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滅亡后,14萬皇室貴族去了哪里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儀在袁世凱等人的逼迫下在故宮宣讀退位詔書,至此,近300年的清王朝壽終正寢,而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也宣告結束。清朝滅亡后,有14萬之多的清朝皇室成員一夜之間跌落神壇,他們都到哪兒去了呢?
圖中坐著的是溥儀之父、醇親王載灃,其余都是溥儀的兄妹,溥儀不在照片上,這是大清最后的皇族了
清朝滅亡后,有許多清代貴族妄圖恢復清朝。
如愛新覺羅·溥儀,在日本人的控制下,在滿洲當上了傀儡皇帝。被康德(1934-1945)譽為“康德皇帝”。日本投降后溥儀在沈陽準備出逃時被抓獲。新中國成立后溥儀在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接受學習改造,并于1959年被毛主席特赦并成為全國政協委員。溥儀于1967年因腎癌離世,終年61歲,其遺體先葬于八寶山,后遷移至清西陵。
再如肅親王善耆第十四女愛新覺羅·顯玗,對于愛新覺羅·顯玗這個名字大家很陌生,但如果說她的日本名字——川島芳子,估計就無人不曉。清朝滅亡后善耆想借日本的權力恢復國家,于是將女兒送到日本入籍川島家,成年后回到中國,長期從事間諜工作。川島芳子歷任滿洲“滿洲軍司令員”,“華北人民自衛(wèi)隊指揮官”等職位,參加了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和滿洲獨立運動等秘密軍事行動,被稱為“東方女魔”。1945年日本人投降。1948年3月25日,川島芳子以漢奸罪被判處死刑,在北京第一監(jiān)獄執(zhí)行死刑,當時41歲。坊間也有流傳說川島芳子匿名逃亡,直到1978年才去世。
東北是清朝的發(fā)祥地,是滿族人的故鄉(xiāng)。清朝滅亡后,大約有7萬的皇室成員來到他們的家鄉(xiāng),改名換姓做起了普通老百姓。
在遼寧省本溪市轄區(qū)內有一個小村莊叫“泥塔村”,愛新覺羅姓氏的皇親國戚大多流落到這里并在這里扎根。此后,愛新覺羅姓氏紛紛改名換姓,躲避追殺,從皇親國戚跌落到一介農夫,從此以務農為生。而在遼寧的滿堂村,至今仍居住著1200多位皇族后裔。
清朝有十大貴族姓氏,分別為:完顏、馬佳、佟佳、富察、費莫、那拉、烏雅、愛新覺羅、瓜爾佳、鈕祜祿。清朝滅亡后,他們都改名換姓,一直生存下來,如今都還在我們身邊,他們都改成什么姓氏了呢?
清朝馬佳姓氏主要位于黑龍江牡丹江附近,該氏族隨軍入關后少部分為官,大部分經商。本氏族起先多為鑲黃旗和正紅旗,入關后部分分支被封為正黃旗。清朝滅亡之后,馬佳改成馬姓。
完顏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女真族姓,以地為氏,是金朝皇族,也有部分是金國賜姓者。完顏氏在女真語中是“王”的意思,即帝王之王。
目前,安徽、福建、臺灣的完、苑、粘姓者,經查證都是金代女真宗室的完顏氏后裔。而金朝滅亡以后,完顏守祥東歸,其后世子孫得到后金(清)的認可,納入鑲黃旗滿洲。今日完顏氏多改漢姓為王或汪。其他完顏姓氏還有蘇、顏、符、院、顧等,都是漢室姓氏。
富察氏,又作“傅察”、“富爾察”,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該族世居沙濟、葉赫、額宜湖、扎庫塔、蜚悠城、訥殷、額庫倫、吉林烏啦、長白山等九處。后隨漢習俗是以改寫富、傅、付。富察氏支系繁多,是今天滿族中僅次于關姓的大姓。
佟佳跟完顏一樣,是女真族古老姓氏之一,本為地名,后因以為姓。佟佳氏氏族甚繁,支系眾多。清朝滅亡后,佟佳改姓氏為佟、童、仝等。
因坍塌位置巖層的突變,表現為黃沙土層,坍塌必出現漏空,地面存在重要建筑物金威啤酒廠污水沉淀池,采用地表和洞內深孔注漿對漏空區(qū)域和不穩(wěn)定巖層進行加固,以保沉淀池的安全和隧道掘進順利通過軟弱地層,擬在實施注漿期間為準確掌握因注漿影響對地表沉降是否存有變形,則在該地段進行監(jiān)測為必要的重點;如出現異常,及時對地表及洞內注漿參數進行調整,加強支護體系,保證地表和隧道施工的安全。
