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冬梅,王 莉,杜凌艷,郭 夢
(四川省樂山市人民醫(yī)院,四川 樂山 614000)
三種不同處理方式對腫瘤患者PICC帶管期間醫(yī)用粘膠劑相關性皮膚損傷的效果研究
熊冬梅,王 莉,杜凌艷,郭 夢
(四川省樂山市人民醫(yī)院,四川 樂山 614000)
目的探討三種不同處理方式對腫瘤患者PICC帶管期間醫(yī)用粘膠劑相關性皮膚損傷的效果研究。方法選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腫瘤科治療的腫瘤患者PICC帶管后發(fā)生醫(yī)用粘膠劑相關性皮膚損傷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三組,患者PICC導管均采用巴德公司的三向瓣膜導管,在B超引導下采用MST技術置入,日常護理換藥采用的換藥包均為3M中心靜脈置管護理套件。發(fā)生醫(yī)用粘膠劑相關性皮膚損傷后A組采用紗布換藥,B組采用康惠兒水膠體敷料,C組采用美皮康敷料,比較三組的治愈率。結果B組、C組皮膚粘膠劑損傷治愈率明顯高于A組,且治愈時間明顯少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敷料潮濕、松動、導管脫出等發(fā)生率明顯高于B組及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三種處理方式對腫瘤患者PICC帶管期間醫(yī)用粘膠劑相關性皮膚損傷的治療各具優(yōu)缺點,康惠兒水膠體敷料及美皮康敷料的治療效果更好。
腫瘤;PICC帶管期間;醫(yī)用粘膠劑相關性皮膚損傷;三種不同處理方式;效果研究
腫瘤患者PICC帶管是近年來腫瘤化療治療的重要手段,但在導管維護期間,由于導管、敷貼及膠布等相關因素的影響使得醫(yī)用粘膠劑相關性皮膚損傷日益增多,不僅影響了PICC治療效果,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醫(yī)療負擔。醫(yī)用粘膠劑常導致患者皮膚出現(xiàn)過敏、紅斑、皮膚浸漬、大皰性解除性皮炎、毛囊炎、皮膚撕裂傷等不適癥狀。醫(yī)用粘膠劑相關性皮膚損傷是指揭去醫(yī)用粘膠劑后皮膚出現(xiàn)紅斑或者其他皮膚異常(包括但不僅限于水皰、大皰、撕裂、浸漬)持續(xù)30 min以上或者更長時間[1]。PICC帶管期間皮膚粘膠劑損傷屬于接觸性皮炎的范疇,常規(guī)采用紗布換藥和爐甘石洗劑外涂等,效果一般[2]。近年來,水膠體敷料以及新型泡沫敷料的應用越來越多,但臨床鮮有關于紗布敷料、康惠兒水膠體敷料、美皮康敷料三種不同類型敷料的對比研究。本研究分析三種不同處理方式對腫瘤患者PICC帶管期間皮膚粘膠劑損傷的效果,現(xiàn)具體匯報如下。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腫瘤科治療的腫瘤患者PICC帶管后發(fā)生醫(yī)用粘膠劑相關性皮膚損傷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三組,各20例。A組男11例,女9例,年齡37~78歲,平均年齡(61.2±7.6)歲;B組男12例,女8例,年齡41~76歲,平均年齡(62.4±8.3)歲;C組男10例,女10例,年齡35~79歲,平均年齡(60.7±8.9)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腫瘤PICC帶管治療標準,均發(fā)生皮膚粘膠劑損傷;其中,直腸癌22例、乳腺癌19例、胃癌4例、白血病6例、肺癌2例、卵巢癌3例、食道癌4例;置入靜脈分類,貴要靜脈44例、肱靜脈16例;比較三組患者間的年齡、性別、腫瘤類型、置管靜脈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均采用巴德公司的三向瓣膜導管,在B超引導下采用MST技術下置入,采用的換藥包均為3 M中心靜脈置管護理套件。
所有患者均從皮膚完好部分開始由四周向中央、從下至上去除敷貼,去除導管固定器,將皮損周圍皮膚用乙醇消毒3遍,干后再用聚維酮碘消毒3遍,并消毒穿刺點; 更換正壓接頭,用生理鹽水沖管并正壓封管,再安裝導管固定器[3]。A組根據(jù)皮損范圍覆蓋無菌紗布,外層覆蓋IV3000透明敷貼,每日1次或者隔日1次;B組采用康惠兒水膠體敷料將皮損部位完全遮蓋,每周2次或者每周1次;C組采用美皮康敷料將皮損部位完全遮蓋,每周2次或者每周1次。三組均需注明維護時間、日期及換藥人,觀察有無敷料潮濕、松動、導管有無脫出,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情況,記錄三組治愈時間。
置管處皮損部位皮膚恢復正常,或留有色素沉著,無瘙癢、疼痛、紅腫,無再次新發(fā)皮疹[4]。
采用SPSS 19.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數(shù)據(jù)以“±s”,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B組、C組皮膚粘膠劑損傷治愈率明顯高于A組,且治愈時間明顯少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皮膚粘膠劑損傷治愈率比較[n(%)]
A組敷料潮濕、松動、破裂等發(fā)生率明顯高于B組及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PICC是經(jīng)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進行化學藥物治療腫瘤的一種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重要手段。但隨著PICC帶管的廣泛應用,其產(chǎn)生的皮膚粘膠劑損傷也逐漸增多,這對護理工作者更換敷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規(guī)無菌紗布覆蓋換藥需每日
[1]Mcnichol L,Lund C,Rosen T,et al.Medical adhesives and patient safety[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3,40(4):365-380.
[2]鄭莉華.惡性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術后皮膚損傷的預防和護理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2017,3(4):22-24.
[3]張曉玲,汪 丹,周 晶,等.兩種不同方法處理腫瘤患者PICC置管后皮膚過敏的療效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3):5869-5871.
[4]茅 靜,施如春,羊麗芳,等.薄型水膠體敷料治療PICC置管后重度局部皮膚反應的療效觀察[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6,8(2):143-144.
[5]關 琪,李國芳,黃艷霞.PICC置管敷貼部位發(fā)生過敏性皮炎后進行早期護理效果分析[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5,31(8):98-99.
[6]馬曉燕,高玉芳,魏麗麗,等.兩種方法治療腫瘤病人PICC相關皮膚過敏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2,26(4):1109-1110.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44.134.02
熊冬梅(1974.12.-),女,漢族,重慶人,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腫瘤內科護理或隔日操作1次,且粘貼不牢靠容易脫管,治愈耗時長,對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要求高,臨床療效一般??祷輧核z體敷料具有良好的修復皮膚損傷,調節(jié)皮膚表面水分平衡的作用,可促進皮損愈合,但其為自費,容易脫管[5]。美皮康敷料最大程度地減輕更換敷料時的疼痛和對創(chuàng)口或皮膚的損傷,促進皮損的愈合,缺點自費,價格偏高[6]。三種敷料各具優(yōu)缺點,康惠兒水膠體敷料和美皮康敷料治療效果更佳,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但費用相對較高,無菌紗布療效一般但費用低廉。臨床可根據(jù)患者情況選擇最為適宜的敷料。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