)展、技能的獲得是極為不利的,果斷決定既要改變教學內容也要改變教學方法。
從抓住學生興趣出發(fā),避免單純的繪圖想法的萌芽,把學生往設計方向引導,以“建筑師的房子”為題進行設計創(chuàng)作加圖紙展示。要求學生在學期末提交一份完整的建筑設計作品,含建筑概念構思、設計平面圖、立體模型圖、渲染效果圖等。并滿足以下三點要求:1)房屋類型不限,可以是別墅,也可以是公寓樓;2)要求室內各項功能要完善,建筑面積150平方米左右;3)具有一定的藏式特色(因本校為地區(qū)民族類高校)。
原72學時不變,但將每次課程的學時調整為8個學時,每隔一周授課一次。每次課安排在周六進行即周六一整天都是CAAD課程的學習時間。相當于要在九次課的時間完成至少4個軟件的學習,即每一個月要能達到熟練運用一個繪圖軟件,課程強度與難度均較原計劃大大提高。因此,要求學生在開課前將Auto-CAD、Sketch up、Photoshop及InDesign等4個軟件安裝完畢,并在課前熟悉個軟件的使用界面。這樣下來每個軟件的學習操練時間也僅有兩次課而已。
在授課過程中,先由教師根據(jù)設計草圖演示各項常用繪圖命令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再由學生隨堂演練并就自己的建筑設計方案進行圖紙繪制。在此過程中,教師隨時答疑解惑并就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問題進行全班性深度講解。同時,為滿足學生答疑的需求,組織了兩名本專業(yè)高年級學生作為輔助教學人員進行答疑:一名漢族學生和一名藏族學生,避免語言表達問題影響答疑效果。通常情況下,每個軟件的第一次課主要為軟件的使用演練,第二次課為“建筑師的房子”的設計圖繪制。細算下來,加上課余時間的練習,學生也需要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掌握一個輔助設計軟件并熟練使用,難度是非常大的。
由于本課程與其他理論型課程不一樣,更為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本課程的考核方式也略微不同。課程成績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學生平時成績,由各階段各軟件的繪圖作品所決定,占總成績的50%;另一部分為學生期末成績,由學期末提交的完整“建筑師的房子”設計文本所決定,占總成績的50%。因此,缺失了任何一部分的成績,其總成績都會受到較大影響,也給學生營造一種緊迫感和催生學習的動力。并且各階段作品不對設計做過多的要求合理即可。對各階段成果僅需提交電子版本,便于檢查繪圖中圖面干凈整潔與否。例如,在AutoCAD的學習成果中就著重檢查文件布圖、圖層設置、線型區(qū)別、精確度等。在Sketch up模型中則著重于模型的面是否整潔、貼材比例是否恰當、是否創(chuàng)建組件和群組以及尺寸的精確度等等。
通過一個年級的教學試驗,成果還是比較突出。一方面,覺得多數(shù)學生知識獲得較好。一個班級30名學生中80%左右的學生可以熟練使用教學內容中所包含的四個基礎通用輔助設計軟件,其余20%的學生也達到基本掌握四個基礎通用輔助設計軟件的常用繪圖命令,熟練度欠缺。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熱情較學期初大有提高,對技術類知識的學習抗拒性減小。學生基本了解一個完整的設計流程是怎樣的,所提交的作品也非常不錯。
圖1 學生各階段作品匯總示意;作者繪制
從教師方面來講,這種集中的教學時間和大容量的教學內容導致授課強度與難度都有所加大,但是卻減少了以往松散課程結構所出現(xiàn)的反復翻炒、反復宣講的現(xiàn)象,可以說是軟件操作類技術學習和對熟練度要求較高的動手類課程的較好學習方法。從學生方面而言,緊迫的課程結構,與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設計流程,容不得半點懶散,反而提高了問題解決能力和加強知識吸收。與之同時,高年級教學輔助人員的參與,既緩解了課程的嚴肅性,也調動了較內向學生的主動性,尤其是藏族學生。沒有教學輔助人員的參與,教學效果應該大打折扣。
雖然教學成果和學生反映都不錯,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部分學生反映課程強度過大,尤其是還未接觸過電腦的學生,覺得非??咕???尚械慕鉀Q方案是將課程調為每周一次,每次4課時,仍然在周六進行,上午老師主導教學下午和周末學生可自行演練。這樣可以提高學習的連續(xù)性。其次,學校反映課堂紀律較差,過度活躍影響到其他教室教學。由于配備了教輔人員,學生可以拋開心理負擔和怯懦,全身心投入到學學習中難免出現(xiàn)興奮。這個問題只能通過更換教學地點和時間解決??偠灾@種教學嘗試與探索是比較大膽的,成果也是比較正面的。
[1]孫曉峰,魏力愷,季宏.從CAAD沿革看BIM與參數(shù)化設計.建筑學報,2014(08):41-45.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Computer Aid Design Based on Architecture
WEI Qin
(School of Engineering,Tibet University,Lhasa 850000)
Takes Computer Aid Design course of Tibet University as a research example,the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wo aspects which includ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in order to improve architectural students'design and drawing abilitie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an architect.
Computer Aid Design;Computer Aid Architecture Design;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
西藏大學建筑學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1007-1423(2017)31-0047-03
10.3969/j.issn.1007-1423.2017.31.012
魏琴(1982-),女,重慶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城市設計、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2017-09-26
20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