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壽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 放射影像科 (福建 福州 350004)
探討卵巢惡性腫瘤的MRI表現(xiàn)及診斷價值
周振壽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 放射影像科 (福建 福州 350004)
目的:研究MRI應用于卵巢惡性腫瘤的診斷中的特征及診斷價值。方法:從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卵巢惡性腫瘤患者中隨機性的選擇40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手術病理證實,對40例患者實施MRI檢查,并觀察其表現(xiàn),分析MRI臨床診斷價值。結果:40例卵巢惡性腫瘤患者中34例患者為單側卵巢病變,6例患者為雙側卵巢病變;經(jīng)MRI檢查,40例患者共檢出卵巢腫塊53個,其中包括28個囊實性腫塊,7個囊性腫塊,18個實性腫塊;MRI檢出率高達100%,對腫瘤性質定性的準確率為77.50%。結論:臨床在卵巢惡性腫瘤的診斷上可采用MRI進行診斷鑒別,其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能夠為臨床治療提供有利依據(jù),值得臨床推廣。
卵巢惡性腫瘤 MRI 表現(xiàn) 診斷 價值
卵巢惡性腫瘤在臨床十分常見,屬于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和子宮體癌,且卵巢上皮癌病死率在各類婦科腫瘤中占據(jù)首位,卵巢惡性腫瘤對婦女的健康、生命造成嚴重威脅,臨床有效診治十分重要[1-2]。由于卵巢胚胎發(fā)育、組織解剖結構及內(nèi)分泌功能較為復雜,其病變早期無典型癥狀,在術前對卵巢腫瘤的良惡性辨別十分困難,故而早期有效準確的診斷是臨床一個難題[3]。MRI有較好的軟組織分辨力和多方位任意成像的特點,加之特殊掃描序列的選擇及動態(tài)增強的應用,用于卵巢腫瘤的診斷有顯著優(yōu)勢[4-5]。本研究對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卵巢惡性腫瘤患者進行觀察,觀察分析其MRI表現(xiàn)及診斷價值,現(xiàn)將具體報告如下。
從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卵巢惡性腫瘤患者中隨機性的選擇40例,對40例患者實施MRI檢查。40例患者年齡22~76歲,平均年齡為(51.4±9.2)歲。本次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入組患者均經(jīng)過手術病理確診,臨床主要有腹痛、腹脹、盆腔腫塊等表現(xiàn)。
MRI掃描:采用磁共振掃描儀(Siemens Avanto 1.5T),患者檢查前膀胱適當充盈,以中腹部至恥骨聯(lián)合水平為掃描范圍,所有患者實施常規(guī)平掃及增強掃描。盆腔平掃行橫軸位T1WI、橫軸位T2WI、矢狀位T2WI及冠狀位T2WI掃描,增強掃描行橫軸位、矢狀位及冠狀位脂肪抑制T1WI掃描。橫軸位設置層厚5mm,層間距1mm;矢狀位和冠狀位層厚設置4mm,層間距1mm。完成平掃后取Gd-DTPA作為增強掃描的對比劑,以2.0mL/s的注射流率經(jīng)肘靜脈注入,劑量為0.2mmol/kg,總劑量必須在30mL以內(nèi)。
對所有患者的MRI圖像進行觀察分析,著重對腫瘤部位、大小、結構、侵犯范圍、邊界及強化程度等進行觀察。以手術病理的結果作為參照來判斷MRI定位、定性的準確率。所有的MRI圖像均通過同一有豐富臨床經(jīng)驗的專業(yè)醫(yī)師進行獨立閱片。
