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一只貓
【適用話題】長遠眼光 投資自我 成功與失敗
前段時間,某基金發(fā)了一套扎心文案,“年紀越大,越?jīng)]有人會原諒你的窮”:
每天都在用六位數(shù)的密碼保護著兩位數(shù)的存款。
在家心疼電費,在公司心疼房租。
小時候總騙爸媽自己沒錢了,現(xiàn)在總騙爸媽“沒事,我還有錢”。
許多還在溫飽線上掙扎、遠達不到“經(jīng)濟獨立”的年輕人,表示句句戳心、共鳴滿滿。
關(guān)于“月光族”,羅永浩講過這么一句狂話:“年輕人不理財,是因為自信自己將來能掙大錢?!彼f:“我15年前(二十多歲的時候)在新東方,年薪掙到60多萬,但每個月都月光,甚至有時還需要向同事借錢撐個一兩天,等發(fā)了工資再還回去?!?/p>
羅永浩那隨掙隨花的60萬,花在了三個部分:“三分之一花在買書、買碟,三分之一請朋友吃飯,三分之一孝敬父母以及自己的生活開支……”很明顯,孝敬父母和生活開支是必要的部分;而沒必要卻很重要的部分,就落在了“請朋友吃飯”和“買書買碟”上。一個是維系和擴展人脈、一個是自我修養(yǎng)和熏陶。
同樣是花了錢,生活開支是消耗性消費,動作完成后,不會帶來任何增益效果。而投資性消費,花在經(jīng)驗、人脈、精神積累上,支出之后,還會有收入。我們通常說,一個人想在資本社會立足,必須具備一定的心智、能力和資源,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
有自信掙大錢的年輕人,敢于把賺來的每一分錢花在這三樣上,并形成投資—產(chǎn)出的良性循環(huán)。
這種“月光族”從不瞎忙,雖然沒有存款,卻并不是窮人。
當(dāng)一個有能力的人,還在想方設(shè)法地拓寬和加深自己的水平、挖掘和發(fā)展自己的現(xiàn)有資源,在前面等著他的怎么會是一窮二白呢?
就像“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的,就算把他所有的財產(chǎn)拿走,讓他變得一文不名,他照樣能賺得盆滿缽滿。比存款更重要的,是你的賺錢能力。
(田龍華摘自作者微信公眾號)
【素材分析】怎么樣讓自己的消費產(chǎn)生價值?羅永浩給出了答案:年薪60萬時他僅用工資的三分之一來維持必要開銷,其余三分之二全部用來投資自己,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是睿智的。錢不是省出來的,年輕時一定要學(xué)會投資自我,從心智、能力、資源這些方面多做努力,不要等到年老面對單薄存款和無法突破的自己,才后悔不已。自我投資,增強自我軟實力,會進一步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使人更自信,更“富有”。
【速用名言】
1.上帝把錢作為禮物送給我們,目的在于讓我們購買這世間的快樂,而不是讓我們攢起來還給他?!堆蚱ぞ怼?/p>
2.我們手里的金錢是保持自由的一種工具,我們所追求的金錢,則是使自己當(dāng)奴隸的一種工具?!▏骷?盧梭
(特約教師 宗銀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