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龍
【摘要】 物理教學中使用比較法,能讓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突出,同時能將一些抽象的理論變得更為直觀,便于學生理解。本文主要以電功率教學為例,探究對比法在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物理知識的學習真正地掌握對比法的使用細則,并能在今后的學習中多加應用。
【關鍵詞】 電功率 對比法 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11-117-01
0
比較法在物理教學中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具體的教學中使用比較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也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應用比較法能深化物理知識的理解、便于進行知識對比記憶、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區(qū)分中尋找物理知識學習規(guī)律。但在比較法使用時需要注意不要過于盲目,避免出現(xiàn)教學內容偏差,誤導學生。
一 、物理教學中比較法應用的意義
從物理學角度考慮,同一個研究對象若從不同角度進行對比,能比較出來兩者的優(yōu)勢與不足,在對比中將相同與不同羅列出來,能讓學生更容易的掌握物理學習規(guī)律。而不同的研究對象之間也有著相似或者相同的物理規(guī)律,所以在具體應用時也要根據(jù)情況合理使用。研究中主要從研究對象的特征出發(fā),使用比較的方式,教師能為學生傳遞知識的同時,也能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用物理思維思考問題??傊容^法在物理教學中具體的應用應從兩方面著手,第一是認識同一個研究對象的差異性,既求異比較;第二是同一類研究對象中的相同思路對比,既求同比較。
二、電功率教學中的比較法運用
(一)新概念的引入
很多物理概念之間都存在著很大的相似之處,其中有很多規(guī)律都隱藏在這些概念之中。教師在對一些概念進行講解之后,可以通過對比法將其他概念也相應的引入到教學當中,使得學生在學習當中更加容易,并且也能夠將各個概念之間的規(guī)律總結出來。譬如在講解電功率教學相關內容時,便可以先為學生講解電功率相關的所有概念。如電功率便是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其所表示的,是電流做功的速度。一個用電器的功率,為其在一秒時間內所消耗的電能值。如果其在特定時間t內所消耗的電能總量為W的話,那么這個用電器的理論功率便是P,P=W/t,電功率的值為導體端頭電壓乘以t時間內通過電流的乘積。
由上述可知,電功率同時也是一種能量的體現(xiàn)。而這種能量的表現(xiàn)形式,與動能非常相似。動能可以理解為物體通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而這種能量如果用電子動能來展示的話,在特定時間t內通過導體的電子都具有動能,這些電子的動能之和,與在電子通過導體之后的動能之和之間的差值,便是用電器所消耗的能量,也既是電功率。
同樣的,與摩擦力做功相對比,當物體通過一段路程后,由于在這段路程當中受到摩擦力的影響而損失的能量,便是摩擦力所做的功。電子在通過導體時,受到電阻的影響同樣也會損失一定的能量,這種能量的損失與摩擦力造成的能量損失十分相似。在這種對比當中,動摩擦因數(shù)便相當于電阻。
(二)習題比較
習題比較法的應用主要是強化具體的知識內容學習。很多知識點在應用時有相似之處,若學生在平時不能多加注意,會在具體使用時出現(xiàn)混淆,所以通過習題比較法,區(qū)分相似知識點的不同之處,能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讓學生思考220v、40w和220v、100w的兩個燈泡串聯(lián)在220v的電路中,哪個燈泡更亮?通過這種比較的方式學生可以清晰的了解到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應用要點。若使用100v的低壓進行送電,送抵到100000v的高壓電上,通過計算最終損耗到的功率是多少呢?這道試題的出現(xiàn)主要是強化高壓送電的常識,讓學生再次深化知識點,理解概念。
三、比較法應用時的注意事項
在電功率比較法應用時,很多方面有待注意。電功率是電流做的功,所以就要對電流進行深入了解,若不能了解電流的產(chǎn)生和特征,對接下來的教學而言將會產(chǎn)生極大的阻礙。教師可以通過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對電流有全面的認識,但是在比較中應重視選用哪種比較法,否則方法不當會事倍功半。如在進行電流與水流比較的時候,部分教師根據(jù)水位差變化引發(fā)水流動引出電壓差能讓電荷發(fā)生定向移動最終形成電流,但是這種說法不夠精準,若仔細探究教師在后續(xù)講解中將很難自圓其說,原因是水流的定向流動與電荷的定向移動在形成機制上是完全不同的。有水位差不一定就能形成水流,但是導體的兩端若有電壓差電流一定會形成的。反之,水的流動一定要有水位差嗎?其實不然,水平放置的水管兩端若有水壓差,水流也會形成,但是若電路的兩端不具有電壓差,電路中將很難產(chǎn)生電流。何況在運用到抽水機以后,能將水位直接從低端拉上來,但是若想讓電流從低端過渡到高端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師在進行問題講解的時候,需要將不同之處清楚的講解給學生??偠灾?,物理量的特征有相同因素,也有不同因素,所以比較時應分析清楚,是求異還是求同。
四、結束語
物理知識內容抽象且難以理解,因而在教學中廣泛使用比較的方法,合理的分類知識,并將求同與求異更好的結合起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生不但能學習到物理知識,也能在無形中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比較法的使用十分符合當代教育學規(guī)律,將抽象的知識納入到全新的知識系統(tǒng)中,使其有原有的抽象知識變成形象的知識,由難變易,變繁為簡,在激發(fā)學生想象能力的同時,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遷移,從而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
[ 參 考 文 獻 ]
[1]馬淑英; 陳雅麗.怎樣在教學中講解動能及動能定理[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2015(11):12-13.
[2]張宗瑞.對比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6(11):12-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