選取版本為SPSS21.0的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組計算機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分析處理,經(jīng)χ2檢驗,完成組間計數(shù)資料的分析比較,采取t檢驗,完成組間相關臨床指標的比較,以標準差表示,P<0.05為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40例卵巢惡性腫瘤患者中34例患者為單側卵巢病變,6例患者為雙側卵巢病變;經(jīng)MRI檢查,40例患者共檢出卵巢腫塊53個,其中包括28個囊實性腫塊,9個囊性腫塊,16個實性腫塊,與手術病理檢查結果一致,MRI檢出率高達100%;而通過MRI檢查有9例患者術前未能夠完全正確的對其定性,對腫瘤性質定性的準確率為77.50%,見表1。
2.2.1 卵巢癌
40例卵巢惡性腫瘤患者中12例患者為漿液性囊腺癌,其中10例為單側,2例為雙側,總共14個病灶;而黏液性囊腺癌僅有2例,共3個病灶;1例未分類的囊腺癌,共有病灶1個。在漿液性囊腺癌患者中,有1個病灶表現(xiàn)出囊性腫塊,9個病灶表現(xiàn)為囊實性腫塊,4個病灶表現(xiàn)為實性腫塊,可見T1WI低或等信號,T2WI高或略高信號,信號較為不均勻,在實施增強掃描后實性部分及囊壁有明顯強化。在黏液性囊腺癌患者中,3個病灶均為囊實性腫塊,其同樣呈現(xiàn)T1WI、T2WI不均勻信號,病灶內(nèi)可見出血征像。在未分類的囊腺癌患者中,其中1個病灶主要表現(xiàn)為實性腫塊,另外1個病灶表現(xiàn)為囊實性腫塊。經(jīng)MRI檢測,卵巢囊腺癌的腫塊均較大,病灶有分隔,可多房,分隔及囊壁均較厚,超過3mm,可呈不規(guī)則增厚,部分患者伴有輔助征象,包括累及宮旁1例、大量腹水1例、少量盆腔積液5例、侵犯子宮1例。
2.2.2 囊性畸胎瘤惡變
40例患者中囊性畸胎瘤惡變患者共3例,3個病灶,1個病灶表現(xiàn)為囊實性腫塊,另2個病灶表現(xiàn)為囊性腫塊。2例患者均可見脂肪成分,1例患者病灶呈分葉狀腫塊,另1例可見脂液平面,有結節(jié)狀突起,病灶邊界較為清楚。該2例患者的2個病灶均表現(xiàn)出信號不均勻情況,其中1例患者伴有少量的盆腔積液征象。
2.2.3 無性細胞瘤
40例患者中無性細胞瘤患者共3例,3個病灶,1個病灶表現(xiàn)為囊實性腫塊,另2個病灶表現(xiàn)為實性腫塊。2個病灶均較為巨大。其T1WI表現(xiàn)為等信號和低信號,T2WI表現(xiàn)為高信號,信號不均勻。2例患者均伴有大量腹水的征象,其腫塊與鄰近組織結構的分界較為模糊。
表1. 40例患者病理結果
2.2.4 轉移瘤
40例患者中轉移瘤患者共7例,5例單側,2例雙側,共13個病灶,7個病灶表現(xiàn)為囊實性腫塊,6個病灶表現(xiàn)為實性腫塊。其T1WI表現(xiàn)為等信號和低信號,T2WI表現(xiàn)為高信號,信號不均勻,增強掃描之后可見實性成分及囊壁明顯強化。
2.2.5 癌肉瘤
40例患者中癌肉瘤患者共2例,均為雙側,共4個病灶,1個病灶表現(xiàn)為囊實性腫塊,另3個病灶表現(xiàn)為實性腫塊。2例患者病灶均呈分葉狀腫塊,T1WI表現(xiàn)為低信號,T2WI表現(xiàn)為高信號,信號不均勻,增強掃描后實性部分明顯出現(xiàn)強化。
2.2.6 交界性腫瘤
40例患者中交界性腫瘤患者共10例,均為單側,共11個病灶,5個病灶表現(xiàn)為囊實性腫塊,另6個病灶表現(xiàn)為囊性腫塊。所有病灶T1WI表現(xiàn)為低信號或低、等信號,T2WI表現(xiàn)為高信號,信號不均勻,增強掃描后實性部分、囊壁明顯出現(xiàn)強化。
卵巢惡性腫瘤中以上皮細胞癌最為多見,其次為惡性生殖細胞腫瘤,卵巢上皮癌患者手術中發(fā)現(xiàn)腫瘤局限于卵巢的僅占30%左右,大多已經(jīng)向雙側附件、大網(wǎng)膜、子宮等器官擴散,因此在早期有效準確的診斷是臨床一個難題[6-7]。
