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亦晴
省委黨校創(chuàng)新領導干部教育培訓模式挖掘紅色文化 推動教研創(chuàng)新
文|本刊記者 王亦晴
省委黨校母瑞山教研基地掛牌儀式現(xiàn)場
9 月20 日下午,中共海南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省社會主義學院)母瑞山教研基地(以下簡稱“母瑞山教研基地”)在定安縣母瑞山革命紀念園正式掛牌。同時,為期3 天的2017 年海南省處級領導干部綜合能力提升進修班(以下簡稱“進修班”)的“三同”(即黨員干部與基層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活動暨黨性教育課程也正式啟動。39 名省直機關正處級領導干部作為首批學員,參與了以紅色文化為內核的教研創(chuàng)新。
母瑞山素有“瓊崖井岡”之稱,是瓊崖革命的“搖籃”,在瓊崖革命史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土地革命時期,中共瓊崖黨組織在這里創(chuàng)立革命根據(jù)地并堅持武裝斗爭。在1928年、1932年中共瓊崖特委、瓊崖蘇維埃政府和瓊崖革命兩次轉入低潮時,保護中共瓊崖黨政領導核心和骨干成功躲開敵人的追擊和圍剿,為瓊崖革命保存了革命的火種,讓瓊崖革命武裝斗爭23年紅旗不倒成為傳奇。革命先烈留下的寶貴財富“母瑞山革命精神”(即“崇高理想、堅定信念,不怕犧牲、勇于獻身,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在今天仍然激勵無數(shù)人繼續(xù)前行。
“黨校因黨而立、為黨而辦,加強學員的黨性教育始終是黨校建設的重大使命,在教學布局中始終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睋?jù)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王和平介紹,建立“母瑞山教研基地”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落實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成果的創(chuàng)新舉措。該基地建成后,將成為省委黨?!包h性修養(yǎng)和革命傳統(tǒng)”紅色教育的品牌基地?!吧鐣l(fā)展永無止境,黨校的教學創(chuàng)新也永無止境。這不僅是一個教學基地,也是一個研究基地,將為省委黨校在干部培訓理念、內容、方式方法、組織管理等方面提供一個創(chuàng)新的平臺?!蓖鹾推秸f。
定安縣委書記陳軍告訴本刊記者,近年來,母瑞山紅色教育與發(fā)展,得到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委黨校、省直機關工委等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一直是各級領導干部黨性教育、政策理論教育的重要基地。據(jù)統(tǒng)計,今年以來,母瑞山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共承辦了36期培訓班,培訓1580人次。自行組織來母瑞山紀念館參觀學習的單位達1410多家,人數(shù)達到6.23萬人次。本次省委黨校教研基地正式落地母瑞山,為全省黨員干部學習教育開辟了新陣地,也使母瑞山革命精神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當天揭牌儀式后,學員們在母瑞山烈士紀念碑前默哀鞠躬,向革命烈士敬獻了花籃,一起重溫入黨誓詞。這也是本次進修班現(xiàn)場教學的一部分。
王和平介紹,本次進修班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采取“三同”模式,即與基層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進行體驗教學;并結合現(xiàn)場教學、專題講座、專題調查研究等方式開展培訓。此次培訓充分運用母瑞山獨特的紅色教育資源,通過豐富多樣的培訓方式,組織參訓學員深入學習瓊崖革命的光輝歷史和母瑞山精神,深刻領會黨領導的革命戰(zhàn)爭時期“山不藏人,人藏人”的精神內涵,增強群眾觀念,虛心向基層群眾學習,與基層群眾實現(xiàn)“三同”,接受艱苦地區(qū)、復雜環(huán)境的鍛煉和考驗,在深入體察民情中激發(fā)和樹立為民服務、愛崗奉獻、勤勉敬業(yè)、克己奉公、艱苦奮斗的理念,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yǎng)、強化宗旨意識、弘揚優(yōu)良作風,為建設美好新海南作出新貢獻。
