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速遞·援助】捐獻造血干細胞,要經歷身體上的疼痛,還要經歷心理上的恐懼掙扎。誰敢?誰肯?許艾菲敢,她接到通知后沒有猶豫,慷慨義捐。因為她心里想的是另一個急需救助的生命。許艾菲用親身的經歷、正確的認知,消除了很多人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顧慮。她的親力親為讓捐獻呼吁更可信有力,帶動了更多的人。
【適用話題】愛的奉獻;生與死;信譽;人生價值
(特約教師 賈淑霞)
2017年9月13日,因為在微博上發(fā)布“捐獻日記”,1989年出生的許艾菲成了“網紅”。微博發(fā)布后不久,中華骨髓庫浙江分庫的咨詢電話便成了“熱線”,各地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報名人數也在上升,很多報名者說是看了許艾菲的微博自發(fā)報名。
捐獻造血干細胞這種一般人不會有而且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經歷,我要好好做一個總結。
從18歲開始,我每年都固定獻血。2009年一次獻血的時候,順便留了兩管血樣,入了中華骨髓庫,十萬分之一配型成功概率,我當時猜沒那么巧吧。
2017年5月2日,突然接到來自省骨髓庫的電話,通知有患者和我配型成功了。5月24日電話再來,我也就同意了。許多在骨髓庫配型成功的患者,最后時刻捐獻者反悔了,硬生生掐滅了患者的希望。所以志愿者們,請考慮清楚再入庫。
6月7日接到了高分辨配型通知,其實我已經全相合配型了,再做高分辨是為了保證正確。7月10日醫(yī)院給我安排了體檢,體檢結果出來到捐獻的有效期是三個月,超過三個月再捐獻體檢又要再來一遍。一切時間要根據患者身體情況來安排。抽血之類的常規(guī)體檢很簡單,體檢費用是患者掏錢的,所以你懂的,別反悔。
8月21日,電話又來,通知我已經安排好捐獻的日期了,要我最近注意身體。9月8日早上,我去了浙江省中醫(yī)院。直到11日,每天早晚共兩針動員劑。打完針就在對面酒店住下了。食宿交通費都是患者一方來承擔費用。
8日晚上,打完兩針之后,感覺到身上有些略微發(fā)熱,但是不難受,腰有些酸脹,但不值得一提。9日到11日四天八針,兩個大手臂感覺要成馬蜂窩。9月12日早上開始正式采集,由于采集過程不能上廁所,不敢喝水就到了醫(yī)院。先是在手臂上打了留置針,推了20毫升鈣,因為采集過程中鈣大量流失,身體會發(fā)麻。在五個多小時中,我一共推了三次鈣進身體。推鈣很神奇,大概十秒之后,喉嚨身體會一瞬間發(fā)熱,就像喝了一口白酒一樣。
兩個手臂各打一針,一進血一出血,出血經過分離機震蕩留下需要的干細胞,剩余的慢慢輸送回體內。最艱難的不是打針和血被抽走,而是躺著不能翻身不能抬手臂,連鼻子嘴巴癢癢了,都要讓別人幫忙,結束之前,渾身麻痹很崩潰。在經歷了五小時二十分鐘的挺尸不動,九次循環(huán)采集,終于采集夠了198ml。
留下一點點血樣去檢測采集量是否夠用,大袋的干細胞貼上了標簽,乘著下午杭州飛往天津的航班,帶著我最寶貴的心意,送去給患者。到此捐獻完成,身體太好的結果就是人家說的不良反應都沒有出現,非常幸運、非常榮幸能幫到別人,希望未來世界能善待我,能善待所有的好人。
(摘自作者新浪微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