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飛/河南質量工程職業(yè)學院
淺析高職院校英語語法教學要點
滕 飛/河南質量工程職業(yè)學院
英語語法教學的核心目的即學生通過對英語語法規(guī)則的學習, 達到準確運用語言進行有效交際的目的。而在傳統(tǒng)的高職院校,英語語法課堂教學主要以“ 教師為中心”的 教學形式, 從而導致了教師講課形式單一, 學生學習興趣低下, 語法能力薄弱。文章通過分析高職院校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提出針對語法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力求使學生的語法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從而實現英語語法的有效教學。
高職院校;英語語法教學;語法教學;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英語語法教學在課堂上主要以“ 教師為中心” 的 教學模式,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以課本作為學習參照, 從而導致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講課形式單一,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過分依賴教師; 大多數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進行語法學習,其學習興趣低下, 語法能力薄弱。因此, 要提升高職院校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在英語語法教學的過程中重點培養(yǎng)學對語法知識的運用, 而不僅局限于知識點的講解; 并運用適當的方法增強學生的記憶, 激活課堂氣氛, 逐步地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能, 培養(yǎng)其在實踐中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
英語語法教學是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 旨在訓練學生獲得語言內部結構的基本規(guī)則,提高學生恰當運用英語語法進行語言交際活動的能力。 從整體的學習環(huán)境上來看, 中國的學生從出生開始就處于母語環(huán)境中, 使得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受到漢語語感的影響。有學者曾經評論過: 在缺乏語法教學的基礎上, 無論是以交際為基礎, 或者是以理解為基礎, 最終都會導致英語整體學習方式的錯誤, 學生要想在這基礎上取得進步是相當困難的。因此, 只有掌握了英語語法的基本結構,才能使學生對英語的相關知識點有所理解, 從而達到準確掌握語言的目的。
(一)高職學生英語語法基礎普遍薄弱
總體來說, 高職院校的學生文化課基礎較差, 尤其是英語學習的詞匯積累量較少。由于認知能力較弱, 他們對語法知識掌握得普遍不扎實, 這樣就使得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有著極大的挑戰(zhàn)性。由于學生對語法掌握方面的“ 短腿” , 致使其語言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困難重重;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很難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 從而使得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效率較低, 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高職院校教師對語法教學有所忽略
教育部對于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培養(yǎng)目標的基本要求即: 通過在校的英語知識的學習, 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交往中能夠使用英語這一語言工具進行有效的信息交流, 并在學習過程中重點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 提高其綜合的文化素養(yǎng)。但是, 在高職院校英語的實際教學中,相當一部分教師曲解了教學的基本要求,培養(yǎng)學生在交際能力的同時, 卻忽略了對英語語法基礎知識點的講解, 這就使得學生的英語“ 語法意識”逐步淡化, 學生在進行口語交際以及寫作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從而造成學生整體學習興趣的降低。
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追求的基本目標,教學有效性的理念也是在此基礎上提出來的。有效教學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 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以盡可能少的時間、 精力、 教學設施的投入, 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 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 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 對于英語語法教學, 其核心目的就是能夠取得語法教學的效益最優(yōu)化, 因此,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 優(yōu)化課堂教學策略, 創(chuàng)建和諧的課堂氣氛,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一)激發(fā)學生內部學習動機, 培養(yǎng)其主動思考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擁有了強烈的學習動機, 對英語課堂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才能主動的把握機會尋求知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才能不斷取得提高。因此,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充分的重視學生這一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 不斷轉化教學模式; 以學生現有知識發(fā)展水平、 認知能力和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 努力創(chuàng)設不同情境, 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多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 使學生能從不同角度進行充分的討論和思考; 在進行教學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能夠靈活的應對, 多給出一些鼓勵性的、 建設性的評價, 降低其挫折水平, 增強其自信心, 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優(yōu)化教學內容, 增強學生記憶, 提高其學習效率。
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認知特點、 心理特點和教學實際情況,在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對單元內、 單元間的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與整合, 以引導學生更有效地掌握語法知識。其中將語法項目類別化, 逐步引導學生對觀察到的語言現象歸納總結規(guī)律, 用圖表方式將之呈現, 使語法知識系統(tǒng)化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略。這一教學方法既能夠讓學生更加的明確所學內容,讓所學語法知識更加具有條理性; 又能夠有效的加強學生的記憶力, 便于學生理解所學語法知識。
(三)改革語法教學模式, 提高語法課堂教學效果。
歸納法主要是指先讓學生多接觸一些語言方面的材料, 然后學習一些有關的例句, 使其對所學的語法內容產生一些感性上的認識, 從而能夠有效地對所學材料進行一定的加工, 總結出其中的語法規(guī)則, 是一個從實踐再到理論的過程。通過歸納的學習方法, 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進行主動學習。但是當學習一些較難理解的語法知識點的過程中, 學生受自身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的影響, 往往不能夠獨立總結出所學語法知識中所存在的規(guī)律。因此,要想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教師應該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演繹與歸納這兩種方法相結合, 并進行相互的補充。
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英語基礎知識較差,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也比較多。教師應針對學生出現的具體情況而采取相關的措施, 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應用特殊的方法加強學生的記憶力, 結合演繹與歸納法優(yōu)化課堂,力求將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與其實際運用相互聯系起來。因此,英語教師應不斷更新自身教學理念, 推進教學方式的改革, 從而為探索出一條合理、 有效的高職院校英語語法教學新途徑, 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學習水平而努力。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語法教學作為學習新知識的方法和手段,其有自己的規(guī)律性和復雜性,因此具體教學實踐必須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進行。只有這樣,語法教學才會得到進一步完善并在外語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另外,目前高等職業(yè)教育對很多老師來講還是一個嶄新的課題,特別是經濟逐漸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提高高職英語教育,培養(yǎng)符合標準的高素質技術型的復合型人才更是我們高職院校教師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1] 范明 . 大學文化素質教育: 理念與實踐創(chuàng)新[ M ] .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 0 11 .
[2]許國彬, 屈哨兵 . 文化育人素質強國: 廣州大學城及周邊地區(qū)高校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第一屆研討會集萃[ M ]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 0 0 8 .
[3] 余東升 . 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研究[ M ]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0 0 9 .
[4] 韓延倫 . 高校文化素質教育課程設計研究[ M ] 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 0 0 頁
[5]肖高華, 趙惠 . 關于高職高專英語語法教學的思考[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