囊腺癌在婦科惡性腫瘤中最為常見,其常對雙側卵巢造成侵犯,在本次研究中40例卵巢惡性腫瘤患者有13例為囊腺癌,其中2例為雙側,且囊腺癌中以漿液性最為常見。囊腺癌在MRI診斷中主要表現(xiàn)為囊實性腫塊或實性腫塊,也有少部分為囊性腫塊,腫塊較大,呈多房,可有分隔,分隔及囊壁較厚,病灶內(nèi)可呈乳頭狀突起,實性成分較多。本組患者囊性畸胎瘤惡變患者3例,其惡變主要來源于視網(wǎng)膜、腦膜、畸胎瘤內(nèi)皮膚等部位的黑色素母細胞,若良性囊性畸胎瘤旁邊或其內(nèi)出現(xiàn)明顯非脂性的實質性組織,應高度懷疑惡變。本組患者無性細胞瘤3例,腫瘤常較為巨大,呈不規(guī)則或卵圓形,多表現(xiàn)為囊實性或實性腫塊,信號不均勻。本組患者轉移瘤7例,其腫瘤表現(xiàn)為不規(guī)則或圓形,多為囊實性或實性腫塊,囊實性者多以實性成分為主,通過增強掃描可見實性部分或囊壁明顯有強化。本組患者交界性腫瘤患者10例,其影像學表現(xiàn)往往與惡性腫瘤不易鑒別,要確診需通過手術病理來進行。
MRI平掃加增強掃描能夠有效鑒別卵巢良惡性腫瘤,且通過增強掃描能夠使腫瘤內(nèi)部結構的顯示得到改善,同時還能改善腫瘤與其周圍組織的關系的顯示,能夠更清晰地將卵巢惡性腫塊的特有征像顯示出來,對惡性腫瘤診斷、分期均有較高的應用意義[8]。本次研究結果對以上的結論進行了相應的證實。
綜上所述,臨床在卵巢惡性腫瘤的診斷上可采用MRI進行鑒別診斷,其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能夠為臨床治療提供有利依據(jù),值得臨床推廣。
[1] 成啟華,李艷,楊永貴,等.卵巢惡性腫瘤的MRI診斷與誤診原因分析[J].放射學實踐,2012,27(1):81-84.
[2] 鄒錦榮.卵巢惡性腫瘤的MRI診斷與誤診原因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25):53-55.
[3] 曾鵬程,陶輝,曹斌,等.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在診斷卵巢惡性腫瘤中的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6,32(5):746-748.
[4] Takeuchi M,Matsuzaki K,Nishitani H,et al.Di ff 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ovarian tumors:di ff 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solid components of ovarian masses.[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tomography,2010,34(2):173-176.
[5] 朱花敏,史長征,李恒國,等.卵巢腫瘤的MRI與手術對照觀察[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2,31(7):992-995.
[6] 王俊.MRI在良惡性卵巢腫瘤臨床鑒別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醫(yī)藥前沿,2016,6(23):176-177.
[7] 陳薈竹,王夢甜.卵巢惡性腫瘤的影像學診斷進展[J].中華婦幼臨床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5,11(1):86-90.
[8] Medeiros LR,Freitas LB,Rosa DD,et al.Accurac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ovarian tumor:a systematic quantitative review.[J].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1,204(1):67.
1006-6586(2017)22-0075-02
R737.31
A
2017-09-04
周振壽,主治醫(yī)師,主要研究:腹部及骨骼肌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