記者看到,在現(xiàn)場教學環(huán)節(jié),進修班學員還參觀了母瑞山革命歷史展覽,回顧革命斗爭歷史,聆聽老一輩革命家和先烈們積極投身于瓊崖革命的光輝事跡,并通過實物及圖片資料等,重溫革命歷史,感受紅色歲月,領悟革命傳統(tǒng)。在專題教學環(huán)節(jié),80歲的母瑞山革命紀念園園長王學廣為學員講授母瑞山革命斗爭歷史,定安縣委黨校副校長王詩海講授母瑞山革命精神及其當代價值。在激情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進修班學員、唱紅歌、誦紅詩,緬懷革命先烈。在體驗式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員們參觀革命前輩艱難困苦的工作和生活舊址,到紅軍醫(yī)院遺址、紅軍劇團遺址、紅軍供銷社遺址、紅軍縫衣組遺址、紅軍交通處遺址等進行參觀學習,講解員講述母瑞山上那段艱苦歲月,學習革命先烈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
此次進修班帶班老師吳洪告訴記者,學員必須嚴格按照“三同”要求,注意言行舉止,放下架子、撲下身子、開動腦子,與農民群眾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同一張飯桌上吃飯、同一片田地里勞作,把田間地頭、農家院壩當課堂,虛心向農民群眾和基層干部學習,在實踐中錘煉思想作風?!八腥吮仨殗栏褡袷馗黜椉o律規(guī)定,特別是群眾紀律,不得在食宿方面向群眾提出額外要求,不得增加群眾任何負擔,不得收受群眾給予的任何禮物及土特產,學員在農戶家中的食宿等費用由跟班管理人員統(tǒng)一支付?!绷种拘壅f。
“這是一次感知母瑞山革命精神的感知之旅,也是一次共產黨員強身健骨的補鈣之旅?!笔」蚕揽傟牱阑鸨O(jiān)督部副部長崔穎告訴本刊記者,入住期間,他們與農戶親密接觸,“文”“武”兼修——所謂“文”是指與農戶交心訪談,了解他們的需求,向農戶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并要結合所住農戶家的情況,為農戶或村組發(fā)展生產、脫貧致富出謀劃策,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武”是指與入住農戶家庭一同從事采摘檳榔、田地耕作、菜園整理、養(yǎng)雞喂魚等農副業(yè)生產,還有學員集體整理村莊環(huán)境、清理水溝等勞動?!拔覀円獙W習老一輩革命家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在今后的工作中,牢記黨的宗旨,立足本職,在自己的崗位上作出應有的貢獻。”
王和平告訴本刊記者,在“大課”之外,全班分成4個學習小組,分別從打造紅色教育品牌、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實現(xiàn)“三同”、發(fā)展特色產業(yè)脫貧攻堅、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等4個方面開展課題調研活動。培訓結束后,召開班級學習總結交流會,組織學員暢談參加這次活動的體會、收獲、感想和意見建議。各學習小組提交1篇課題調研報告,班級要提交1份本次活動的總結報告。培訓結束后,要做好學習總結。黨支部(小組)活動進行思想?yún)R報、體會交流,為母瑞山教研基地長遠發(fā)展出謀劃策。
王和平透露,下一步,省委黨校將深入挖掘海南紅色文化精神內涵,定期組織黨員干部開展教研培訓,創(chuàng)新紅色教育形式,不斷改善“三同”辦學新模式,打造海南紅色教育特色品牌。并將和定安縣委、縣政府以及定安縣委黨校共同推進教研基地建設,研發(fā)有關課程,設計教學。現(xiàn)今已開展多個班次的教學,并在省內產生較大較廣的影響。今后省委黨校將加大對基地建設的智力支持力度,指導定安縣委黨校共同提升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努力將此打造成我省干部培訓的品牌基地?!跋M诟鞣降墓餐ο?,推進建設母瑞山教研基地建設,使母瑞山培訓基地不僅可以承接省內外干部教育培訓,對我省紅色教育資源的整合優(yōu)化起到帶動示范作用,還可以把母瑞山變成宣傳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和海南紅色革命傳統(tǒng)的重要窗口?!?/p>
“定安縣將以貫徹省七次黨代會精神為契機,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和革命斗爭史,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水平,完善管理制度,深度打造紅色培訓品牌,進一步加大對母瑞山黨員干部教育基地的建設力度,加大投入,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努力打造成為我省開展革命傳統(tǒng)、愛國主義、黨性修養(yǎng)、廉政教育、國防教育的重要場所?!标愜姳硎?,定安同時將母瑞山教研基地建設與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相結合,將紅色資源與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文物古跡、風情民俗等其他旅游資源融合,增強紅色旅游的吸引力、感染力,調動群眾的能動性和積極性,帶動定安縣及中部市縣的群眾增收致富。
本文責編/王亦晴 郵箱/jrhnwyq@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