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代的發(fā)展下,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場所,已經逐漸退出了年輕人的視野中。本文就現今文化館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促進文化館做好群眾文化管理工作的措施,希望能夠幫助文化館在新時代下更好地發(fā)展。
關鍵詞:文化館 文化管理 有效措施
現今社會,在大多數群眾的意識里,提高文化素養(yǎng)的第一場所就是圖書館以及一些可以自由閱讀的書店,而文化館則逐漸淡出人們的意識。據相關調查顯示,大多數群眾對于文化館完全處于陌生狀態(tài),有些群眾即使知道文化館的存在,也不明確文化館究竟是做什么的。由此可見,文化館對于群眾的吸引力,特別是年輕人的吸引力并不高。所以,在各種文化娛樂活動不斷涌現的當今社會,文化館作為文化娛樂宣傳機構面臨著嚴重的市場競爭。文化館若想更好地發(fā)揮自身價值,在加大自身宣傳力度的同時,也要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
一、當前文化館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大多數文化館的相關文化服務而言,普遍存在兩個問題。
第一,沒有做好相關的文化宣傳工作?,F在大多數年輕群眾對文化館知之甚少的原因與相關的文化館宣傳程度不夠有很大的關系,不能做到廣泛有力地宣傳知識,在大多數年輕群眾的視野里根本沒有出現與文化館有關的信息。[1]
第二,文化館的文化服務質量不到位。文化館的服務質量達不到一定的標準,也是導致群眾對文化館認可程度降低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上升,對于文化的服務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當下,各類文化娛樂活動層出不窮,文化館如果沒有將自己的服務質量以及文化節(jié)目的整體質量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上,在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中則將處于劣勢。所以,文化館的文化質量和服務水平,是文化館在群眾文化中發(fā)揮有效作用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文化館做好群眾文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職能
文化館的職能大致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以提高群眾文化素養(yǎng)、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為目的的各種文化展覽、文化講座、文化培訓等社會教育;第二是通過組織舉辦各類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培養(yǎng)群眾藝術骨干,組建以業(yè)余群眾愛好者為主體的文藝團隊;[2]第三是完成文化信息全球化共享的數字文化信息服務工程??偠灾幕^的主要職能是通過扶持和幫助各類文化活動的舉辦,并給予技術性的指導以及場地上的支持來幫助群眾提高文化素養(yǎng)。所以,只有進一步發(fā)揮文化館自身的職能,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文化館在群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在新時代下,文化館要從自身的職能入手,不斷優(yōu)化和增強職能作用,才能更好地做好群眾文化工作。
(二)增強文化館的宣傳力度
除提高文化館的文化質量服務水平外,也要增強文化館的宣傳力度。只有擴大宣傳力度,才能增加文化館的影響力,使更多的群眾了解文化館,投身到文化館的相關文化活動中。在大多數年輕人對文化館的意識淡薄的情況下,增強文化館在群眾中的存在感就顯得尤為重要。即使文化館已經將自身的職能強化到一定程度,卻達不到一定的知名度,就沒辦法使更多的群眾感受到文化館的文化氣息。所以,文化館要積極舉辦和宣傳符合各年齡段群眾需求的新型文化娛樂活動,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群體。[3]與此同時,活動的內容也要新穎,與當下社會的一些潮流文化、焦點文化相貼合,這樣才能更具有吸引力?,F在文化館大多數受老年群眾藝術愛好者喜愛,年輕的群眾文化愛好者寥寥無幾,主要原因是年輕的群眾文化愛好者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文化館。所以,增強文化館的宣傳力度,才能吸引更多年輕的群眾文化愛好者。
(三)提高整體服務質量
除以上提到的兩點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整體服務質量的提高。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文化活動內容的質量和水平;二是相關文化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和水平。首先,只有文化活動內容的質量和水平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夠獲得更多群眾的認同,進而吸引更多的群眾。其次,文化館相關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只有不斷地提升,才能更好地做好文化館的相關工作,促進文化更好地交流和發(fā)展。
三、結語
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傳承和發(fā)展的重要場所,是城市的一項基礎設施。在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下,文化館要做到與時俱進,從強化職能入手,逐步擴大宣傳,打開文化館的知名度,與時代特點相結合,優(yōu)化文化活動內容和人員的文化服務水平,更好地促進文化與社會環(huán)境相融合。
參考文獻:
[1]王建政.淺析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實踐中的職能與發(fā)揮[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6(02).
[2]向永瓊.淺談如何強化文化館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7(02).
[3]胡華.淺談文化館的群眾文化輔導作用及發(fā)揮[J].商業(yè)文化,2016(12).
(作者簡介:侯小倩,女,本科,福建省順昌縣文化館,群眾文化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舞蹈)(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