愛新覺羅是清朝皇室的姓氏,清朝滅亡后,愛新覺羅氏改成金、趙、肇、羅、艾等姓氏,如今這些姓氏的人還挺多的。
鈕祜祿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長白山區(qū),清朝滅亡后,這個姓氏也隨即消失了。烏雅是清朝滿族姓氏之一,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屬正黃旗。使用的人極少,清朝滅亡后,他們基本都銷聲匿跡了。
烏雅是清朝滿族姓氏之一,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屬正黃旗。使用的人極少,清朝滅亡后,他們基本都銷聲匿跡了。
瓜爾佳氏是女真族加古部落的稱謂,后裔族人所冠的漢姓,還有石、鮑、汪、李、高、顧、白、胡、郭、果、蘇、葉、常、喜、侯等。
費莫這個姓氏比較少,但清朝時期也是貴族姓氏,后來改成費、麻等,如今這兩個姓氏的人都比較少。
清朝那拉氏非常出名,有四個分支,分別是葉赫那拉、哈達那拉、烏拉那拉、輝發(fā)那拉,比如慈禧太后就是那拉氏,清朝滅亡后,那拉氏改為那、南等姓氏。
此外,一些非富即貴的清朝皇室都選擇移居海外,過著安穩(wěn)富裕的生活。尤其是溥儀被日本人扶持之后,親戚們仗著和溥儀的關系,拖家?guī)Э谝凭尤毡?,因為方便,日本和南洋成了他們移居的首選之地。而更有錢的則移民到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
眾所周知,清朝對皇室的優(yōu)渥待遇在歷朝歷代都是名列前茅的。自入關以來,八旗子弟就憑著皇親國戚的身份,享有各種特權和待遇。只要生得好,每年就能定期從朝廷那里領到大量的俸祿,還能分得不少田地用來出租給佃戶。但清朝滅亡以后,這些人的末日也就來了。
榮祿的女兒瓜爾佳氏,在清朝滅亡后還不死心,希望能復辟。她起初一直把復辟清廷的希望寄托在父親的老部下袁世凱身上。她與端康太妃來往密切,經常湊在一起,密謀復辟大計,還拼命聯絡各路軍閥,結果被很多中間人騙走了大量的珍寶和錢財。1915年,溥儀生母瓜爾佳氏聽聞袁世凱準備稱帝,絕望之中自殺未遂。
溥儀的二妹曾說:“當年母親請人置辦田產,結果找明白人一看,所謂地契差不多都是假的。這讓一向以精明著稱的母親陷入了極度的痛苦中。”沒有了特權保護,這些末代貴族仿佛虎落平陽。
由于被騙子所騙,瓜爾佳氏和端康太妃的關系也出了問題,端康太妃指責她中飽私囊,她又苦于無法解釋。另外,漸漸長大的溥儀多次頂撞端康太妃,太妃一生氣就拿她出氣。1921年9月,端康太妃坐在永和宮大殿內,竟然讓瓜爾佳氏和溥儀的老祖母在殿外跪了一個上午,心高氣傲的瓜爾佳氏回去后就自殺了。
相對于瓜爾佳氏的悲劇,另一個“鐵帽子”的人生更耐人尋味??饲诳ね蹶躺乔宄醴獾陌舜蟆拌F帽子”中的一家,在清朝可謂權重一時,不過可惜的是克勤郡王并沒有享受到清朝的榮光。在繼承王位兩年以后,溥儀退位,這些鐵帽子親王已不能從朝廷里領到薪水俸祿。
失去了經濟來源,又習慣了大手大腳的王爺,為了能繼續(xù)過上之前那種吃喝嫖賭的生活,只得變賣祖產,甚至連家里祖墳的地都賣了。不過可能是年輕的原因,克勤郡王被人坑得不少,把價值連城的寶貝都賤賣了。
沒過幾年,賣祖產的錢花完了,家里連下鍋的米都沒了,沒辦法,晏森只好干起了拉洋車的買賣,開始買賣還不錯,因為北京城誰都知道,拉車的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鐵帽子王爺晏森,抱著好奇心理想試一試,非常多的人去坐他的車,可是久而久之人們也都習慣了。
后來溥儀聽說了這事后,覺得晏森拉洋車丟大清皇室的人,于是將他帶到東北,想給他謀個一官半職。結果晏森去了東北之后,受到了日本人的冷遇,說是只有社會上有聲望的人才能夠在偽滿洲國政府中任職,被拒絕的晏森只能回到北京繼續(xù)拉車。
還有一種說法是,溥儀在他臨走的時候給他下了死命令,還給了他不少錢,條件就是再也不能在北京城里拉車,后來晏森在北京城里再也沒露過面,直到終老死去,現在北京人把他的墳墓叫作車王墳。
(人民網2017.4.8、《人生與伴侶·極品》2017年07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