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糖蒸肉是湖北著名的傳統蒸菜之一,其來歷與宋代蘇東坡有些淵源。
蘇東坡在北宋神宗元豐二年,因“烏臺詩案”被貶,謫居湖北黃州時,曾游黃陂木蘭山講學,其時慕名求學者甚多。此事卻又為權貴得知,上疏朝廷誣蔑蘇東坡,聚眾黃陂,誹謗當朝。
宋神宗偏聽奸言以后,派人明察暗訪來至黃陂講學處所時,并未搜集到誹謗之詞,于是想以面試學生來尋找破綻加罪于蘇東坡。那考官遠指小塔曰:“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學生一時窘迫,紛紛舉手搖頭無言。這時,來人向東坡叱責道:“你哪里是在講學,分明是借古諷今別有所圖,為何竟無一人能對答上來?”東坡聽后,冷冷一笑道:“你的上句,學生不是一一以手勢作了答對嗎!”來人不禁追問:“所答何詞?”東坡輕蔑地答道:“學生紛紛以手答曰‘玉手搖搖五指二短三長,何以說無人答出?!敝链耍瑏砣艘宦牨銌】跓o言,灰溜溜地離開。在場的學生對東坡的學識膽略更加欽佩。
當時,為了酬謝老師,學生們買來東坡喜食的豬肉和紅糖。粗心的學生一時不慎,將糖和豬肉混在了一起,正在棄留難定之際,東坡見此狀況,慢步走來,信口念道:“咸閑官客不屑去,甜添豕豚堪稱鮮”。暗示幫閑客人已走,現有糖和肉何不混同就餐以飽口福呢?于是,在東坡指導下,學生們將豬肉、糖酌加入其他調配佐料等,拌勻后一起蒸而食之,別有風味,眾皆叫好。從此,糖蒸肉的制食法,便在當地沿傳下來。
制作方法
肥瘦相間豬肉500克,米粉100克,赤砂糖150克,調味品適量。將豬肉洗凈,切長塊,盛入碗中,大米粉入鍋炒熟備用。豬肉內加水、醬油、黃酒、胡椒粉、糖桂花、蔥花、姜末、紅糖、熟大米粉一起拌勻腌漬。將紅糖50克、清水適量放入另一碗內,溶化成糖水。將肉塊整齊地碼入碗內,上籠用旺火蒸1小時出籠;再將肉的周圍撥松,澆入溶化的紅糖水,繼續(xù)蒸1小時;待肉熟透味時出籠,翻扣入盤即成。
中醫(yī)觀點
赤砂糖,又名砂糖、紅糖、黑砂糖,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莖汁,經精制而成的赤色晶體,我國南方各省均有出產。
中醫(yī)認為,赤砂糖性味甘、溫,入肝、脾、肺經,有活血化瘀,補血養(yǎng)肝之功,適用于瘀血內阻引起的惡露不凈,腹痛,或月經不調,痛經等,《本草求真》言其“能行血化瘀,是以產婦血暈,多有用此與酒沖服,取其得以入血消瘀也”?!侗静菥V目》言其“和中助脾,緩肝氣”。
營養(yǎng)分析
營養(yǎng)分析表明,本品主要含蔗糖,可分解為葡萄糖和果糖。每百克紅糖含鈣150毫克,鐵6.7毫克,還含其他微量元素等。孕婦產后失血多,體力和能量消耗大,此時若喝一些紅糖水,既能補充能量,又可增加血容量,有利于產后體力的恢復。紅糖對產后子宮的收縮、恢復、惡露的排出以及乳汁分泌等,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由于紅糖含葡萄糖多,使血液中糖分增高,利尿作用強,有利于產婦保持泌尿系統的通暢,減少因臥床時間長或傷口疼痛造成的排尿不暢,防止尿路感染。
注意事項
糖在貯存、運輸的過程中,常易受細菌污染而產生螨蟲,食后易誘發(fā)感染性腹瀉,因此,服用時應煮開后飲用,不要一沖即飲。不宜服用過多,以免損害牙齒,或招致產后肥胖,糖尿病者不宜選用。高血壓、高脂血癥、脂肪肝、痰濕體質、濕熱體質、瘀血體質者不宜常用。endprint